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新闻频道>烟台教卫
德耀中华·烟台好人365|滨医烟台附院王占青——太平洋岛上的“急诊勇士”

2024-06-20 09:42:49

来源:水母网   YMG全媒体记者 慕溯 通讯员 丛昕



基里巴斯位于太平洋中部,由3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这里物资匮乏,缺医少药,一张简陋的帐篷,搭起了汤格鲁中央医院的急诊抢救室。而这顶帐篷,就是第3批援基里巴斯中国医疗队长、中国驻基里巴斯专家组联合党支部书记、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王占青的工作场所。

在汤格鲁中央医院的日子里,王占青发挥党员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中国医疗队精神,凭借精湛的医术和温暖的仁心,成功救治了大量急危重症患者,扎实推进援外工作,逐步成为当地医院急诊科的“定海神针”。

“仁心仁术”护佑岛民健康

“我们尽最大努力点燃患者生命之灯,成为岛国人民信赖的医生和真诚的朋友。”王占青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王占青随医疗队刚抵达基里巴斯时,“陌生”“简陋”“闭塞”这些困难一拥而上。“急诊科没有固定医生,只有两名年轻的医生在轮转,急救设备陈旧,内外妇儿急症都集中在一起,这无疑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挑战。”

王占青与队员毫不退缩,面对当地缺医少药、语言不通等困难,开启24小时工作模式,在100多天的时间里成功救治了3000多例疑难危重患者,率队开启24×7中国式急诊工作模式,带领医疗队积极开展了6项新技术、举办了10余场学术讲座以及技能工作坊,还手把手教学100余次。

他毫无保留地向急诊医护人员传授中国急救经验,指导急救操作、讲解诊治流程、开展骨髓腔穿刺输液等新技术,提升当地的急救水平。同时,他组织医疗队到村庄、学校、海上渔船和国会等地方进行义诊、科普、急救培训20余次,使用脸书和微信两种社交平台为基里巴斯人民和在基华人华侨提供线上医疗服务,服务200多位患者,解决了当地交通不便的问题。

为让当地了解中医文化,他在医院开设中国中医文化角,介绍针灸、拔罐和推拿等中医的治疗方法,推广太极、八段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养生运动,讲好中国故事,做中基友谊的使者,得到了当地人民的感谢和信赖,并获得了基里巴斯总统的接见和赞赏。

“我们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提升当地急救水平,和队友们把对家人的思念化为传递中基情谊的动力,不辜负祖国重托和家人的期盼,这便是岛国之行最大的心愿。”王占青说。

“甘于奉献”点燃生命之光

王占青逆行在岛国之上,十年始终如一日地奔跑在急诊一线,为危重患者点燃了生命之光。

2021年,他挂职牟平区宁海街道卫生院副院长,悉心指导该院的急诊流程和规章制度,建立宁海医院—滨医烟台附院急救微信群,24小时协助该院抢救。手把手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定期开展专家讲座,让该院职工足不出户就学到三甲医院的先进经验。他将宁海医院救护车和滨医烟台附院的急诊抢救室相衔接,实现无障碍院前转诊模式,提高了宁海医院急救水平,将该院打造成了烟台市乡镇医院急救建设标杆。

他还协助滨医烟台附院科室创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与急性中毒救治中心,将急诊抢救成功率提高到95%以上。积极推行“绿色通道”救治制度和“铃声响起,急救开始,上车即入院”的模式,将院前急救前移,把宝贵的时间还给患者,大大提高了科室院前急救能力。

疫情期间,他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请缨,在4500米以上的西藏聂拉木县抗击疫情。他不惧高原反应,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戴上严密的口罩,成为聂拉木县第一个进方舱的医生,成功收住了第一批入舱的藏族同胞。

援藏期间,他除了科学诊治头痛、心脏病和孕妇腹痛等急难危症以外,还参与制定工作流程,培训当地医护,为当地留下了一支能战斗的防疫救护力量,用实际行动演绎鲁藏一家亲。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继续发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精神,全心全意服务当地患者,为深化中基友谊作出贡献。”王占青说。

YMG全媒体记者 慕溯 通讯员 丛昕


编辑: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相关报道
关于水母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 版权声明 | 平台公约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侵权假冒举报:0535-123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5-6631312举报邮箱(未成年人的举报平台):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疫情防控有害信息专项举报入口:jubao@shm.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专区暴恐举报网暴举报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