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新闻频道>烟台教卫
文化中国行·博物馆寻宝|四足带盖刻划图文灰陶盉

2024-06-27 08:28:22

来源:水母网   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文物名片:西周四足带盖刻划图文灰陶盉

时代:西周时期

尺寸:高14.7厘米、口径10.6厘米、腹径13厘米、足距8厘米、足高2.5厘米、壁厚0.7厘米

质地:泥质灰陶

文物级别:未定级

藏宝地:莱阳市博物馆

盉,是古代贵族使用的调酒器皿,一般为铜铸,用于祭祀。但记者在莱阳市博物馆看到的一件镇馆之宝——陶盉,却是泥质灰陶,且陶质未经淘洗,含岩屑和砂粒。

此盉器壁厚重,器表粗糙。细观,侈口、尖唇、束颈、鼓腹,4个分裆柱足,足根较矮。流为短圆筒形。另一侧,带圆柱体的桥式把手。盖为子母口,缓圆顶,顶部有方乳突状纽,一侧附圆柱体环状耳。陶盉的颈部、腹部、流的两侧均有阴刻图像符号,为竹签之类锐物直接刻画于陶胎湿坯之上而成。其具有明显仿铜礼器的因素,基本形态以矮胖为特点,颈较短,腹较浅,线条粗犷流畅,图像古拙,除所绘鹿、鱼等纹样可辨,其他多数符号的形态古奥,极难确识。

在1984年,李步青、刘玉明两位学者参照卜辞、金文等有关资料,对陶盉铭文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辨识。李文将陶盉颈铭解释为14个字,从右至左为“虫(己)、国、父、乙、作、酉、午、未、宅、□、□、鱷、鹿、龟”,其大意是:己国或己族的“父乙”作器,时间是午未年于某地,其下属部落有鱷、鹿、龟等,实力强大。流铭符分别刻于盉流部两侧,释为“父”与“师”。腹铭符是3条虫子,释读为“己虹”,即“齐”字。据了解,“己虹”大概是山东东部古代沿海的一支强大部族的图腾和族徽,三条小虫皆应是蚕。

从前河前遗址的性质及铭符图像综合分析,此盉应属莱夷遗物。陶盉上的符号是莱夷文字的孑遗,其大约与隐公元年的“纪人伐夷”有关,可能为盟誓祭祀受降之礼器。陶盉及其铭文为东夷文化以及夷人文化对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贡献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物史料,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

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摄影报道

编辑: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相关报道
关于水母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 版权声明 | 平台公约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侵权假冒举报:0535-123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5-6631312举报邮箱(未成年人的举报平台):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疫情防控有害信息专项举报入口:jubao@shm.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专区暴恐举报网暴举报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