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新闻频道>烟台教卫
这就是山东.烟台丨福山大集

2021-07-06 09:17:34

来源:水母网   张霞



福山老城东门外。

福山腊月集。

1931年福山最东边的蓁山区。

1931年福山县地图。

福山区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依山傍海,物产丰富,海陆交通便利,具备很好的商业发展条件。在旧时,对乡村影响最大的商业形式,应首推集市。尤其福山大集,居千年县邑,傍芝罘大镇,周边村镇环绕,商路四通八达,既有商品集散之便利,又有旺盛的贸易需求,地利人和,得天独厚。

集址变迁

老福山县的大集始于何时已不可考。第一本《福山县志》修于明万历46年(1618),其卷二《镇集》一节中的“城市集”有如下描述:“三处,月凡九集。宣化街:逢三日集;东西街:逢六日集;平定街:逢九日集。”

目前为止,这是县级以上地方史志对福山大集最早的记载。可见福山城三、六、九赶集的习俗,最早在明万历年间已然存在,迄今至少400余年。但那时的福山大集并不在一处,逢三、逢六、逢九日集分别在不同的街道。

逢三赶集的宣化街,即后来的府前街,现已不存在,当年是一条长几十米、狭窄的南北向小街;逢九赶集的平定街也是一条南北向小街,后更名为鑫汇街,旧时全长50米左右。唯逢六日赶集的东西街,明朝时长400余米,直贯福山东、西两城门,是老福山县东西向最大主街,后更名城里街。

从三处集址可以看出,逢六的集市显然较大,人多货全,应是主要集日,逢三逢九的集市是一种补充,规模比较小。

明朝末年,福山大集有了变化。乾隆28年(1763)《福山县志》卷二《地里(理)·街巷》篇曰:“知县朱国梓改集于城外,逢三东门外集,逢六西门外集,逢九南门外集,至今因之。”

朱国梓出生于明代抗金前线——辽东广宁前屯卫(今绥中前卫),其父朱梅乃明末名将,曾与袁崇焕联手,于天启年间先后击败努尔哈赤及皇太极所率大军,获得宁远保卫战大胜及宁锦大捷。崇祯四年(1631)起,朱国梓任福山知县,作为将门之子,他在任期间尤其关注城防,在这方面颇多建树。

一位如此成长背景的知县,将福山大集迁至城外,笔者以为,主要还是出于军事的考虑。崇祯年间,内忧外患时发,城防压力增大。福山的三处集市都占据着城内交通要道,战事一起很是碍事,平时演练也很麻烦。将其移至城外,实是必要之举。

而民国二十年(1931)《福山县志稿》所载,福山大集已归于一处。那么,这三处合一的变化,应发生在乾隆28年至民国20年这168年之间。

新中国成立后,福山城仍是三、六、九赶集,但集址发生过多次变化,大体趋势是离城区中心越来越远;虽如此,却不影响福山大集的热闹程度与人气。另外,福山大集最初基本是占道经营,1995年前后,才开始进入专设的广场式交易区,赶集占道问题从此不复存在。

特色摊区

集市上的商品,通常按种类集中成不同的摊位区,既便于顾客选购,出货也快,很有些集约化效应。福山大集摊区很多,不少摊区还极有特色。

福山大集鱼市兴旺,自古有名。探其原因,应与地理环境有关。福山北临黄海,1934年之前,境内自西至东带东南的一个拐角全为海滨。明万历年间《福山县志》对当时福山疆域东西边界的阐述如下:“东至宁海州界二十五里,至宁海州城七十里。西至蓬莱县界五十里,至府城一百四十里。”

直至1934年,福山疆域的东西边界基本与明代相同,海岸线西起现烟台开发区的八角港以西的汤家、侯家一带,中间包括芝罘岛,东至现莱山区大东夼、小东夼。

明代,这段海滨共有五座较大的海口(港口)。清朝时,卢洋海口废,其他四座至1931年时犹存。

如此漫长的海岸线紧围着黄渤海渔场,渔业不发达就不对了。四座海口分布均衡,离福山城最近者仅有10里,八角海口最远,距城50里,为渔船往来停泊提供了便利条件。旧时交通工具简陋,但人的脚力却健旺得多。为谋生计,早起到码头贩了鱼虾,奔波十里或数十里,将其携至人气旺盛的福山大集出售,在当时属正常操作。所以那时的福山大集鱼市,货源丰盈,是很重要的交易区,不仅规模大,鱼虾品种也相当丰富,许多人大老远地跑过来买海产品,包括烟台街里的人们。

从前,大集上出售的鱼虾全是在海洋捕捞的,基本是应季的鲜鱼,很好卖,价格也相当亲民,大多数家庭基本都能吃得起,只是吃好吃歹而已。现在十分受追捧的爬虾、海肠等,那时都被认为不是正经鱼虾类,根本上不了餐桌。

从前冷冻业极不发达时,鱼类保鲜的办法不多。商贩们就把一时卖不掉的鱼腌成咸鱼,福山当地叫“用盐卤一卤”;也可晒成鱼干,都增加了浓郁的淳香,别有风味,非常好吃。大集鱼市还有一种特产,就是将某种鱼籽(鱼卵)晒成干,整整齐齐码在小布袋里,摆在摊上出售。吃时将干鱼籽洗净、泡软,炒韭菜,和上菜包包子,或开卤儿吃鱼籽面,都是美味。

比起其它交易区,鱼市有独特之处:时效性特别强,卖鱼卖虾要趁新鲜。所以每逢集日,卖鱼的摊贩都来得很早,到县城时城门常常未开。另一特点,鱼市是水市,地面总湿漉漉一片,散集之后浓重的腥气仍经久不散,引来苍蝇成群乱飞。所以,鱼好吃,鱼市这种地方,却不是很讨人喜欢。明末崇祯年间,大集搬出城区后,鱼市就一直在城东门外,既不受城门开关的困扰,又避开密集的居民居住区,免去好多麻烦。因鱼市人气兴旺,后来,东门外一带就派生出清朝至民国年间福山最繁华的商业街:北店子街,街两边商铺林立,最多时近百家,街上人气很旺,购物者川流不息。

至今,福山大集的鱼市仍是很受欢迎的一大贸易区,也是最大的贸易区之一。除捕捞的鱼虾类外,摊上也有养殖的海产品,所以这里就更名为海鲜市,不受三、六、九限制,每天早晨都开市。人们想买海鲜的时候就早起半小时,到这里挑选一番,买了就走,极其便利。现在的海鲜市,卫生条件改善了很多,极少有苍蝇,只是地上的潮湿未变。

鱼市的兴旺,不仅丰富了福山民众的餐桌,也改善了福山当地的饮食结构。老福山人常戏称自己是吃臭鱼烂虾长大的,看似自嘲,细品却流露着些许炫耀与自豪。就算现在,福山境内的海岸线已大大缩短,大集的鱼市仍兴旺不已;福山人的餐桌上,还是离不开鱼虾及副产品。长久形成的饮食习惯,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而福山成为鲁菜之乡,鱼市之兴旺也居功甚伟。鲁菜中的海鲜菜肴,一直负有盛名,享誉海内外。

除鱼市之外,另一个很有特色、又为现代人不熟悉的就是大集的草市了。

草市又叫柴草市或柴火市。自古起,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山上遍地的草、松树落下的松针,当地称松毛,都可挑到大集上卖钱,现在的年青人很难想象吧。

燃煤炊饮,或冬季生煤炉子取暖,在福山普及较晚,柴草需求自然就很大;即使清朝末年燃煤在城区家庭中日渐普及,也还是需要引火草。所以县城大集的柴草市仍不可或缺,作为生活必需品的售卖区,还相当红火。到了集日,卖柴草的肩挑车推地来了,将担子或车子一溜儿排开好远,很有气势。

柴草市是干市,尤其忌火。一旦走了水(失火),周边房舍都得遭殃。另外,柴草担子或车子体积都较大,进出极不便。所以,几乎所有柴草市都在集市外围。福山大集也不例外,柴草市长年设在内夹河,即清洋河的东河滩上。

把柴草市安排在河滩上很有智慧。这里地方大,可以尽着柴草挑子铺展;周围没有房屋,完美地避开了起火时殃及池鱼的情况;紧靠滔滔河水,一旦哪个柴草挑子有个小火苗儿,处理起来也很省事。

柴草市的卖主,都是下苦力的人。买主进入草市,挑好了某担或某车柴草后,议价完毕,便在前头带路,卖柴者跟在后面,将柴火送到买主家,通常还得给人搬到放柴火的地儿码整齐,然后才能拿了钱走人。有些家口小的买主,要不了一整担柴,就得同另外一个买主分一担柴。这时卖柴人还得跑两家,担子前面那捆送一家,后面那捆背起来再送一家,格外麻烦。

在久远的岁月里,草市里那一代代的卖柴人,以及被他们捆得结结实实的柴火,曾源源不断地进入家家户户,送去许多温暖。后来,随着液化气与天然气的普及,柴草市才日渐式微,慢慢消失了。

骡马市是大牲畜交易区的俗称。现在我国许多大都市,包括首都北京,还都有名为骡马市的大街,而且均在老城的中心商圈周围,这都是当年集市贸易留下的印记。

凡集市中,骡马市一般都在边沿地带。据老人们讲,上世纪50年代时,福山县集的骡马市在现南关一带的东下河,起初是在清洋河的河套里;清洋河修了堤坝、砌了河堰后,骡马市就搬到了街边。骡马市上并不只交易骡马,像牛、驴等大牲畜也全在这里买卖。

大牲畜差不多是普通农家除房屋之外最大额的商品了,买卖双方对交易都慎之又慎。卖主想尽量卖个好价钱,又苦于不能精准地知晓市场行情;买主既想省钱,又怕上当受骗买了病畜、老畜。所以,买卖双方均迫切需要一位既懂行又不哄骗自己的内行出谋划策,这就促使骡马市场出现了经纪人这一行当。后来逐渐演变,骡马市的买方与卖方之间完全不直接交易,均由经纪人做中介。

在福山,普通农户能喂得起大骡子大马的很少,到了骡马市常常只买头驴,既好养又实用,所以,当地人便顺口戏称骡马市的经纪们为驴经纪。

骡马市经纪们一天的业务一般是这样开始的:看到有卖主牵着牲口入市,他便主动迎上去揽生意,取得卖家同意后,他就开始相牲口了。经纪们相牲畜的眼光是向老师学习加长期实践的结果,“看”是第一步,通过相看牲畜的皮毛、四蹄、双目、牙口、双耳及尾巴的形态等,肉眼识别牲畜的健康状况与强壮程度。看完之后,还要摸、量、蹓、试等等,一系列操作下来,对这头牲畜的各方面情况有了数,经纪对卖主悄悄指出这牲口的种种缺陷,以求压低卖主心里认定的售价;卖主则把自己的牲口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力争个高价。经艰难谈判双方意向达成,经纪人又开始帮着找买主,当着买主的面盛赞这牲口的优点,以期抬高价钱。

骡马市的经纪们与卖方及买方讨价还价时决不可直接说出,而是在袖筒里或某个遮盖物底下比划手语。这套骡马市谈价钱的手势基本全国统一:一至五个数,伸几个指头就代表几;拳头虚握,大拇指与小拇指向上翘起,代表六;大拇指、食指与中指捏在一起谓之七;拇指与食指叉开为八;其它四指虚握,食指一勾是九,五指握成拳头就是十。这套手势现代人也常用,大约很少有人知道,这其实是无数代骡马市经纪们当年玩剩下的。

骡马市的经纪是一手托买卖两家的人,一般来说报酬也由买卖双方按成交额比例付出,交易好的时节经纪们拿成交额的百分之五,“买三卖二”,即买家出百分之三,卖方出百分之二。世道不好,成交量低迷,卖主不赚钱,经纪们竞争也激烈,这时成一笔买卖经纪只拿个二块三块钱的也有。

卖主卖了牲口,拿着钱走了,活跃在当地集市的经纪人却走不了,还要依托集市讨生活,正可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所以,骡马市里的经纪们必须踏实可靠,既有相牲口的丰富经验,又能精准地把握市场行情,还得有信誉,两头哄骗是不能持久的。谈买卖时,经纪们可以巧舌如簧,也可以时而耍点儿小手段,却不敢失了大原则大分寸。底层买卖人的圆滑、狡黠与诚信,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骡马市的交易通常与农村经济密不可分。好年成骡马市就兴旺,买主与卖家精气神儿都不错;连年遭灾,饭都吃不上,骡马市就萧条。新中国成立后,骡马市也经历了由兴到衰的过程。最兴旺的时期是1958年至1980年,这期间农业机械还不多,而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大田耕作,大规模劳动,集体贸易与运输,都离不开骡马。那时每个生产小队都有饲养室,骡马在槽,牛驴在舍,是各生产队的标配。这无疑催生了骡马市的繁荣。

只要有骡马市,就有经纪人,建国后亦如此。这些在骡马市纵横捭阖的经纪们经验丰富、精明懂行,是大牲畜交易中良好的媒介,促进了农村集市的发展。后来,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骡马市渐渐退出集市,骡马经纪人这一传世很久的行当,也成为历史陈迹。

大集新貌

农村集市与现代店铺的贸易形式不同。集市里,卖家与买家之间的贸易模式更像日常的社会交往,双方在对商品的讨价还价中,渐渐接近了各自认定的最佳性价比,然后你愿买我愿卖,言来语去地就成交了,很有烟火气。福山大集至今仍然保留了这种贸易传统。

福山大集最近一次搬迁发生在2009年,数百年的集市搬到县府街西端的南北向大道——奇泉路边。区里专门为大集建了一方约73亩的宽阔市场,既有柜台区,又有零散摆摊区。各摊区的货物相当齐全,可说应有尽有。卫生条件与购物环境与过去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因为地处特色水果产区,福山大集每年都有几个水果集中销售期,三、四月是收摘草莓旺季,五、六月杏子成熟,秋天桃子和苹果大批进入市场,近年夏天至仲秋又添了无花果……届时,福山大集上这些应季的水果就很多,每天早起就有果农在市场设摊儿,逢集日就更热闹了,果香遍地。最壮观的是每年春天大樱桃红了的时节,各个品种的大樱桃如潮水般涌进市场,如玛瑙般在阳光下闪烁,除赶集的人外,各地客商也纷纷到集上设点收购,每天的大樱桃成交量以上百吨甚至数百吨计,谁能想到?!

现今的福山大集虽在城区外围,但交通十分方便,城区民众想赶集,驱车由县府街、西山路、汇福街等数条东西向街道一直向西,几分钟或十几分钟便进入奇泉路,不远即到了集市。

也有几路公交车经过福山大集。集日时,车内常人满为患。值得注意的是,车上以老年人居多。不逢周末,中青年要上班,自是不能来赶集;即使逢周末,年青人来赶集的也不多。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更愿意到超市买了东西就走,大约已不太接受赶集这种商业模式。

但其实福山大集真的很方便。卖家早早便去了,将摊子铺排开,满怀期待地等着顾客。买家们六点钟从家里出发,到集上买了所需物品回家,决不耽误吃了早饭上班。三、六、九日逢集,人流如潮,车如流水。烟台街上的退休老人们也常约了伴儿,坐着公交车到福山来赶集。数百年的福山大集,焕发出了崭新的生机,我们也希望它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王惠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关于水母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 版权声明 | 平台公约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侵权假冒举报:0535-123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5-6631312举报邮箱(未成年人的举报平台):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疫情防控有害信息专项举报入口:jubao@shm.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专区暴恐举报网暴举报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