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9 14:16:18
来源:水母网
水母网5月29日讯(通讯员 许琳)王巍志,1978年出生在夏甸镇山罩李家村的一个普通农家。2015年,他辞职回乡创业,用智慧和技能描绘了自己“扔掉“铁饭碗”、捧回“金疙瘩”的靓丽人生。
1997年王巍志考上了自己向往的医科大学,可是每年2800多元的学费,压得老父亲透不过气来,也让青春年少的王巍志打了退堂鼓。看着紧皱眉头的父亲,王巍志懂事的说医科大学的学费太高了,咱就不去了。可是他那里懂得望子成龙的父亲此时的心情,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倔强的老父亲,硬是走进了银行贷款1万元,圆了儿子大学梦。
2000年,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的王巍志,成为了一名中医院医生,彻底离开农村,实现父母的愿望,端上了真正意义上的“铁饭碗”。
时光任冉,瞬间来到了2015年,自己的父母始终为儿子有一份满意的工作而骄傲,为他能够端上“铁饭碗”而自豪。正当全家人其乐融融,生活美满,让人羡慕的时候,王巍志辞职回乡,恰似在全家人的心中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2015年5月,他经过艰苦的思想斗争,正式办理了辞职手续,扔掉了引人注目的“铁饭碗”,回到自己的家乡夏甸镇山罩李家村,开启了他的创业人生。他承包和流转了村里120亩土地,栽植了20亩苹果,扩大了蘑菇生产,建了4个蘑菇大棚,每天销售蘑菇1万多斤,多的时候一天发货可达2万斤,收入达80多万元。市场需求大,自己产量高,在他的眼里,每一个蘑菇菌棒都变成了一个“金疙瘩”。
同时,王巍志发挥自己专业特长,利用蘑菇的下角料等研究生产了生物有机肥和菌肥,可实现年收入100万元,实现良性循环,降低生产成本。另外,他还投资200多万元,承接了反光膜处理项目。然而,回收处理反光膜的失败,让他在两年之内亏损了400多万元,王巍志走到了人生的最低谷。
永不服输的王巍志在人们嘲笑中继续探索,他一边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发展方向;一边强化管理,寻找新的商机。经过创业磨砺的王巍志深刻地认识到:没有“金刚钻”就揽不了“瓷器活”。他通过购买专业樱桃种植类技术书籍、网上查阅资料等方式,刻苦钻研学习技术;他通过深入樱桃种植基地拜师学艺,不断提高种植技能。
为了实现自己创新发展,他把大棚樱桃管理技术同自己大学时学习的生物有机肥、液体菌肥生产技术相结合,探索出一套适合当地土壤、气候特点的综合管理技术,锻造自己樱桃种植方面独有的“金刚钻”。
2022年,王巍志参加了招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广校)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通过这次培训,他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提升了管理水平。2023年,他又开启了抖音平台,让自己种的大棚樱桃走进了直播间。2024年4月,大棚樱桃熟了,最忙的人是王巍志。这几天,他忙着测糖度、测硬度、控温度,还要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前来取经的外地种植户。今年棚里大樱桃的糖度最高达到了29%,因为硬度高、脆度好,咬一口会爆汁。除了美早,基地里还有黑珍珠、萨美托等品种,而采摘大樱桃的最高价格达到了每斤220元。
山罩李家村大樱桃种植不仅带动村民增收,还解决了周边群众务工难题,为本地村民提供就业。“在这里管理樱桃,离家近,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里,很满意。”村民王大姐一边忙着摘果一边笑着说。
建起一片产业、搞活一处经济、富裕一方百姓。近年来,夏甸镇持续在“品质提升、规模做大、品牌叫响”上下足功夫,在充分利用好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努力拓宽发展思路,加大政策、技术等支持力度,不断巩固产业基础,做强特色优势产业,规划发展曹孟秋月梨、臧家草莓、夏甸红薯、泥湾子小米等特色农业品牌,切实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多样化,让百姓增产、增收的道路越走越宽。
编辑:彩梅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