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4 21:24: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矛盾观
张廷广
矛盾观是人们关于事物对立统一规律和运动变化的总体看法,决定着人们对事物发展动力和基本状态的认识和把握程度。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矛盾观,既是这一思想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贯穿这一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
坚持矛盾运动基本原理,持续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的思想结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矛盾观,遵循了理论创新的一般规律,是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的结果。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矛盾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两极对立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对立面的统一”等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不断进行矛盾运动的一般原理。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不同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创新形成了一系列中国化时代化的矛盾观,既包括提出和确立“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基本矛盾”“人民内部矛盾”等诸多与矛盾相关的核心概念和范畴,也包括在认识矛盾、化解矛盾方面形成的诸多科学理论和提出的诸多科学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矛盾观,是在充分坚持马克思主义矛盾运动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充分继承和发展一系列中国化时代化的矛盾观的基础上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矛盾运动基本原理、始终注重继承和发展中国化时代化的矛盾观,使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矛盾观具有坚实的内核、纯正的底色、科学的意蕴,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守正创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分析新时代我国面临的矛盾风险挑战。
吸收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中华民族浩瀚的文史典籍中阐述了大量朴素的矛盾观。例如,《周易·系辞下》记载:“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这段经典古文是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等思想的朴素表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注重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朴素矛盾思想精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朴素矛盾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用古文“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阐述和分析新时代我国处理和解决矛盾问题的基本方略,不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朴素矛盾观重新焕发生机和光彩,而且增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矛盾观的深刻性。
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理论升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发展和完善的决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应对风险挑战方面开展了丰富的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就、孕育了宝贵的经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对党和人民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成就和经验进行理论思考和升华,从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具有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矛盾观。
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从整体和重点两方面建构矛盾观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矛盾运动基本原理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矛盾观,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矛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不断认识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将矛盾看作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把握住了万事万物存在联系的共性和本质;将矛盾作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把握住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内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原动力,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革命、改革、创新都是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归根到底是由矛盾引起和推动的。这体现了我们党在任何发展阶段都不回避矛盾、惧怕矛盾,都承认矛盾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及时有效地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
注重从整体上考察社会基本矛盾。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完整阐释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把这一辩证关系归结为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从整体上考察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体现了矛盾无处不在,遵循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要贯穿人类一切社会形态始终的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普遍性原理在新时代的具体运用,而且创新了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关系的认识。这体现了我们党在全面深刻认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等领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形成一系列“总体”“全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提出一系列统筹协调战略部署的理论自觉。
全面准确把握我国面临的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国际国内面临的矛盾风险挑战都不少,决不能掉以轻心。各种矛盾风险挑战源、各类矛盾风险挑战点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如果防范不及、应对不力,就会传导、叠加、演变、升级,使小的矛盾风险挑战发展成大的矛盾风险挑战,局部的矛盾风险挑战发展成系统的矛盾风险挑战,国际上的矛盾风险挑战演变为国内的矛盾风险挑战,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领域的矛盾风险挑战转化为政治矛盾风险挑战,最终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危及国家安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和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内外环境,对我国现阶段面临纷繁复杂的风险挑战作出的科学精准判断,表明我国在新时代所面临的风险挑战具有普遍性、全域化特点,从而为党和人民有效防范和成功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提供了基本遵循。
不断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增强问题意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的重要理论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问题是对矛盾的真实具体反映,不断增强问题意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是对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有效运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增强问题意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分析研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国内外复杂局面,在科学认识、有效化解纷繁复杂矛盾和问题中紧扣历史发展脉络,运用发展规律,在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成就。
科学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在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还有两种情形必须特别地提出来加以分析,这就是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社会主要矛盾属于矛盾的特殊性范畴。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的阶段性新特征作了具体分析,并结合这些阶段性新特征提出了我国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我国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要已经升级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也发生转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满足我国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习近平总书记遵循矛盾特殊性原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果断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判断,创新了基本国情与社会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发展方位判断提供了主要依据,为我们党在新时代开展治国理政提供了新动力。
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明确中心任务。通过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来明确中心任务是我们党长期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经验。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全面分析和总结了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通过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来明确党的中心任务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什么时候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判断准确,党和人民事业就顺利发展,否则党和人民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将“社会主要矛盾”与“中心任务”关联,既准确把握了社会主要矛盾与中心任务所具有的对应性、一致性,又为我们党通过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精准确立中心任务提供了重要遵循,还为我们党顺利完成中心任务指明了不断化解社会主要矛盾这一科学路径。
坚持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进”。坚持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既来源于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也来源于“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坚持整体推进,有助于实现重点方面的突破,而在重点方面成功实现突破,能更好地带动整体推进。这既体现了我们党不为局部范围、局部现象所迷惑、所限制,始终坚持全面看待事物,把握事物的总体面貌和整体联系,从多方面、全方位推进事物的发展,避免出现短板现象;也体现了我们党善于辨识决定事物性质的主要矛盾和推动事物发展的着力点,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以重点方面的突破带动事物的整体发展。
坚持矛盾相互转化原理,为有效化解矛盾风险挑战指明全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等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矛盾相互转化原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多方面创新性地提出方法和路径,为党和人民在新时代有效化解矛盾风险挑战提供了科学指引。
坚持综合性的科学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修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坚持战略思维才能始终将认识和化解风险挑战提升到重要地位,坚持历史思维才能不断为化解风险挑战提供经验借鉴,坚持辩证思维才能始终做到科学分析、精准研判风险挑战,坚持创新思维才能为化解风险挑战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坚持法治思维才能确保化解风险挑战合乎正确的程序和规则,坚持底线思维才能对风险挑战产生的不良影响时刻保持警惕、留有预案。这些科学思维方法在化解风险挑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法宝。
坚持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考虑这次三中全会议题时,就提出要制定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而不是只讲经济体制改革,或者只讲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这样考虑,是因为要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坚持改革的关联性才能将风险挑战统筹起来进行分析和解决,推动风险挑战实现有效化解;坚持改革的系统性才能推动各领域、各方面、各区域、各群体面临的风险挑战得到全面识别和整体化解;坚持改革的协同性才能确保认识和化解风险挑战处于最佳配置和协同状态。坚持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是针对我国面临的矛盾风险挑战在新时代发生整体性变化而提出的有效应对之策。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领导干部不论在哪个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要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培养和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才能始终具有应对和化解矛盾所需要的强大勇气,在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时真正做到无惧斗争、直面斗争、敢于斗争;坚持增强斗争本领才能掌握好、运用好化解矛盾的时、效、度,确保多方力量得到优化配置,真正做到能够斗争、善于斗争、有效斗争。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和增强斗争本领相结合,才能为化解矛盾锻造出先进而强大的力量。
编辑:刘金凤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