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2 09:27:41
来源:烟台散文
题字:峻青
《烟台散文微刊》2025 第 20期
(总第 890 期)
主办:烟台市散文学会
协办:烟台市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
名誉主编:綦国瑞
主 编:邓兆安
执行主编:崔景友
本期执编:乔 双 王兆娟
人间四月春,醉沐梨花雪
◎姜增厚
春醉花胜雪,千顷絮纷扬。
暖风和煦,暗送香缕沁心房。
极目银涛翻涌,枝上琼花绽露,蝶舞蜜蜂狂。
四月尽芳菲,诗意自飞扬。
忆往昔,寻雅颂,韵流芳。
古贤妙笔,曾赋花海韵悠长。
看那仙姿绰约,更有佳人浅笑,逸趣满梨乡。
魂梦皆为雪,千里觅春光。
这首《水调歌头》,是我心底对家乡莱阳喷薄而出的眷恋,每一个字符,都蘸满了我对那片土地炽热而深沉的情感。
莱阳,这座安然静卧于胶东半岛的小城,恰似一颗被岁月温柔珍藏的明珠,周身自然而然地散发着独有的迷人光晕,令人心驰神往。五龙河,无疑是莱阳的灵魂脉络。它汇聚五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一路蜿蜒曲折,悠悠向海,犹如大地跃动的强劲脉搏,世世代代默默滋养着这片神奇的土地。沿着五龙河的流域徐徐探寻,便能惊喜地寻到莱阳梨的生长摇篮。清水河、蚬河、富水河沿岸,尤其是照旺庄镇芦儿港村周边,沙质土壤细腻且疏松,云母与腐殖质沉睡其中,宛如大自然精心为梨树扎根、生长铺设的天然温床,满是造物的神奇与厚爱。
芦儿港村周边的十多个村庄,坐拥广袤的万亩金沙滩,这里便是闻名遐迩、备受赞誉的莱阳茌梨主产区。区内上万株百年梨树静静伫立,像是岁月的忠实守望者,其中树龄最长的一棵已四百多岁,被人们满怀敬意地尊称为“梨树王”。其粗壮的枝干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道褶皱都深深铭刻着风雨的无情洗礼、朝代的更迭变迁;繁茂的枝叶在风中沙沙作响,那是岁月私藏的密语,诉说着悠悠过往的故事与沧桑。
人间最美四月天,这是莱阳最浪漫、最迷人的时节。暖阳宛如温柔的使者,轻轻巧巧地唤醒每一根沉睡的枝桠。短短一周时光,万亩梨园仿若被神奇的魔杖瞬间轻点,刹那间幻化成一片无垠的洁白花海,如梦似幻。花瓣似雪般纯净,蕊丝轻盈,散发出的馥郁芬芳令人深深沉醉、难以自拔。蜜蜂哼着甜蜜的歌谣,在花蕊间忙碌欢快地穿梭,为这春日美景增添了无尽的灵动与蓬勃活力,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幻的童话世界,忘却了尘世的纷扰。漫步在花蹊小径,伸手轻轻触摸那点点如星光洒落的洁白花瓣,仿佛能握住整个春天的希望与生机,满心都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恍惚间,古人身着长衫,在花海中悠然自在地漫步,或低声吟诵着千古绝句,或挥毫泼墨绘就丹青,将梨花的绰约风姿永远定格在诗画之中的场景如在眼前,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静好与文化的传承。
时光悄无声息地缓缓流转,青涩的果实挂满枝头,在夏日蝉鸣的欢快歌咏声中逐渐长大、成熟。果农们辛勤劳作,每一滴汗水都饱含深情地倾注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从疏果到套袋,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他们对丰收的殷切期盼与美好向往,那是他们对土地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执着。
金秋十月,莱阳茌梨采摘季热闹开场,整个果园都沉浸在一片丰收的喜悦氛围之中。一筐筐饱满圆润、金黄诱人的莱阳茌梨被采摘下来。码箱成龙,筐积如山,那是辛勤劳作的成果,也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此时,莱阳迎来了客商云集的繁华盛景,全国各地的水果批发商纷至沓来,齐聚于此,洽谈合作,签订订单,现场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果农们喜笑颜开,果园里人声鼎沸,热闹程度丝毫不输庙会大集的盛况,处处彰显着莱阳梨产业的繁荣与活力。如今,不仅传统的莱阳茌梨备受市场青睐,莱阳近年来精心培育的秋月梨也声名鹊起,风头正劲。凭借着皮薄肉厚、汁多味甜的独特口感,迅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源源不断地供应至全国各大商场、超市,让更多人品尝到来自莱阳梨乡的甜蜜滋味,感受莱阳梨的独特魅力。
莱阳梨,早已超脱了单纯水果的范畴,成为莱阳地域文化的鲜明独特符号。自明朝被列为皇家贡品起,它便承载着无上的荣耀走进宫廷,开启了一段不凡的历史。民间流传的诸多传说,更为其增添了一抹神秘而迷人的色彩,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那是岁月沉淀的文化记忆。那首深情的歌谣《梨花又开放》,在梨乡的上空悠悠飘荡,不仅诉说着人们对梨花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眷恋,更蕴含着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感恩与怀念,也激励着梨农们不断进取,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自1991年起,莱阳市将每年4月中旬梨花盛放之时定为全体莱阳人自己的节日——梨花节。每年梨花节的日期,会根据气候花期而定。今年梨花节定在12号举办。每至此时,莱阳便成了欢乐的海洋,游客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在花海中穿梭、赏玩,沉醉在这独有的春日浪漫里,共度一年一度的春日盛会。人们在花海中拍照留念、欢声笑语,感受着梨花的洁白无瑕与春日的温暖明媚,共同谱写着春日的美好篇章。
五龙河奔腾千年,见证着莱阳的沧桑变迁,也承载着我对家乡深深的眷恋。梨乡莱阳,是我心中永恒的诗和远方,无论我走到哪里,它的芬芳与温暖,都将如影随形,成为我生命血脉里激荡的音符。
如今身在异乡,每当有人问我老家何方,我都会带着浓重的山东口音,骄傲地回应:我的老家是梨乡莱阳!
(摄影:崔景友)
编辑: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