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9 09:34:51
来源:水母网
眼下,能够颠覆城市格局的产业,一个是人工智能,一个就是新能源汽车。
发力“新能源汽车”赛道,烟台迈出关键一步:
3月28日,“新质新动力 向电向未来”山东重工潍柴集团新能源战略转型推进会在位于烟台福山的潍柴弗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举行。推进会上,首台搭载潍柴和弗迪最新技术的动力电池产品正式下线,标志着潍柴弗迪(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一期正式投产。
这个烟台“十一五”以来市外投资最大的装备制造业单体项目,终于揭开面纱,这对烟台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推动装备制造产业链迈向高端,意义重大。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烟台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对升级汽车产业、加快转型开辟新赛道,都作出了具体的谋划。
眼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进入下半场,烟台的机会,是福山吗?
一块电池撬动千亿产业蓝海
此次亮相的首台搭载潍柴和弗迪最新技术的动力电池产品,是潍柴与比亚迪“强强联合”结出的硕果。
作为潍柴新能源在轻卡市场推出的一款重点产品,该电池采用刀片电池技术,具备良好的针刺性能、优异的快充能力、高能量密度、高环境适应性和长循环寿命等优点。“相比同类产品,该产品的电池电量从20%充至80%仅需约18分钟,具备高达4500次的系统循环寿命,可满足不同运距、不同地域和应用场景的需求。”潍柴新能源研究院动力电池设计业务技术负责人王东介绍说。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潍柴弗迪烟台产线年产量可达50GWh,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商用车专用电池生产基地之一,共规划14款刀片电池,可以为不同体量的商用车打造精准匹配的“动力心脏”。山东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满慎刚表示:“未来将加快推进烟台产业园项目全面建成达产,持续发挥集团整车整机引领带动作用,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协同发展、集群发展,更好赋能山东省和烟台市高端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地企双方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于烟台而言,产业园的正式投产也具有撬动意义。“烟台正在深入实施制造业集聚培育工程,以潍柴弗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等为引领,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打造中国北方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高地,积极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表示,希望山东重工集团加大在烟台的产业布局力度,不断拓展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
有专业人士分析,此次潍柴弗迪烟台产业园一期正式投产,不仅可以服务于本地需求,还将辐射京津冀、中原经济区等周边区域,减少新能源电池对南方供应链的依赖,增强北方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为北方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提供关键支撑,进一步推动山东从传统制造业大省向高端智能制造强省转型,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区域协同发展提供示范。
“卡位”新能源汽车下半场
在外界看来,前几年,福山的存在感可能没有那么强。今天,缘何能“顶流”出道?
答案,就是新能源汽车。
当天活动所在的潍柴弗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项目,是烟台“十一五”以来市外投资最大的装备制造业单体项目,共分三期建设,2030年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
项目的落地,直接填补了烟台动力电池产业空白,弥补了烟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大三电”领域的短板,剑指千亿产业蓝图。更引人注目的是项目背后站着山东重工和比亚迪两个国内行业的旗舰企业。
一个是中国商用车巨头,一个是新能源汽车龙头,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强强联合”所带来的影响,引人遐想。未来,这里将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电驱总成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引领烟台装备制造产业链迈向高端化,助力烟台打造中国北方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高地。
行业上有一个经验公式,汽车行业对工业经济的拉动效应比大概是1:7—1:10之间,意味着汽车产出一个单位的产值,会相应拉动7—10个单位的关联工业产值。于福山而言,瞄准了新能源赛道无疑就是牵住了工业经济的“牛鼻子”。
“依托这一项目,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潍柴动力、比亚迪等高端装备制造链主企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配置能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加速在烟台集聚,对丰富区域产业生态、助推传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将发挥重大引领作用。”福山区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高新区福山园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宫涛受访时如是说。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福山还做了一件关键的事,就是吸引科研机构和研发检测中心,以“科研机构+研发检测+企业”的形式实现技术的迭代升级。比如,引进“中质国检”项目,专门给新能源汽车做研发测试;“牵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打造国家级创新中心,多维度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眼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内布局的创明电池等11个在建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今年还将有智能驾驶、“大三电”配套等领域的十多个项目落地,千亿级新能源汽车生态日趋成熟,并成功捧回“国家新能源商用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的国字号“认证”招牌。
从“0”到“1”,福山缘何胜出?
福山或许不是最早一批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城市,但可以说是最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城市。从2017年开始布局到2021年加速起势,从新能源“小白”到剑指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福山以战略定力打开发展新格局。
引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初始,福山坚持了两大原则,一是“不符合园区主导产业的不要、不具备高科技含量的不要”,明晰产业定位、严格做好规划控制。二是编制新能源汽车产业垂直生态图谱,瞄准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定向招引企业。
从“0”到“1”,是链式思维的胜出。围绕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产业,福山聚焦电池、电机、电控等“大三电”,同时又进一步分解出“小三电”、正负极材料、智能驾驶应用场景等上下游关键部件链条,引进了潍柴弗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项目,通过这个“龙头”,塑造起园区产业生态的主导优势。同时,发挥潍柴弗迪项目链主领航的作用,深度挖掘上下游关联企业160多家,目前已储备智能驾驶、正负极材料以及“小三电”等领域项目20多个,初步实现了“引进一个项目、拉起一个产业”的目标。
从“0”到“1”,彰显福山对城市营商环境的准确理解。
站在区域竞争的角度,区域之间竞争高地取决于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耦合效率,后者的关键就在于营商环境。
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2023年,为了引进潍柴与比亚迪项目,福山区政府精心准备了20多页的项目落地方案,从产业协同、基础设施、生活配套等方面超前考虑了企业的后顾之忧。这份“比企业想得更周全”的方案,让潍柴感受到了福山的专业与诚意,福山最终在与济南、青岛的竞争中胜出。
潍柴弗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项目,还跑出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加速度。2024年3月开工建设,仅用100天就完成26万平方米厂房封顶,200天主体完工,300天首批产品下线,刷新了企业国内所有在建项目的建设速度。
坐拥潍柴和比亚迪两大“王牌”,福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向好、后劲十足。
从福山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可管窥烟台澎湃发展的汽车产业。截至2024年底,烟台拥有整车企业11家、零部件企业56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数量320家,实现产值千亿元。烟台汽车产业获评为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产业集群、山东省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
向未来谋篇,烟台将以潍柴弗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为引领,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推动装备制造产业链迈向高端,打造中国北方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高地,加快构建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双擎驱动”发展格局。
当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于地方经济增长趋势的影响程度正日益加深,抓住产业风口的福山,能否为烟台搏一个“新增长极”,值得期待。YMG全媒体记者 刘洁 王修齐 邹春霞 通讯员 潘丹丹 刘林 摄影报道
编辑: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