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新闻频道>烟台教卫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跨村联建”新模式带动共同富裕

2025-01-13 10:57:00

来源:水母网   贾书丽



“跨村联建”是近年来基层党建方式的一种创新,是在不改变行政村建制的情况下,通过“大带小”“强带弱”“富带穷”的方式,创新组织体系,整合治理体系,以党组织联建带动区域内村庄治理,同抓产业联动、服务共享;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让更多的村攥成拳、抱成团、连成片,为乡村振兴凝聚合力”的新路子。新形势下,应坚持党建引领、强村带动、资源互补、抱团发展,有效推进“跨村联建”,促进乡村实现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力量。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体系,才能确保乡村振兴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以行政村为单元的基层党建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单个村特别是集体经济“薄弱村”受限于资源禀赋、区位交通、党员结构、干部能力素质等因素,在建强村级组织、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创新基层治理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单纯依靠纵向领导、垂直管理的传统组织架构和理念办法,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迫切需要打破就农村抓农村、就党建抓党建、就村庄抓村庄的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

“跨村联建”是近年来基层党建方式的一种创新,是在不改变行政村建制的情况下,通过“大带小”“强带弱”“富带穷”的方式,创新组织体系,整合治理体系,以党组织联建带动区域内村庄治理,同抓产业联动、服务共享;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让更多的村攥成拳、抱成团、连成片,为乡村振兴凝聚合力”的新路子。新形势下,应坚持党建引领、强村带动、资源互补、抱团发展,有效推进“跨村联建”,促进乡村实现共同富裕。

“组织联建”,让战斗堡垒更有活力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党的力量来自组织,通过健全联建党组织,能够实现以强带弱、整体联动,形成统筹兼顾、一体运作的联动发展体系,有效促进各联建村庄从“单兵作战”到“抱团发展”,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释放出更强劲的发展动能。联建党委一方面要强化政治功能,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干部队伍建设,选优配好联建“主心骨”,并通过教育培训和技能指导,提升联建村党员干部队伍的履职能力、致富和带富能力,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动能;另一方面,要健全制度保障,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符合实际的工作机制,如实践中有的地方探索的联建党委“旬会”“五议三审两公开”“集中议事”等制度,镇包区领导、各包村干部全程参与指导,成立的“行动支部”实行季度主题党日联过,加快党员干部队伍融合,增强联建融合度、认同感,效果很好。

“跨村联营”,让产业发展更有前景

跨村联建打破了行政边界的束缚,通过构建建制村之间联营发展的机制,将分散的村级组织整合起来,借助经济强村的号召力和社会动员能力,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一体规划、抱团发展,让原本松散、经济基础薄弱的村庄也有了发展的方向和依靠,调动了联建片区内各村庄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增强了各建制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推进“跨村联建”,一是要突出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增收这一根本和关键,坚持规划先行,综合考虑地缘相近、产业相连、人口适中、人文相通等因素,找准跨村联建的利益联结点,与产业发展规划紧密衔接,把特色产业做强做大。二是要立足特色资源,避免一刀切或者“照搬照抄”,根据本区域的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功能定位进行调整优化,针对不同村庄的不同情况分类施策、实事求是地组建片区、确定联建模式,分别围绕不同重点推进发展,做到既遵循客观实际,又符合基层需求,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联建热情,有效促进乡村经济产业、社会文化和公共空间协同发展,同频共振。

“多元共治”,让乡村治理更有成效

“跨村联建”改变了以往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乡政村治,推动形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格局,切实破解治理资源少、治理能力弱等问题,全面提高乡村善治水平。一是区域事务要联议,“区域大事共商、各村难事共议”。定期召开联建党委联席会议,组织党员群众“说理议事”,参与党委、村庄事务决策。对重点难点问题共同研究、跟进整改,实现全方位调度、全流程协调、全过程监督。二是“一网统筹”要联治,按照“地域相连、居住相邻、户数相近、规模适度”的原则,根据村民居住分布情况,科学确定网格数量,选聘网格长、网格员,构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党小组(村民小组)为主体、骨干党员和村民代表为支撑、群众广泛参与的网格治理体系。规范网格运行,实现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人居环境以及“林田河湾”等各项工作“一网统筹”。三是矛盾纠纷要联调。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立矛盾纠纷调解室,实行“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一体化调处”,实现矛盾纠纷不出村、信访问题不出片区。四是党群队伍要联抓。联建党委可根据片区实际,建立若干“行动支部”,搭建党员队伍跨村服务载体,促进各方骨干力量在片区、村庄“叠加”发挥作用。

“要素整合”,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跨村联建”由联建党组织带领联建村群众共同推进、共同建设,联建的成果自然应由全体群众共享。一方面,要在联建党委的带领下,始终从基层实际和人民需要出发,按照“共建、共创、共享”原则,在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下,既关注各方的利益,又促进联建村庄整体发展,有效增进民生福祉。切实做到不动“旧蛋糕”、做大“新蛋糕”,努力让每个村庄、每名群众都享受到“跨村联建”后带来的新变化和新实惠。另一方面,要突出村庄和村民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行政村和农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一呼百应”推动“跨村联建”的生动局面,使“跨村联建”成为最大的民心工程,成为抱团发展、共同富裕的最好途径之一。

(作者单位:中共莱州市委党校)

编辑: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相关报道
关于水母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 版权声明 | 平台公约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侵权假冒举报:0535-123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5-6631312举报邮箱(未成年人的举报平台):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疫情防控有害信息专项举报入口:jubao@shm.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专区暴恐举报网暴举报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