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8 12:38:41
来源:水母网
水母网讯 “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特别是辛安河沿岸非常漂亮。生活在烟台高新区,既有现代化的便利条件,又有赏心悦目的风景,感觉很幸福。”青桦逸景小区居民刘俊毅的心声,引起了高新人的共鸣。
初冬时节,行走在烟台高新区的大街小巷,目之所及,高楼拔地而起、道路宽阔通畅、公园景致优美、街区干净整洁。翻开高新区城市建设篇章,市政功能持续完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民生福祉节节攀升……一座绿色、生态、和谐、美丽、宜居的新城正悄然崛起。
绿色、开放、共享再添休闲娱乐好去处
早上9点多钟,烟台高新区科技文化教育基地开始热闹起来。跑步、遛弯、看娃、晒太阳,吃过早饭,周围的居民习惯性地来到这里活动健身。
天气渐冷,基地景色依旧斑斓多姿。人工湖边,一丛丛洁白的芦苇随风摇曳,音乐喷泉舞动着曼妙的水柱。明媚的阳光下,五彩的落叶铺撒在广场上。格桑花仍未凋零,为清冷的冬日注入了一丝甜美的气息。
“这个大广场既平坦又开阔,环境也好,很适合带孩子来玩。我就住在附近的小区,10分钟就溜达过来了。每天还能看到一些邻居,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感觉很高兴。”62岁的周新云大姐一手推着婴儿车,一手领着两岁的小孙子,脸上笑意盈盈。
科技文化教育基地位于高新区科技大道以南、草埠路以北、蓝海路以东、海越路以西,是高新区管委投资3.4亿元建设的大型公益性便民开放空间。基地占地16.7万平方米,地上建有东、南、西、北四个广场,其中西区建设的戏水广场,是“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元素;东区设有篮球场、足球场和网球场,全天免费开放。开阔的草坪绿地,五彩的智慧跑道,随处可见的健身器材,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运动场地。
记者沿步道走了一圈,发现偌大的广场,处处干净整洁,地上不见丝毫垃圾。“基地全天24小时派安保人员看管,禁止电动车和自行车进入。提倡文明养宠,并设立文明养宠标识和宠物清洁箱等设施设备,不拴狗绳等不文明养宠的,保安人员会及时劝离。我们还安排了多名保洁人员划分固定保洁区域,负责各自区域的卫生清洁和巡捡。”烟台市蓝天环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经理陈燕梅介绍。
为确保游玩市民的安全,基地将人工湖设为重点监管区域,设固定安保岗位,负责人工湖周边安全监管和巡查等工作,发现危险行为及时制止。对安保人员每月进行1次防溺水演练,配备救援绳和救生圈等救援设施。基地还设有多处报警柱,定期组织防暴演练、防汛演练、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等安全演习,织牢织密“安全网”。
“气质”持续优良 蓝天白云让幸福更有质感
上午10点多钟,记者来到高新区辛安河公园,微凉的空气裹挟着植物的清新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此时,烟台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质量控制科工作人员打开手机上的烟台空气环境App,里面显示高新区空气质量为“优”。
公园里,一座白色站房坐落在草地上。“这是我们2021年在博源名都小区附近建设的一处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监测范围覆盖周围3公里的居民区,加上之前建设的一处站点,可以对高新区主要居民区空气质量实现全天候动态监测。”高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孔正介绍,站点布设了专业分析仪器,监测指标涵盖环境空气质量6个主要参数,实现了重点监测数据客观、精准和连续。通过监测点位,能够动态掌握环境质量趋势、精准把握污染来源,推动全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数据显示,2024年1月-10月,高新区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为24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达到85%,空气质量指数在全省157个区县中排名第10,持续保持优良“气质”。
清新洁净的空气,是居民健康的保障,也是保护环境、打造靓丽城市形象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高新区生态环境分局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以精准之策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让蓝天白云常驻,让幸福更有质感。
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自3月起在全区开展扬尘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累计出动检查人员140余人次,发现问题点位40余处,下发扬尘污染问题提醒函25份,约谈项目或单位负责人20余次。
打好碧水保卫战。对国、省控河流水质实行加密监测,对纳入国家地表水考核的相关指标实行一周两测,实时掌握水质动态监测数据。监测全区敏感排污企业47家次,约谈污水排放超标企业负责人7次,处结涉水环境信访案件14件。
打好净土保卫战。对全区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的2家企业开展专项排查整治,针对废品收购站开展3轮多部门“联打”行动,取缔3处废品收购点,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达标率继续保持100%。
垃圾清运不扰民打造清新靓丽市容环境
走进高新区中海国际社区,记者明显感受到公共区域的整洁与清新。曾经脏污四溢的敞口垃圾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美观的盖口式分类垃圾箱。
“中海社区人口密集,生活垃圾量大。以前小区垃圾桶半天不倒就会堆满,而市政的垃圾清运车有固定的作业时间,来不及清运的垃圾就会积压在小区里,大家抱怨不止。”中海国际社区一位居民反映,现在小区垃圾由物业自行实施密闭清运,垃圾积压、异味扰民问题得到了很好地解决。
这一转变,源自高新区实施的生活垃圾清运模式改革。自2022年起,全区建设了31座生活垃圾压缩站,实现了全区生活小区、园区、企事业单位2公里内生活垃圾压缩站全覆盖,杜绝垃圾清运“跑冒滴漏”,打造清新靓丽市容环境。
“各小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小型收运车将垃圾送至垃圾压缩站,压缩后的垃圾由勾臂车密闭集中运输至垃圾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确保垃圾全程不落地不洒漏。”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第一大队大队长余保良介绍,单个压缩站设计容量为10吨-15吨,全区每天产生的垃圾量约为110吨,平均每个压缩站每天收运量在3吨-5吨之间,实现了高效、有序的垃圾处理。
据悉,垃圾压缩站采用先进的水平直压式工艺,具备压缩比高、装载量大、噪音低、密封性强等优势。设备外侧配套有景观式垃圾房,不仅实现了密闭、除臭、压缩、临时储存等一体化功能,还提升了周边环境的整洁度和美观度。
如今,烟台高新区所有垃圾压缩站的容量已经能够满足全区垃圾2天的储备量。“这意味着,一旦垃圾处理厂出现收运故障,高新区仍然能够保证垃圾收运工作2天的正常运转,有效避免了垃圾积压和环境污染问题。”余保良说。(通讯员 孔正 马英舜 孔梅力)
编辑:刘家昌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