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9 14:21:49
来源:水母网
优化营商环境,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眼下经济形势严峻,给企业赋能减负更是雪中送炭。全市系统部署“高效办成一件事”,创新打造“涉企联合检查平台”,破解经营主体信用修复难题……一项项以法之名的务实举措,让烟台的政务服务从“能办”到“好办”“易办”,让涉企检查“阳光运行、无事不扰”,让信用政策红利充分释放,给予市场主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一件事”集成办
让政务服务“好办”“易办”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同时拿到三个许可证!”前不久,烟台高新区保利堂悦幼儿园负责人刘先生在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同步领取了《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食品经营许可证》,为高新区的高效服务由衷点赞。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创新采取“一窗受理、集成审批、限时办结、流程监控”方式,实现“三证联发”,成为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又一新突破。
今年3月6日,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全市“高效办成一件事”进行系统部署,将“一件事”集成办作为“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在更大程度上利企便民。
“高效办成一件事”,贵在“高效”,重在“办成”。政策实施以来,我市结合地域特点、产业特色等推出用海一件事、幼儿园入学等127个“一件事”主题场景,并联服务事项372项,把分散在多个部门的“单个事”,整合成企业群众眼中的“一件事”,努力打造“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务新体验。
“从办理结果上看,与之前相比,群众办事办理时限压缩了72%,跑腿次数压缩了61%,申请材料压缩了35%,办事更便捷,群众满意率也更高了。”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隋玉娜介绍。以餐饮领域为例,我市整合打造“餐饮一件事”,在审批整合的基础上,将房屋租赁、员工招聘、接入外卖平台等9项增值服务接入服务链条,各类申请表单由13张整合为1张,申报材料由71份压减为22份,办事周期由25日缩短为5日,跑腿次数由11次减为最多1次,年可惠及市场主体8000余家。
“八位一体”
让涉企检查“阳光运行”
在经营过程中,多头检查、重复检查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负担。
聚焦市场主体重复迎检痛点,烟台市营转办、市司法局通过数字赋能提升监管效能,创新打造涉企联合检查平台,建立涉企检查计划“云匹配”、人员“云打卡”、标准“云告知”、信息“云录入”、问题“云验收”、结果“云共享”、行为“云监督”、事项“云监管”八位一体的涉企联合检查工作机制。
入企检查前,除需紧急入企无法预提报的特殊情况外,执法部门需要至少提前7天通过平台提报检查计划,同步推送至各部门政策法规科室和司法行政部门,形成检查计划备案记录。同时,建立涉企检查“白名单”制度,对信用良好以上的“白名单”企业,检查事项按限查、不查执行,对确需检查的事项,各行政执法单位将检查计划报同级司法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后纳入平台进行检查,切实做到精准监管和信用约束。平台对各部门提报的检查计划实时“云匹配”,将同一时间段内同一对象的检查计划自动合并,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检查,目前全市联合检查率超过50%。
涉企联合检查平台变“事后处罚”为“事前预警”。通过核对、分析电子证照库,提前1个月向企业、监管部门双向推送资质临期预警信息,提醒企业尽快办理相关资质业务。同时,变“随机抽查”为“精准监管”,变“重复检查”为“结果共享”。利用大数据赋能监管,达到及时预警、靶向监管效果,首查部门对结果负责,其余部门在提报检查计划时,相同监管事项的检查计划自动弹窗提醒,可以查看半年内对同一监管对象的检查记录,实现检查结果“云共享”。
“云打卡”“云录入”,实现执法全过程留痕。从源头上对执法行为进行监督,形成“全流程”“全领域”监督网络。可以说,“八位一体”联合检查平台有效实现了涉企检查“阳光运行、无事不扰”。
为进一步给企业减负,我市出台《法治护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推出了司法行政系统优化法治营商环境12条举措,全面落实“不罚”“轻罚”“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强制”三张清单,开展“企业法治体检”“暖心公证护企同行”等法律服务,涉企执法阳光监督改革试点被纳入省级营商环境创新“揭榜挂帅”项目。
破解信用修复难题
释放信用政策红利
失信记录,很多时候会成为企业经营的“拦路虎”。为破解经营主体信用修复难题,市市场监管局围绕信用监管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开展信用提升行动,依法释放信用政策红利。
事前,打牢信用“基础桩”。联合人社、商务、统计等5部门开展经营主体年报“多报合一”改革,减轻经营主体多头年报负担。创建信用场景应用,联合市发改委在全市14个商超开展经营主体信用码推广应用试点,实现信用信息“一户一码”,推动形成“查信用、用信用”的良好市场氛围和守信重信消费环境。围绕经营主体年报、信用惩戒、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等内容,采用电话告知、信函提示、短信提醒、上门走访等方式,对信用风险较高的经营主体进行警示提醒,将失信处置由事后惩戒向事前预防延伸。
事中,柔性执法提升信用获得感。统筹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按照“信用等级越高、抽查比例越低;信用等级越差,抽查比例越高”的要求,合理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实施差异化监管,实现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的监管工作目标。出台《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和《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强制清单》,明确不予处罚事项76个、不予行政强制事项18个,对轻微违法的经营主体,先行告诫说理,指导企业自觉改正,实行“首违不罚”。
事后,宽严相济构建监管新格局。联合市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加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协作的意见》,建立市场监管领域严重违法失信行为惩戒协作机制和案件线索跟踪台账。同时,全面推行信用修复即时告知。实行行政处罚“一处罚一告知”,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向行政处罚相对人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引导和鼓励当事人及时纠正自身失信行为。高效推进信用修复“一件事”,联合市发改委制定《烟台市推动“信用修复一件事”实施方案》,打造“在线申请受理、分级协同审核、结果互认共享”的信用修复新模式,最大限度地提升信用修复便利度。
YMG全媒体记者 任雪娜 摄影报道
编辑: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