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新闻频道>烟台社会
港城盛放石榴花|烟台青年于超亮:“茶论文”写在彩云之南

2024-10-10 09:57:02

来源:水母网  



在彩云之南的广袤大地上,来自烟台的青年于超亮书写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创业传奇。他跨越千山万水,将北方的坚韧与南方的温婉巧妙融合,用茶叶链接鲁滇两地,把茶产业当作带动各族群众共同致富而为之奉献一生的事业,在云南的茶叶产业中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

作为一名对茶叶文化充满无限热爱的烟台青年,于超亮自小在海边长大,却对远方那片充满神秘色彩的茶山情有独钟。出于对茶产业的热爱,他在研究生期间选择了攻读茶学专业,重点研究茶产业技术。通过专业学习,他认识到茶叶作为经济作物,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经济收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有巨大优势。硕士毕业后,于超亮便投身到茶产业发展的事业中。

初到云南,于超亮被当地丰富的茶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吸引。然而,他很快意识到,要想在这片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并非易事。于是,于超亮开始了他的学习之旅:他深入茶园,向老茶农请教茶叶种植与管理的奥秘;他走进茶厂,学习传统制茶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他还广泛阅读与茶叶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形成了自己对茶叶的独特理解和见解。

2013年,于超亮筹资3000余万元,吸纳茶农72户,整合1900多亩茶园,成立了云南勐海和心意茶业有限公司及勐海保塘茶叶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茶农”多层次协同发展模式,帮助茶农们解决种植管理技术问题以及茶叶销售问题,为合作社茶农带来平均每年每户5万元—7万元收益。截至目前,在“茶硕士”的努力下,已建立占地13000多亩,辐射带动11个乡镇、22个行政村、上百户茶农创业致富的省级示范合作社。

在充分准备之后,于超亮决定创立自己的茶叶品牌。他结合烟台的海洋文化与云南的茶叶特色,设计出了一系列既具有地方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趋势的茶叶产品。同时,他还注重品牌故事的传播和营销渠道的拓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上他的茶叶品牌。他还以合作社为纽带,吸引凝聚全市茶农、茶企、茶商300余人,建设了一条包产包销的共赢产业链,有效推动了茶产业的集聚发展。

传统茶只局限于加工普洱茶,不利于茶产业链条延伸。于超亮带领青年研发团队,瞄准当下青年人消费需求,将传统茶饮与时尚新潮相结合,研发出更适合青年人口味的“茶一”花果茶,花果茶口味丰富且便于携带冲泡,迎合了年轻消费群体追求新颖和快节奏的消费需求。黑茶和花果茶的面世,受到全国各地消费者的欢迎,不仅增加了销量,解决了茶农新茶销售问题,更为云南茶在行业中赢得了较大的影响力及美誉度,提升了云南茶的品牌效应。

云南茶事业逐步稳定,于超亮想到,他的家乡烟台地处北纬37°的黄金海岸线,完全有种茶的条件与差异化优势。于是,于超亮又开始了两地奔波的旅程,为推进家乡的茶产业发展而奋斗,成了正宗的“鲁滇人”。他深入基层调研后发现,适合烟台的本土茶树品种是推动烟台茶产业发展的关键,为寻找打开烟台茶产业发展大门的“绿色”密码,于超亮与团队成员走上了茶树新品种的选育之路。

历时9年多的时间里,他与科研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最终选育出2个适合烟台种植的耐寒耐旱新品种“烟茶7号”和“烟茶9号”,新品种成功申报农业农村部“国家级茶树新品种登记”。

链接鲁滇两地,南茶北引、南茶北销,将北方的优势技术设备引进到云南,于超亮以茶为媒,对接两地旅游资源,链接两地文化特点,服务两地茶叶产业。在助力茶农致富、推广茶文化、打响“中国茶”品牌的道路上挥洒青春汗水,在乡村振兴中、在茶产业发展中播种青春的希望。2018年,他被勐海县人民政府授予“爱心大使”称号。

YMG全媒体记者 王鸿云 摄影报道

编辑: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相关报道
关于水母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 版权声明 | 平台公约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侵权假冒举报:0535-123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5-6631312举报邮箱(未成年人的举报平台):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疫情防控有害信息专项举报入口:jubao@shm.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专区暴恐举报网暴举报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