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9 09:10:02
来源:水母网
水母网3月9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庞磊 通讯员 侯俊南 姜雅静)三月初的五头山乍暖还寒,山脚下的蓝莓大棚内暖意盈怀。一株株素雅的花团锦簇间,一个个小浆果争相挤出头,尽情沐浴在阳光下。
“这株坐果得太多了,这些小个头的都得掐掉,要不哪个也长不大。”说话间,修先斌麻利地修剪了起来。
身为海阳市二十里店镇梨园后村党支部书记,年逾五十的修先斌将这些蓝莓视如珍宝:下个月蓝莓上市后,他希望有个不错的收成,销路广一些,村里贫困户的分红把口袋装得鼓鼓的。
产业分红,贫困户心里亮堂堂
二十里店镇梨园后村是省定贫困村,也是二十里店镇扶贫办主任王秀山“跑断腿”的村庄。
这几日天气不错,脑血栓留下后遗症的黄秀花出门的次数多了起来,修先斌在村里给她安排了一个公益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个月能有300元的收入,加上每个月低保的补贴,黄秀花还能从村集体的扶贫产业中拿到一定分红,这是她此前从不敢想的事情。
2017年,梨园后村占地约2亩的蓝莓大棚扶贫产业项目正式启动。全村共有270户770人,其中脱贫享受政策贫困户32户54人。2020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约4. 8万元,主要来自土地承包、扶贫产业项目收入。通过四议两公开对外承包,年租金收入2万元,通过实施差异化分配,带动本村32户贫困户增收,人均收入达到5500元以上。
“她男人走得早,儿子在外打工,自己身体还不好,平时一个人独居在家,挺不容易的。”修先斌对黄秀花家的情况了如指掌。这几年,眼瞅着村民陆续将简陋的山草房顶更换成砖瓦顶,黄秀花还住在破旧不堪的低矮平房里,修先斌很着急。镇扶贫办主任王秀山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市扶贫办统一部署下,二十里店镇迅速推进“三亮”工程,对一些结构坚固但是年代久远的贫困户住房实施改造,黄秀花家的房子首批便进行了改造。
“我们通过调查摸底,结合农村实际情况,考虑到贫困人口的特点及安全等因素,由镇政府平均每户投资1000元对贫困户住房实施室内改造,共完成了226户。”记者在黄秀花家看到,卧室原来用纸糊的天棚换成了PVC吊顶,几十年烟熏火燎发黑发
产业入手,荒山野草变身致富宝
产业扶贫作为脱贫之本,正在海阳山窝窝遍地开花,结出丰硕的金果果。
在海阳市小纪镇苗家沟村,艾草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株野草,而是中草药扶贫产业的主角,成为农家致富梦的宝贝。
曾经,因苗家沟村地处偏远,崖陡沟深,缺水导致不能种植果树,缺少致富产业,是典型的省定贫困村。2019年8月,第一书记赵进湖“走马上任”,决定从产业入手寻找致富门路。在与村“两委”成员一起研究考察后,漫山遍野的艾蒿走进他们的视野,组织群众发展中草药产业的想法渐渐成型。
记者走进赵进湖临时住所的客厅,目之所及皆是艾柱、艾草熏香、艾贴等产品。赵进湖说,中医对艾草赞美有加,《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中都有关记载,而苗家沟村的气候、土壤适应艾草生长,出绒率高,一年可收两茬,每亩所产艾草晒干后可达五六百斤。
在赵进湖的带动下,苗家沟村百姓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发展艾蒿、丹参、紫苏等中草药种植,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解决群众的就业和增收问题,荒山野草变身致富宝。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里集中连片土地300余亩,由合作社统一耕种,产生收益给社员分红,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带动周边村民发展种植1000亩。
时不待人,有了充足的原料储备,赵进湖开始搭建五百平中草药加工、仓储车间,引进先进的艾草加工设备,开始对艾草进行深加工。“这套设备连杆带叶都能粉碎,艾绒的产出量比较高,经过深加工,我们自己能加工艾条、艾草足浴包、艾绒等产品,市场主要针对艾灸店、美容店等地方,收入还是非常可观的。”谈及苗家沟的未来,赵进湖眼里放着光。
产业脱贫,趟出一条乡村振兴路
这个春天,产业扶贫让海阳越来越多的贫困山村万物竞发、春潮涌动。
朱吴镇前寨山沟村百亩土地上,大樱桃、荷兰香杏、芊罗叶茶、烟薯25等经济林果缤纷多样,高标准现代大棚里的八号大樱桃树旺盛生长,将为村集体增收40多万元;发城镇珠旺村46个草莓大棚颇为壮观,专业臭氧设备和“牛奶草莓”培植技术的使用,形成了草莓的独特口感,广销全国,“牛奶草莓”已经成为珠旺村的一张崭新名片;郭城镇宅家夼村引进了阳光玫瑰葡萄、猕猴桃新品种,土地产出大幅提高,破解了村里老龄化严重、土地撂荒等难题,走出了一条产业致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自2015年至今,海阳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全市5个重点镇、43个省定贫困村、46个烟台市定贫困村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方面,探索行之有效的扶贫途径,从组织模式、资金使用、效益分配、平台载体等方面求创新求突破,通过发展果蔬种植、乡村旅游、畜牧养殖、光伏发电等扶贫产业项目,助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
截至目前,海阳共实施果蔬种植、畜牧养殖、光伏发电等产业扶贫项目132个。为确保全市贫困人口全部受益,2017年以镇区街道为单位集中建设了17个镇级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带动全市非省、市定贫困村贫困人口受益脱贫。全市所有村级扶贫产业项目共实现项目收益近200万元,镇级光伏发电项目累计并网发电300多万度,收益近260万元,全部分配到贫困户。2020年,海阳安排并拨付扶贫项目资金1090万元,面向54个扶贫工作重点村新建改建项目61个,在完善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重点向发展经济产业倾斜,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百姓致富增收。
一个个贫困瓶颈被攻破,一处处发展短板被补齐,再度走访贫困村,记者看到的是丰收的喜悦,聆听的是希望的憧憬。还是祖祖辈辈耕种的土地,依然要付出辛勤的汗水,但劳作的内涵已发生质变,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把式渐成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品种多、标准高、规模化的现代农业新图景,每一寸土地都在焕发新的生机,孕育了农民群众的新生活,承载了乡村家园的新梦想。
王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