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师范生“三习”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施
“疫情与教育”成果公报
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田丽杰
一、内容摘要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依据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突出课堂育德、典型树德、规则立德,引导学生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自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结合我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简称为“三习”),开展“双线混融时代的师范生品性培养”讲座、构建“四方联动、涵养师德”教学模式 ,帮助师范生形成全面而科学的教育观、职业观,提升教学素养,进而成为一名卓越的人民教师。
二、关键词:课程思政; 师范生;“三习”实践教学
三、引言
鲁东大学田丽杰主持的2020年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疫情背景下高校师范生线上线下“三习”一体化实践教学研究,课题编号为2020YZB002,参与人有王涛、侯辰虎、李振梅、姜妮、李燕、秦凤珍、王丽娟、丁俊新、吕超、张永。本课题是在疫情防控时期以及后疫情时期,对我校2017级1351名师范生开展的“三习”实践教学研究。
四、成果内容1.问题缘起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
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 3号)指出:关于教育学类专业课程, 要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突出课堂育德、典型树德、规则立德,引导学生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培育爱国守法、规范从教的职业操守,培养学生传道情怀、授业底蕴、解惑能力,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自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体育类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
我校师范生培养方案中设置的教育实践课程以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为主要模块(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简称为“三习”)。师德养成教育作为我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环节之一,贯穿“三习”始终,旨在帮助师范生形成全面而科学的教育观、职业观,提升教学素养,进而成为一名卓越的人民教师。我校2017级师范生在疫情期间一直线上进行“三习”教学实践。后疫情时期,线下进行了分组汇报和总结。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课程简介
师范生教育实践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培养的必要环节。我校师范生培养方案中设置的教育实践课程以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为主要模块(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简称为“三习”),是培养师范生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师范生了解中小学(幼儿园)实际,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独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师范生专业能力的主要途径。
(二)课程目标
(1)教育见习目标
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理解党的教育方针; ②体验教师角色,理解教师职责,热爱教育教学工作; ③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 ④熟悉中小学(幼儿园)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架构与运行;⑤了解和体验班主任工作全过程并能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⑥初步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
(2)课堂教学实习目标
①能依据所学教学理论及学科课程标准独立完成教学设计并进行有效教学;②能体现学生中心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整合融合信息技术,创设适合的学习环境;③能科学合理的使用课堂教学策略与技巧;④能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评价。
(3)班主任工作实习目标
①熟悉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职责和要求;②学会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③掌握实习学校和班级的纪律守则;④发现常见的纪律问题,并采用不同的灵活处理方式;⑤关注有特殊问题的学生;能策划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家长会等活动。
(4)涵养师德实习目标
①树立正确的教师观;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③树立依法执教意识;④正确处理师生关系;⑤提高师德修养;⑥体验育人情怀。
(三)课程思政教学实施
在疫情时期,将“共抗疫情”“家国情怀”等内容融入到具体实践训练中。制定阶段式“三习”实践教学指导计划,将以师德养成为核心的课程思政教育贯穿“三习”始终,帮助师范生形成全面而科学的教育观、职业观,进而提升教学素养。
(1)教师教育学院在线开展“双线混融时代的师范生品性培养”讲座
新冠疫情的出现,将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全面进入“双线教学”的混融时代,线上线下教学混融共生。为使我校师范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互联网+”给基础教育改革带来的变化,以及如何在双线混融时代背景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责任感和专业信念,培养教育情怀,6月12日下午,由教师教育学院和山东十二学教育科技公司联合举办 “双线混融时代的师范生品性培养”在线教学讲座,鲁东大学12个学院的师范生和学科教学论教师全程参与学习,上线学习人数达到4500多人。
本次讲座由教师教育学院院长苏勇教授主持,山东十二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王勋达;山东十二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教研院副院长高秀丽;全国启发式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深圳市罗湖区中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深圳市教师培训课程开发及授课专家赵康;郑州市二七区先锋外国语学校 “课改标兵”、“精英教师”刘继莹;鲁东大学物理学专业优秀硕士研究生、十二学驻校老师谢慧娟;山东十二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教育人力资源部经理、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崔晓娟;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科教学论田丽杰老师等组成名家名师教学团队联合进行讲座,并与学生们展开了在线互动。
专家们就“投身教育改革的历程与做法”、“未来课堂基本走向”、“一辈子学做老师”、“教育+信息技术--让课堂更具生命力”、“今日莘莘学子,明日白领之星”、“十二学‘点将’之来自总理的期许”等不同主题进行了分享,使师范生了解到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的网络教学平台给基础教育课堂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引发师范生进一步思考如何进行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融通整合;为师范生树立自身专业发展自信、增强自我发展内驱力,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创建由教育科技公司CEO、一线教学名师、教育科技公司教学研究院、学科教学论教师等多方联动,共同培养师范生的品性,是我校教师教育落实并深化“高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师范生”的又一创新举措和探索。
(2)在“微课制作”技能实践教学中,师生共抗疫情
①主题演讲 疫动人心
疫情牵动人心,时代积聚育人力量。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我们不忘育人初心、厚植人文情怀,将抗击疫情伟大实践作为思政主题教育的宝贵资源,贯穿于线上教学技能训练指导中。在“微课制作”技能教学中采用微课理论讲解与教师亲自制作微课相结合的方式,并带领物理公费师范生线上以共抗疫情与科学素养、共抗疫情与自主学习等为主题进行微课制作,以网络小组进行主题演讲及自创诗歌进行朗诵,通过视频分享、QQ直播、屏幕共享等途径交流讨论。师范生不仅掌握了该项技能理论知识,而且提高了微课制作及应用能力,还抒发了自己对抗击疫情阻击战必胜的决心!不断坚定爱国力行的使命责任!
在本环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师范生制作共抗疫情微课35个,5个。物理师范生制作共抗疫情微课149个,学习感悟79篇,小组朗诵视频3。
②线上比赛,攻坚克难
为了调动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检验学习效果,提升实践技能。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线上组织了2017级80名物理公费师范生的微课设计与制作比赛。采用网络小组内预赛,网络班级决赛的形式。师范生克服了各种困难,认真制作微课。有些同学为了制作一节自己满意的微课,录制十几遍甚至几十遍,磨炼了意志,提升了能力。最终从教学目标、授课内容设计、教学思路、微课制作、语言表达、核心素养体现及思政教育要素的渗透等方面对师范生进行多维评价,综合考核,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将结果在各个网络小组内进行公示。
③在教学实践中,具身师范,构建“四方联动、四维融合”新模式
为了让更多的师范生受益,由高校指导教师、教研员、小学一线名师、优秀师范生组成的四方联动微课制作在线教学团队对教师教育学院的17级小教本的师范生进行了公益教学,教学内容涵盖了理论讲解、案例展示、课例点评、成果分享,构建了 “四方联动”“四维融合”的在线教学新模式,授课过程中团队成员以身师范,结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教师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和道德情操,让小教本的师范生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扎实学识的来之不易的同时,也对“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有了深刻的理解。撰写的教学案例获得山东省疫情期间在线教学案例二等奖。
(3)在“班级管理”实践教学中,构建“四方联动、涵养师德”教学模式
在本实践教学环节中,以四有好老师为教学目标,主要从师德理论、教研历程示范、班级管理分享、自我成长历程等视角,以“班级管理中德育的微渗透”“在自主管理中让学生快乐成长”“在路上”等主题,具身示范与交流研讨等方式进行,构建了高校学科教学论教师、中学教研员、中学一线教学名师、优秀师范生四方联动、涵养师德在线实践教学模式。教师教育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和生命与科学学院300余名师范生参加了线上学习。教师教育学院相关领导和学科教学论全体教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育实习指导教师全程旁听了整个教学课程。
通过师德养成主题线上研讨与交流,师范生更加坚定了树立自身专业发展自信、增强自我发展内驱力,将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实践教学结束后,师范生完成了线上见习心得894份。
3.研究结论
新冠疫情的出现,人类将全面进入“双线教学”的时代,深度进入“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混融共生”。在这“双线混融教学”的新时代,对于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将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指导的范式,随时随地进行,满足学生碎片化学习的需求。
4.政策建议
建议高校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的建设,开发和完善线上实践教学资源,同时给与经费支持。
刘家昌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