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09:44:11
来源:烟台散文
题字:峻青
《烟台散文微刊》2025 第 47期
(总第 917 期)
主办:烟台市散文学会
协办:烟台市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
名誉主编:綦国瑞
主 编:邓兆安
执行主编:崔景友
本期执编:乔 双 王兆娟
半生壮志写乡贤
——与峻青的女儿交谈录
◎李秀丽
2023年,在峻青先生百年诞辰之际,烟台市文化艺术中心(烟台市京剧院)立项,创作排演现代京剧《党员登记表》,2024年,恰逢《党员登记表》发表70周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6月24日,该剧在济南首演,获得巨大的成功。该剧凭借“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成为京剧现代化探索的成功案例,入选第十三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并在滨州大剧院成功上演,荣获“优秀剧目”及“优秀演员”等奖项。
峻青先生剧本的手稿 (海阳市档案馆提供)
2025年6月27日,作为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献礼剧目,在烟台大剧院上演。7月1日,烟台市副市长隋子林亲自带队,演出团队来到峻青先生的居住地——上海,在保利云间剧院上演《党员登记表》,峻青先生的次女孙丹薇女士和她的先生应邀观看了演出。
演出结束后,孙丹薇女士与峻青文学艺术馆顾问、烟台市散文学会副会长李秀丽进行了深情交流,丹薇女士表达了作为峻青的家人对家乡人民的感激之情,对哺育了峻青的英雄的胶东大地表示了深深的谢意,希望借助家乡的媒体《烟台晚报》,向全市人民问好,祝愿家乡建设日新月异、家乡人民幸福安康。
李秀丽:《党员登记表》是峻青先生的经典作品,这次咱们家乡烟台的文艺工作者创作排演了现代京剧《党员登记表》,您作为峻青先生的女儿,看了演出之后有何感想?
孙丹薇女士:7月1日晚上,我和先生观看了演出,感觉非常的成功,非常的圆满。在我心目中,这几乎就是完美的。其实,我也蛮好奇和充满期待,一篇短篇小说要扩展成京剧,那舞台上会是怎么样一种面貌啊?所以当天晚上看了演出以后,我就觉得改编得非常成功,演出也非常的精彩,从策划、导演、编剧、演员,唱腔的设计、舞美、乐队的演奏都非常好,我感觉把我父亲作品那种特有的英雄主义的精神非常艺术化地展现出来了,在观看的过程当中,有几次泪目了。另外,京剧把我们胶东的地方特色大秧歌搬上舞台,非常好地融入全剧,大秧歌舞起来,很有感染力,甚至有时候是震撼力,把作品当中的那种意境拓展开了,真的是非常好。我也亲眼看到了烟台的大秧歌,非常有魅力,我们非常感谢家乡父老对我父亲的厚爱。
我父亲去世好多年了,包括您、贺宗仪主席、张真馆长,还有那么多的作者一直在怀念他,我们被深深地感动着,感激着,这次又看到了这么一出精彩的戏剧,从心里面由衷地感谢家乡的父老乡亲对我父亲的厚爱,也非常感谢家乡的文艺工作者对我父亲作品的支持和推重。
我父亲生前一直讲,胶东是一片英雄的土地,他之所以能够写出一系列的作品,我们称为经典的红色作品,确实是这片英雄的土地哺育了峻青,家乡的父老乡亲哺育了他,可以说,没有胶东大地,没有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就没有峻青,更没有他的作品。胶东人民在我父亲危难时,多次救了他,他又亲历了战争,写出了反映胶东抗战的优秀作品,所以,他才成为了峻青。
在战争年代,包括在新中国的建设时期,他身边的许许多多的英雄深深地感染了他,深深地影响了他。我想起父亲晚年的时候,在他那个诗集里(诗集《林寺吟草》)有句诗叫:半生壮志写乡贤。他写的乡贤是谁呢?乡贤就是我们胶东的英雄。他经常跟我们讲,战争很残酷,日本鬼子大扫荡时,三步一个岗,五步一个哨,像《马石山上》的十位英雄、《黎明的河边》的小陈,都是真人真事。
还有牟文叔叔,我从小真的是听着牟文叔叔的故事长大的。有时甚至在吃完年夜饭,大家一起聊天,在那么一个喜庆欢乐的气氛当中,爸爸还会回忆到这些。他和他的战友,就像兄弟一样啊。我爸爸当过武工队小队长,他战斗在前线,在战斗当中,这些英雄们就在他身边倒下。他亲眼看见了,亲身经历了,所以他晚年的时候,写出了半生壮志写乡贤、写英雄,他觉得不把他们写出来,就放不下这支笔。所以我想,是胶东大地哺育了峻青,确实是这些英雄深深地影响了他,现在我们看到了家乡的文艺工作者,我们烟台市的文化艺术中心烟台京剧院,把我父亲的这个作品,改编成这么精彩的剧目来演出。京剧的总策划说他们已经大改了三稿,这么精心地打造,演出的时候,还来了一位副市长,看得出家乡人非常重视。在我看来,虽然是一个剧目的改编和演出,实际是对我们胶东红色文化的一种继承、一种弘扬,同时也是对我父亲的缅怀和礼敬,所以真的是非常的感动。我也在我们老孙家说了这个情况,我姐姐弟弟也非常高兴,非常地感动。我也代表我们全家,向家乡的文艺工作者,我们的京剧院表示深深地敬意,深深地感激。
李秀丽:丹薇姐姐,作为红二代,您不但继承了峻老的文学风采,更传承了峻老对乡亲们的深厚情谊。峻老生前就向海阳档案馆、峻青文学艺术馆捐赠书画、手稿、作品集,此次,您又代表姐姐和弟弟为峻青文学艺术馆捐赠了65套珍贵的文物,正像您说的:“看着父亲的手稿,就像看到了父亲的音容笑貌,很舍不得。”我前几天回到咱们共同的故乡海阳,特意去了峻青文学艺术馆,看到了您捐赠的珍贵文物,泛黄的手稿上,峻老娟秀的字迹里仿佛还留存着他温暖的体温,看到峻老为了“写乡贤”,用中风后颤抖的手紧紧握着笔,不顾晨昏地写呀写,真令人感动和敬佩。
姐姐,您也是在“写乡贤”呀,你们全家把父亲留下不多的文物,无偿地送给故乡,使得峻老永远地留在了故乡、留在了胶东大地。家乡人民也是心心念念地爱着峻老、恋着峻老。自2023年以来,峻青文学艺术馆在全市中小学范围内举办了“小小讲解员”培训活动,有近60名学生参加,他们在周末或节假日来到纪念馆为参观峻青文学艺术馆的观众讲解。在育才中学、新元小学等学校举办“峻青文化少年讲解员”活动,学生们每人都能讲出一段峻老的故事,现在这些学生已渐渐长大,有的已升到了初中,相信峻老的故事已在他们的心中扎根,峻老的形象已在他们的人生路上屹立,成为永远闪亮的一盏航灯。
此次我回海阳,把和贺主席、张馆长一起编辑的《峻节华章耀汗青——峻青先生纪念文集》捐给海阳市档案馆,没想到,他们还搞了个仪式,先是在一楼门口等着我,一起到二楼会议室时,全体馆员鼓掌欢迎,这阵势还挺隆重的。副馆长崔雪说:“听说您要来捐赠关于峻老的书籍,馆长很重视,特意叮嘱弄好点儿。”崔雪自豪地说:“我是蓬莱人,峻老写的《蓬莱抒怀》登在语文课本里,对蓬莱是巨大的宣传,说起来,我都感觉脸上有光呢!嫁到了海阳,从事档案管理,看到峻老的手稿,很亲切很珍惜。”崔雪们在海阳守护着峻青的手稿,仿佛在守护一段活着的历史。当我提及《党员登记表》在烟台、上海的演出情况时,崔雪两眼放光地说:“剧本就收藏在我们馆里呀。”说着,便从10个收藏盒里找出其中的一盒,打开内页,抽出一沓已经发软的纸笺,上面写着:故事片文学剧本《党员登记表》。
图片由海阳市档案馆提供
啊,峻老,原来您早已将革命的星火播撒在故乡大地,耕种在人民心间,斗转星移,种子已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峻老,你未曾远去,一直在俯瞰着乡亲、呵护着胶东大地,实现了您当年为百姓幸福、大地安宁而浴血奋战的愿望和期盼。
姐姐,你看,家乡人民在峻老精神的感召下,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心竭力地传播、弘扬着时代精神和红色文化,如此,生生不息、一代一代地传递,峻老的精神将永远在海阳故土里发扬,峻老的旗帜永远在胶东大地上飘荡。
编辑: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