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4 16:52:51
来源:水母网
一生择一业。1980年,刚毕业的李华进入日用品修配厂工作,在那里,她第一次接触到了眼镜制作。
“幼年时,我因病双腿残疾,立志长大后要成为一名医生。眼镜制作在我看来就是‘眼睛医生’,可以帮助别人解决视力问题,我便决定钻研这项技术。”李华回忆道。
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李华抓住了修配厂分组承包的机会。1989年,日用品眼镜店正式成立,李华有了用武之地。“刚开始生意很冷清,当时眼镜店算是新鲜事物,戴眼镜的人也很少,但每帮助一个人我就会开心很久,正是这份心意支撑着我一直坚持了下来。”李华说。1994年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眼镜店的生意出现了转机。“因为我们家是蓬莱第一家眼镜店,而且我也刻苦钻研过配镜技术,再加上配镜性价比很高,所以客户就开始络绎不绝。”李华说。
在李华看来,开眼镜店是她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决定。李华坚持从顾客的角度出发,以最优的质量、最适当的价格为顾客挑选最合适的眼镜。“我的目标是让我的每一位顾客都能最大程度地延缓眼镜度数的增长,这样对他们最好。”李华说。
如今年过花甲的李华,从事眼镜配制工作已有45年。近半个世纪的坚持,源于她从一而终的热爱,始终做顾客们的知心人。
李华认为,好的眼镜店不仅要帮助顾客配好眼镜,还要为顾客排忧解难,提供情感支持。有一次,一位高考生的家长找到了李华,希望她帮忙开导一下家里两次落榜的孩子。“当时那位家长很着急,说孩子因为失败过两次而想要放弃高考。我就以自己为例子,鼓励孩子要努力坚持,后来孩子终于考上了大学,还特意来向我报喜,说感谢我的鼓励。”李华回忆道。
时间久了,李华的眼镜店成为了“解忧杂货店”,她也成为“知心大姐”,用积极向上的力量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除了为人排忧解难,提供心理慰藉外,李华还经常进行实实在在的捐赠。2024年,李华偶然从蓬莱区工会得知,有5位贫困大学生需要配眼镜,她便主动提出为5位大学生免费配眼镜。
这样的善举,对李华来说是家常便饭。“从上学时起,我就很享受帮助别人的过程。开眼镜店以后,遇到贫困的残疾人我几乎都会免费配镜,我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更多人。”李华说。
如今63岁的李华,依然坚持着几乎全年无休的工作节奏。“在这里,我每天可以帮助不同的人,还可以从他们身上接受到新的信息,我每天都在实现自己想要成为医生的理想,做好一名‘眼大夫’。”李华说。
凭借自身努力和无私奉献,李华先后获得蓬莱市道德模范、山东省创业能手等荣誉称号。李华用自己的坚韧、善良和热心,诠释了身残志坚的创业精神和扶残助残的大爱情怀,成为当之无愧的就业创业典范。
YMG全媒体记者 王瑶 摄影报道
编辑: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