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新闻频道>烟台教卫
彭玉静 || 天地气,古今魂

2025-06-13 09:32:00

来源:烟台散文  



题字:峻青

《烟台散文微刊》2025 第 33期

(总第 903 期)

主办:烟台市散文学会 

协办:烟台市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

名誉主编:綦国瑞

主  编:邓兆安

执行主编:崔景友

本期执编:乔 双 王兆娟

天地气,古今魂

◎彭玉静

范仲淹一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写照。这并非一句空言,而是他跌宕人生中升腾而起的灵魂火焰,映照出一个人如何将个体命运与苍生疾苦熔铸为不朽的担当。

范仲淹的忧患意识,首先在危难之际化为无比坚韧的担当脊梁。当西夏的铁骑踏碎西北宁静,范仲淹临危受命,踏上烽烟弥漫的疆场。他既未退缩,也不莽撞,在烽火中冷静洞察敌我,精心设计“堡垒推进”策略,如步步为营的棋局,以无声的坚韧将防御堡垒从孤悬点连成铜墙铁壁的防线。他更以仁心融化隔阂,招抚羌人,使其成为可倚靠的盟友。自此,西北边陲的动荡终于渐渐消歇于他呕心沥血筑就的壁垒之下——危难中的担当,正是他忧患精神最为刚毅的体现。

当目光从边塞转向庙堂,范公之忧更升华为革新图存的锐意。他敏锐地看到北宋冗官、冗费、冗兵如毒瘤般侵蚀国家肌体,遂挺身而出,主持“庆历新政”。他挥动“明黜陟”之剑,欲斩断尸位素餐者的退路;“抑侥幸”之策,则意在扼住特权任性的咽喉。即使最终新政如流星划过夜空而夭折,但范仲淹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悲壮姿态,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最响亮的警世钟声——那是对国家沉疴的深刻忧思,化为革新洪流中逆浪前行的孤勇。

而范公精神里“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爱襟怀,于教育沃土中结出了最甘美的果实。他兴办地方学府,惠泽一方寒窗;在应天书院掌教时,更是广开大门,延聘名师,使贫寒士子亦能亲沐圣贤教诲。范公本人“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教诲,如春风化雨,浸润了一代代年轻心灵。朱熹后来赞其为“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这“气”中,岂不饱含着泽被后学的无尽仁爱?他捐尽俸禄购置“义田”千亩以济宗族,自己病逝时竟连棺木亦须友人赙赠——其“后乐”境界,已将全部生命化为他人安乐之阶。

范仲淹一生,其精神始终如明灯照亮世道人心。朱熹誉其为“天地间气”,这气实为一种卓绝人格:将忧患意识化为担当的脊梁,将革新锐气化为济世的利剑,将仁爱之心化为永泽后世的教育甘泉。他那“先忧后乐”的宣言,早已超越时空,成为永恒的精神坐标。

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范公那立于万仞壁立之间的身影,以“忧乐”为尺,度量着个体生命所能抵达的至高境界——那是一种以天下悲欢为己任的深沉情怀。

编辑: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相关报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界面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