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新闻频道>烟台要闻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文化自信 凝聚新时代奋进力量

2025-02-24 09:32:20

来源:水母网   王爱智



2025年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在观众5年的热切期盼中终于再度回归。日前,《哪吒2》票房已经超过100亿元,并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彰显了中国动画电影在全球影坛的崛起,成为当下热门的现象级话题。《哪吒2》爆火的背后,是中国文化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缩影,是新时代国人坚定文化自信的强有力证明。

2012年,习近平担任党的十八大报告起草组组长,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写入“文化自信”,随后更是在党的十九大上将其写入党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近年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从文博考古到诗词戏曲,从汉服非遗到节日节气……如今的中华大地,中式浪漫、中式美学持续升温,处处彰显着我们中国人文化自信的精气神儿。

何以文化自信

进入新时代,文化自信正日益镌刻于我们民族的血脉基因中,而我们自信的底气和根源,则根植于悠久的传统文化,内生于厚重的红色基因,又镌刻于我们壮阔的实践征程中。

首先,文化自信根植于悠久的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身为中国人,我们自有九州山河哺育,自有典籍辞章滋养。我们中华民族,在锄禾采桑的国风谷雨里,在家国兴亡的烽火狼烟里,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能够让远者服,近者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其次,文化自信内生于厚重的红色基因。我们的中华文化之所以坚韧勇毅,除了因为历经了长达5000多年文明长河的洗练,更有着用无数革命先烈鲜血染红的精神底色。红色,象征着希望、热烈、勇敢和奋斗,红色文化同样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正是因为有了在战火中淬炼出来的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红色精神谱系的引领,才熔铸出如今我们中华文化最坚韧的精神坐标。

再次,文化自信镌刻于壮阔的实践征程。在迈向现代化的实践征程中,我们取得的一个又一个巨大成就,不断积淀着我们文化自信的实践底气。例如我们国家欣欣向荣的体育事业,就是共和国复兴史册里的一个光辉篇章。从1932年刘长春“一个人的奥运”,到如今巴黎奥运会我们派出了405名运动员;从1984年许海峰拿到第一枚奥运金牌,到今天我们的金牌历史总数突破300枚。今天,中国看金牌的目光更加从容,看世界的目光更加自信。

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首先,不忘本来,抵制历史和文化虚无主义。2018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蓬莱视察时曾作出指示:“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此后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不同场合多次作出指示。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要如此强调历史?正所谓欲灭其国,先灭其史。当前,国内外有太多人妄图借着历史虚无主义让我们沦为精神和文化上的无根浮萍。所以今天要讲文化自信,首先要摒弃和杜绝的正是历史和文化虚无主义。历史文化中积累和沉淀的,是我们走向未来的智慧和力量。正如钱穆先生所说,身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历史文化充满温情与敬意。

其次,守正创新,推动文化“两创”。《哪吒2》让人们在欢笑与热泪齐飞中,看到了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绽放出的强大时代之光,也再次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可被激活、再造的超级“文化IP”。文化传承不是把古董锁进保险柜,而是给老树嫁接新枝。我们今天需要做的正是不断创造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注重现代科技手段尤其是数字化技术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积极打造像《哪吒2》这样既有故事性又有体验感、既体现时代特色又彰显民族情怀的现代文化品牌,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推陈出新。

再次,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刻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克服的正是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水土不服现象。文化本身做的就是通心的工程,我们今天讲文化自信就是要用文化来打动、打通人心。要着力找到国际社会的情感共鸣点,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在人心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用柔性方式塑造可感可知的中国形象,讲述有情感、有温度的中国故事。

最后,昂扬向上,涵养理性平和的国民心态。不卑不亢又有礼有节,激情澎湃又有理有据。不是一会儿高喊着“厉害了,我的国,中国最牛,中国最棒”,一会儿又认为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那就是中国和所谓的“外国”,动辄就要拿我们和“外国”比,只要有一时或有一样比不上,就认为我们的国家一无是处。理性平和不是这样的,应该是既不在自己的国家发展暂遇困境时妄自菲薄,也不在功勋卓著时盲目自大。我们应该展示出一个现代社会、现代公民该有的文明素养和精神风貌。这才是一个大国国民该有的样子,也是我们今天需要的文化自信该有的样子。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坚定文化自信,凝聚起新时代新征程的奋进力量,挺起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脊梁,如果每个人都能清醒自觉、从容自信,那么未来的中国,必是可爱、可信、可敬的中国,是国强、民富、文盛的中国。

(作者单位:中共烟台市蓬莱区委党校)

编辑:王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相关报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界面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