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新闻频道>烟台社会
小编说新闻|烟台“渔灯节”仪式感拉满 祈盼风调雨顺鱼虾满仓

2025-02-11 10:49:12

来源:水母网   王雪



农历正月十三,是传统民俗中“祭海”的大日子,烟台一年一度的“渔灯节”也如期而至。

渔灯节,山东省烟台市地方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一节日承载着渔民们对大海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它从传统的元宵节中分化而来,历经500多年的风雨洗礼,依然熠熠生辉,是海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瑰宝。烟台的渔灯节有多热闹,渔灯又是什么呢?接下来让小编带你走进热闹非凡的盛典现场。

欢快的锣鼓表演(范祖康 摄)

瑞兽狮子表演震撼人心(范祖康 摄)

芝罘岛东口渔家欢腾

2月10日上午8时,随着锣鼓的敲响,东口“渔灯节”拉开了帷幕。东口抱港渔市码头人潮如织、热闹非凡。走在队伍前头的是花车,后面跟着舞龙、秧歌、锣鼓等表演队伍,所到之处锣鼓喧天,气氛热烈。热闹红火的氛围迅速弥漫在整条街道,精美的渔灯巡游,如同一场古今穿越之旅,成功圈粉众多市民游客。渔灯璀璨,彩旗飘扬,欢快的锣鼓响彻整个海岸……

肖水莲 摄

烟台黄渤海新区渔灯节现场“海味浓”

同一时间烟台黄渤海新区大季家街道办事处山后初家村渔港上张灯结彩,人潮涌动。上午9时30分,随着震天的锣鼓声划破长空,黄渤海新区第33届渔灯节正式拉开帷幕。渔民们以花车巡游、扭秧歌、祭海、送渔灯等形式欢庆节日,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渔业丰收。现场众多群众共享文化盛宴。 

“就一个字,美!”在渔灯节活动现场,张女士带着孩子沉浸在节日的热烈氛围中,“节目美,非遗作品美,秧歌美,渔灯节的仪式美,咱心里更美!”在她看来,渔灯节就是老百姓最接地气的节日,美不仅展现在眼前,更发自大家的心里面。

庞磊 摄

千年前盛景重现海阳

海阳连理岛的爱神广场上,也是人头攒动,彩旗猎猎,象征风调雨顺、鱼获满仓的海阳大饽饽、装满五谷的簸箕早已整齐摆放。10时15分,伴随号手连续吹响的九声号响,祈福仪式正式拉开序幕。由20余人组成的仪仗队缓慢来到舞台正中央,在主祭人朗诵完祭文后,主家陆续到位上香祈福,祈求渔民出海平安、满载而归,百姓福运绵长。

“祭海仪式举办得既庄严肃穆、磅礴大气又充满着古朴典雅的气息,仿若身临其境,真切感受到了渔民们对大海的虔诚与敬畏和对生活的追求与渴望。”市民李猛表示。据了解,海阳的祭海风俗约起源于明朝,经过数百年传承,于2008年被列入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寒风凛冽难掩新春热闹,锣鼓喧天更添喜庆欢腾。烟台非遗文化在正月里焕发勃勃生机,在仙境中肆意流淌…在此小编希望我们的家乡在新的一年里一帆风顺、风调雨顺、丰产丰收、鱼虾满舱!

小知识

传统渔灯

渔灯节现场摆放的用萝卜制作的传统渔灯(来源网络)

传统渔灯用胡萝卜和绿萝卜做成,分别代表着金灯、银灯。把萝卜切成10厘米左右的长段,中间挖空,把蜡烛融化后倒进萝卜里,用棉花做成灯芯。在渔灯节这天,把渔灯摆在船头,寓意照亮引路,佑护人船平安归来。

编辑:王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相关报道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