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7 09:41:00
来源:水母网
海洋,对烟台这座城市有着特殊的意义。
向海而生、因港而兴的烟台,拥有1000多公里海岸线。这里始终激荡着烟台奋勇争先、向海图强的奋进之声,成为解读这座万亿之城蝶变跨越、一路向前的恢宏注脚。
五年,对烟台港这座百年港口而言,也有着特殊的深意。
2019年,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大幕正式拉开,这场涉及山东七市沿海港口的大整合,为山东海洋强省建设提供了强大引擎,也为烟台经略海洋打开了全新发展空间:
五年间,烟台GDP跃上万亿台阶,出台建设现代海洋强市实施意见,发布港产城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深耕海洋的“蓝色之城”建设步履铿锵;
五年间,跃上山东港口一体化发展的广阔平台,百年烟台港涅槃重生,进入全面突破发展的新阶段。2023年,烟台港口货物吞吐量首次跻身全球沿海港口前十,迈入世界一流港口赛道。
在各地逐鹿海洋、竞相发展的大潮中,这无疑是一条值得我们深入探寻的嬗变崛起路径。7月3日,“千里海岸线 跃上新征程”采访团踏访山东港口烟台港,寻访这里的磅礴奋进势能和强劲发展脉动,见证其锐意改革后轻装上阵、争创一流、积厚成势,锚定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目标,再踏星辰大海的远征!
跃上能级新方位
百年港口的“蓝色抉择”
上午10点50分,采访车沿着绿意盎然的山港大道驶入西港区1号门时,采访组惊讶于眼前显得过于“静谧”的生产场景:空旷的堆场上,看不到作业工人的身影。除了机器的轰鸣声、皮带的运转声,唯有整洁有序的物料伫立,守望着不远处的大海。
走进矿石公司智控中心,我们这才找到了答案:正中间的大屏幕上,“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正实时显示着码头上各设备的运行状态。轻点鼠标,切换至“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大屏上呈现出五个小画面,皮带机周围及船舱内部的运作情况,立即呈现眼前。
立足铁矿石、铝土矿、煤炭三大主流货种,烟台港自主创新,强力攻关,于2021年12月成功发布“全系统、全流程、全自动”全球首创干散货码头控制技术。“接下来,我们将着手于流动机械无人驾驶系统的研发,让在港的流动机械逐步实现自动化。”烟台港资深专家于新国说。
码头之上,是自动运行的作业设备;码头地下,还有一条东起烟台港西港区,西至东营、淄博等地的平行于海岸线的地下“巨龙”,向西部腹地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血液”。
作为全国唯一码头、罐区、管道一体化运营的港口,烟台港是全国第一个实现船岸自动对接的原油码头、第一条由港口建设直达炼厂的公共原油管道、第一条具备加热保温功能的港口管道,管道年疏港能力超6000万吨,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原油混调配输基地。
“管道公司开创了一体化‘门到门’原油储运体系的先河,通过管道将原油输送到东营炼厂内,每小时的输量能达到4800吨,相比公路运输,这一小时的输量相当于150辆车一天的工作量。”烟台港管道公司副总经理梁风旗告诉记者。
铝土矿和原油是烟台港的传统支柱货源,被视为港口吞吐量的压舱石。目前,烟台港铝土矿年吞吐量已超过1.2亿吨,稳居世界铝土矿进口第一港;原油则发展成为中国北方重要原油进口转运基地,液化油品吞吐量较2019年增长了81.9%。
“能级跃升”。山东港口烟台港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国田这样描述五年来烟台港生产经营实现的历史性跨越。
此言非虚。2022年,烟台港货物吞吐量突破4亿吨,三年时间实现一个亿吨跨越,比上一个亿吨跨越用时缩短了4年。2023年,货物吞吐量首次跻身全球沿海港口前十,经营利润是2019年的近6倍。今年上半年,吞吐量、利润总额和经营利润等主要指标同样顺利实现“双过半”。
经略海洋的国家战略,叠加山东省港口一体化发展之大势,积聚起烟台港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发展势能”。这是当时烟台港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而要想把“高势能”转化为“强动能”,则必须迎难而上,用改革“冲击钻”重塑发展新路径。
由此,一场直面问题、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于2020年7月15日在烟台港全面铺开:
按照山东港口党委精准把脉开出的“改革处方”,系统谋划“管理体制改革+生产经营体制改革+团队作风能力提升+实现突破发展”改革思路,大刀阔斧实施“一五八六”改革工程,各类资源效能大幅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翻番增长。随后,启动“大培训、大比赛、强能力、强作风”系列活动,擂响推进“三基”建设战鼓,以“全面改革”续动力、增活力、提效能,以“结构调整”拓空间、挖潜力、创业绩,以“两大两强”激发队伍活力和发展动能……
正是得益于持续改革的“落地生根”,烟台港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迈入“全面突破发展”的新阶段。
从经济规律看,能级跃升会带来巨大发展势能,增强重大机遇的把握能力和重大任务的担纲能力。今年4月28日,山东港口党委班子来烟台港调研, 提出烟台港要牢牢锁定“五个一流”,强化“五种意识”,勇当山东港口“三大建设”的排头兵。要锁定一流站位,将自身发展放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坐标轴中审视、谋划和推进,锻造长远、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这,是山东港口赋予烟台港的全新发展使命。
向大海要未来,要港口要未来!这是“海上烟台”的蓝色抉择,也承载着山东港口烟台港的深邃思索和远大使命。
打造“王牌”新赛道
增强韧性的“新引擎”
港口,是烟台的最大资源,也是核心竞争力所在。新征程上,港口释放出的澎湃动能,让这座万亿之城的海岸线上,格外“热辣滚烫”。
3日上午,薄雾氤氲,烟波浩渺。烟台港商品车码头上,65万平方米的专业化堆场内停满了即将发运的商品车。站上三楼观景台远眺,紧邻堆场的泊位上,依次停靠着四艘大型货船。
“中间这艘‘长兴隆’号是从广州南沙港驶来的内贸船,运载的广汽丰田、本田、传祺、一汽大众等品牌的商品车将在烟台港分拨,运往省内的4S店。”烟台港滚装物流公司副总经理杨文杰向记者介绍说。薄雾散去,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三艘从韩国驶来的外贸船也在紧张作业,运载的商品车也将在此进行二次分拨,发往海外。
“我们已经拥有5个商品车专用泊位和2条铁路专用线,11条外贸、5条内贸滚装航线,2023年烟台港全模式作业量突破70万辆,五年翻了一番!”在港上工作了29年的杨文杰,谈起商品车码头一脸骄傲。
距离商品车码头不足十分钟车程的联合通用公司42号泊位上,工人们正借助吊车,将一件重达120吨的超大件钢结构放入停靠在岸边的“海王之星”号船舱内。不久后,这艘满载2.2万吨工程建材和机械车辆的货轮,将起航驶向印尼,助推烟台港东南亚件杂货航线年度发运量提前突破120万吨大关。
在烟台港联合通用公司副总经理成治鹏的勾勒中,件杂货品牌业务的蓝图逐步清晰:依托“中非双向物流黄金大通道”“中国-印尼”等航线优势,烟台港件杂货实现一年一个百万级跨越,发运量跃升全国港口第一方阵,助力“中国制造”出海。
走到大海边,雾气开始散去,海岸线上传来吆喝声、汽笛声、车辆声与蝉鸣声混合成的曲子,嘈杂,粗犷,却透着刚韧和力量。这股子韧劲来自烟台港特色业务全面起势带来的高成长力和广阔前景。
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当有一流业务支撑。港口竞争的激烈现实,让烟台港清醒地意识到,全球贸易结构的变化,对港口业务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作为“后起之秀”,更是不进则退,必须建立起自己的王牌业务阵营,方能占据主动。
“我们按照山东港口‘统筹发展、协同发展、特色发展’的发展思路,优化调整经营结构,建立支柱、支撑、品牌三大货源体系,蹚出了一条‘错位协同、特色发展、弯道超越、争创一流’的发展道路。”刘国田说。
品牌货源,就是抢抓“新三样”、高端装备发展等市场机遇,全力打造商品车、件杂货、中非双向物流黄金大通道、矿产品混配、LNG五大特色业务,使其成为冲刺世界一流港口的“新引擎”。
让我们把目光再次投射到广袤的大海上。如今的烟台港,已成为全国首个集成滚装、吊装、集装箱、框架箱全运输模式的港口,商品车第三大外贸出口港地位持续稳固,国际中转量居全国首位;牵头发起全国首个多式联运发展联盟,件杂货航线增至23条,跃升全国港口第一方队;中非双向物流黄金大通道联通非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稳居中国对非贸易第一港;原油混兑、铜精矿混配、铁矿混配转口业务量全国港口第一,全球矿产品保税混配中心建设步入“快车道”;LNG罐箱业务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LNG罐箱船运输量全国第一。
可以说,除去铝土矿、液化油品和客滚业务三大传统型支柱货源, 特色发展让烟台港有了牵动一域发展的底气和“杀手锏”,正奋力在新赶考路上交出高分答卷。
1+1>2
双向奔赴的“赋能”逻辑
迈入万亿城市行列,期冀登高攀强的烟台,对产业项目的渴求尤为迫切。港口,无疑成为重大项目集聚的主战场之一。
采访团下午3点抵达蓬莱港区7#泊位时,两台巨大的门机正将一个长70多米的风电叶片从船上卸到码头上。
“装卸70多米的风电叶片对我们来说是‘小菜一碟’。”烟台港蓬莱港公司高级营销经理曲善魏风趣地说,“从90米到113米再到126米,蓬莱港不断刷新着最长风叶吊装纪录。”目前,公司已自主完成3层15片风叶吊装,创山东口岸最大套数内贸风叶出运纪录。
不断刷新的纪录背后,是中国(蓬莱)海上风电国际母港日益完备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体系。园区先后获得山东海上风电特色产业集群、烟台清洁能源海上风电专业园区等称号,成为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重要一环。
在龙口港区液体散货泊位区南端的中石化龙口LNG项目施工现场,也是同样的火热场景。
“目前,项目接收站工程、码头工程、电厂温排水取水工程已分别完成施工形象进度84%、36%、50%,预计明年实现投产。” 烟台港龙口港公司总经理助理谢新鹏告诉记者,中石化龙口LNG项目一期建设规模650万吨/年,包括1座26.6万立方米的LNG泊位改造、4座22万立方米的LNG储罐建设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一期投产后,将形成70亿立方米/年的供应能力,可以持续稳定地为山东、环渤海乃至华北地区提供天然气供应。
时间,再回退到今年2月22日。山东港口2024年世界级港口群建设(烟台)建成项目投产暨新项目开工仪式在烟台港芝罘湾港区举行。总投资56.49亿元的12个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约506亿元的20个新项目宣布开工,配套烟台市港航金融业发展的山东港信期货有限公司烟台分公司同步揭牌成立。
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事实上,山东港口成立五年间,这样高规格、大体量的项目集中开工,每年都会举办一次,为烟台基础设施建设、综合物流链建设、老港区转型升级等注入新动力。
放眼世界港口发展趋势,强调“港口成为供应链、物流链的整合者和资源调度总站”的第四代港口转型快马加鞭。
秉承“链式思维”,烟台港紧紧围绕山东港口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战略决断,放大“港口+物流+金融+贸易+航运”全供应链服务优势,港口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与物流集团联合营销,年新增吞吐量达千万吨级;与贸易集团拓展服务,年新增吞吐量达百万吨级;与投控集团合作为客户融资9.6亿元,办理电子仓单融资11.6亿元……
这的确是一场双向赋能的奔赴之旅:
看顶层设计,烟台接连出台系列文件为港口赋能,市级层面更是“顶格”协调,将港口视为城市发展“金牌合伙人”。作为烟台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运营主体,烟台港以港口带动物流、经贸、产业发展,持续推进港区、城区、园区“三区互融”跃上新台阶。五年向烟台市纳税38.9亿元,贡献外贸进出口额1600亿元。
看项目建设,五年来,烟台港累计建设项目535个,建成30万吨级原油码头二期、烟淄原油管道干线延伸、原油管道复线、裕龙原油管道等一批重点工程。目前,山东港口国际交流中心和烟台港综合调度指挥中心项目将陆续投用;300万立方米、102万立方米原油罐区、两个LNG接收站、烟台港广场供应链服务中心等重点项目正全速推进。
看供应链建设,五年间,港口业务的朋友圈、业务层持续扩容,新增客户、船货代等940家,是2019的近4倍。烟台港航服务业,正焕发全新活力。
向海,是未来!在山东经略海洋、打造构建世界级港口群的方略中,海上烟台责无旁贷,当仁不让。站上新起点的山东港口烟台港,也必将在改革创新、永争一流中实现更大突破,为山东港口“双一流”建设、打造世界级港口群,为烟台2035年跃升成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作出更大贡献!YMG全媒体记者 高伟 郭晶 童佳怡 衣玉林 通讯员 张磊
编辑: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