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新闻频道>烟台教卫
文化中国行|辛簋:西周冶炼技术很高

2024-06-18 09:42:51

来源:水母网  



簋,古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

在龙口市博物馆内,藏有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名为辛簋。这是1983年4月龙口市中村镇海云寺徐家村果林队负责人仲跻会带领人员在果园内挖葡萄沟时挖出的。后经山东省文物鉴定专家组台立业、关天相等先生鉴定,将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件青铜器通高12.8厘米,侈口,口径20厘米,束领,重量2750克,鼓腹,双兽耳有珥,喇叭形圈足,腹上部饰有兽面纹,腹内底部铸有51字铭文。因全文出现4个辛字,故取名“辛簋”。

铭文全文为:唯王十又一月王在□王子至于币辛□□□□□叔啓敢辛□作用休辛□首伯□淑竽□金辛朋□□□盂宫易子子孙贝宝口。由于辛簋年代久远,文字又不规范,曾请教很多专家、学者,释读全部铭文很难。但从铭文上看,虽寥寥51字,却记载了一段完整的历史故事:某年的11月,周穆王到了福山的古现,一个叫辛稽的人,前去古现晋见周王,周王视他资历太浅,不予接见,但周王子接见了他,而且以礼相待,还赐给他金(青铜)、贝之类的物品,作为纪念。辛稽为记载这件事,用王子赐的“金”做了这件铜簋,让子子孙孙作为珍宝传下去。文中出现“王子”二字,这在我国青铜器铭文中尚属罕见。

细看这件辛簋,其制作精美,造型独特,纹饰别具一格。根据其形制、纹饰及铭文的特点,专家认为,辛簋为西周时期遗物,应为墓葬随葬品,墓主人至少为士大夫级别。但由于该墓葬早年被盗掘过,加上土地整改,仅遗留下辛簋和铜鬲两件青铜器。目前辛簋已成为龙口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的发现充分证实龙口地区历史悠久,文明古老,同时也说明这里的冶炼技术在西周时期已相当发达。 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摄影报道


编辑: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相关报道
关于水母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 版权声明 | 平台公约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侵权假冒举报:0535-123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5-6631312举报邮箱(未成年人的举报平台):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疫情防控有害信息专项举报入口:jubao@shm.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专区暴恐举报网暴举报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