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9 10:03:47
来源:水母网
民间自古流传谚语:“清明田、谷雨豆”“谷雨前后,种瓜种豆”“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等。春耕完毕,水稻正是幼穗期。豆类播种结束时,农人盼望多降雨,故称为“谷雨”。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谷雨时节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
为什么谷雨节气会被称为谷雨?据古籍《淮南子·本经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传说,在四千多年前,轩辕黄帝需要一位才能出众的史官,仓颉便走马上任了。他以结绳记事,把各项事务记录得十分清楚,颇受黄帝赏识。但后来社会进步了,结绳记事渐渐地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了,仓颉十分发愁。有一次,他恰好跟着一个猎人外出狩猎。猎人指着地上的各种野兽的踪迹向仓颉讲解,如何据此判断野兽的去向。受到启发的仓颉依类象形,终于创造出文字。当时天下正遭受灾荒,仓颉造字感动了上天,就下了一场特殊的“雨”,落下数不清的谷米粮食,后人就把这一天叫做“谷雨”。
仓颉去世后,被人们安葬在他的家乡。每逢谷雨,当地会举行拜仓颉的庙会以示纪念。会期长达十天,既有隆重庄严的祭祀仪式,也有扭秧歌、耍灶火等表演,热闹非凡。
谷雨时节,在一些地方,人们还将谷雨时的河水称为“桃花水”,认为如果用这个时候的河水洗浴,可以起到消灾避祸的作用。
古时还有“走谷雨”的风俗。此时,青年妇女要么走村串亲,要么干脆到郊外闲庭信步走一圈。在民俗专家看来,这个习俗是希望大家能够多亲近自然,拥有健康的身体。 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编辑: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