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新闻频道>烟台教卫
七月七的巧果

2023-08-21 09:43:33

来源:   盖少艳



农历七月七,又称七夕节,起源于“牛郎织女”美丽的爱情传说,有诗句为证:“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于孩童而言,苍穹中那条神秘的银河上架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他们并不“感冒”,而那一串串被称为“巧果”的面食却是难以割舍的最爱。

七夕节那天,巧手的母亲大清早就用温水和面,放入酵母,打几个鸡蛋,挖几勺白糖,加入芝麻、花生油,揉搓成一个光滑的大面团。等面团发好了,放在面板上用卡子卡巧果。或是在发面时,加入一些颜色,做出来的巧果五颜六色。我帮母亲揉面、切面、搓面团,母亲先将卡子撒上少许面粉,再把面团放入卡子中压实,借着手腕的巧劲儿轻轻一敲,一个个造型美观、寓意美好的巧果就卡好了。卡子是用木头刻的,图案有活灵活现的鱼儿、翠绿的宝葫芦、可爱乖巧的小兔子、红火的大石榴、清雅脱俗的莲子、小巧精致的小篓、活泼可爱的猴子、粉粉嫩嫩的小桃、饱满的元宝、红彤彤的苹果等。

在大锅里烙巧果讲究火候,火太旺容易糊,火太轻不容易熟。拿一把麦秸草在锅底散开,锅底均匀受热,锅里倒上油,然后把形状各异的巧果放入锅里。过一会儿,将其反过来烙,反复几次,等巧果正反两面烙成焦黄色就可以出锅了。刚出锅的巧果带着面粉的香甜和焦香,咬一口回味无穷。我常常趁母亲不注意悄悄拿起一个,咬一口被烫了舌头,看着我呲牙咧嘴的样子,母亲笑了,叮嘱我等凉了再吃。

烙好的巧果放在竹帘上晾着,凉透了,用红线串起来。母亲坐在饭桌前,将巧果串了三串,我、大姐、小妹各一串。我们把串好的巧果挂在脖子上,兴高采烈地跑到大街上,和小伙伴们比着巧果的形状和图案,讨论着谁的巧果最好看,相互交换着吃巧果。剩余的巧果则被我们挂在墙上,天天看,直到巧果变硬了才舍得吃。小时候过七夕最盼的就是巧果,吃着香甜软糯的巧果,祈祷自己能变成聪慧的女子,心灵手巧。

老家的七夕午饭,还要熬一大锅七夕巧芽汤。里面有白面、肉丁、绿豆芽等,孩子们喝了七夕巧芽汤,据说会“慧根发芽”,脑子聪慧,越长越强壮。为了变聪慧,我常常多喝半碗巧芽汤,喝得肚儿圆溜溜的。

七夕晚上,大人们收拾利索,会在院子里放一张桌子,上面摆满了各种图案的巧果和一些水果。家人们坐着马扎儿,摇着蒲扇,品尝着巧果,大人们讲着“牛郎织女”美丽的传说。柔柔的夜色中,我仿佛看到了久别重逢的牛郎织女在鹊桥相见,诉说着一年的相思之苦……

编辑:王惠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相关报道
关于水母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 版权声明 | 平台公约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侵权假冒举报:0535-123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5-6631312举报邮箱(未成年人的举报平台):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疫情防控有害信息专项举报入口:jubao@shm.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专区暴恐举报网暴举报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