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新闻频道>烟台要闻
到2025年 烟台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20万户

2023-05-24 08:42:07

来源:水母网   YMG全媒体记者 高少帅



image.png

23日,在烟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暨“三年行动方案”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我市正式发布《烟台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到2025年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发展到120万户,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60%以上。在金融政策扶持方面,将将推动银行机构开展首贷培植、银税互动、无还本续贷等业务,持续提升续贷、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占比,稳步增加首贷户数,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2500家

发布会上,市工信局局长林阳介绍了《方案》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培强做优市场主体、链式集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助力民营企业拓展市场、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实施金融赋能行动等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7项重点任务。

在培强做优市场主体方面,我市将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和其他自愿转型为企业的个体工商户按照相关规定转型升级为企业。到2025年,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20万户。进一步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入库企业达到3500家,推动20家科技型企业成长为科技型领军企业。全市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到800家左右;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110家以上,瞪羚企业达到260家以上,独角兽企业力争达到9家。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3000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超过2500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超过1000家。

下一步,用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将是推动中小企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到2025年,基本建立与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工业互联网体系,全市上云企业达到4万家,工业设备上云数量达到100万台(套)。并将开展数字专员进企业活动,遴选100家企业开展“顾问+雇员”式数字化诊断服务,量身定制提升方案。启动实施“百企千线”试点示范行动,引导企业积极实施装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产链上云。完善智能制造系统供应商培育库,构建“市级—省级—国家级”智能工厂梯次培育体系,每年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场景20个以上。

将对中小企业开展无还本续贷业务

创新,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此次出台的方案,对中小企业创新给与明确扶持。

今后,我市将培育和打造一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载体,完善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现有载体提档升级,提升专业化、集成化服务能力,实现对创新创业的精准支持。到2025年,全市省级以上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分别达到30个。加强对中小企业原始创新、研发成果中试熟化等方面的支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打造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

金融赋能,将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今后,我市将推动银行机构深入落实各项金融信贷政策,积极开展首贷培植、银税互动、无还本续贷等业务,推动普惠小微贷款实现“增量、扩面、降价”目标,持续提升续贷、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占比,稳步增加首贷户数。认真落实好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利用好财政、金融等支持措施不断提升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水平。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扩大企业债、公司债、银行间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规模。推动符合条件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与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链接,开展线上应收账款融资;与上海票据交易所供应链票据平台链接,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电子商业汇票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依据政府采购合同向中标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提供无抵押担保融资服务。

“培训计划”为民营企业家蓄智聚力

在保障措施方面,方案予以明确要求,将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抓好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有关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统筹推进全市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任务落实,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塑强民营经济人才队伍,将民营企业家培训纳入全市企业家培训计划,围绕企业倍增计划、重点产业集聚培育、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梯次培育等重点工作,开展多层次、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提高民营企业家队伍素质。市县两级每年培训企业家2000人次以上。

强化要素保障。积极推行弹性供地方式,鼓励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等弹性供应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积极开展新型产业用地(M0)试点工作,不断完善创新举措,待条件成熟时适时推广新型产业用地(M0)政策。在符合规划前提下,经批准利用现有房屋和土地兴办文化创意、科技研发、健康养老、工业旅游、众创空间、生产性服务业、“互联网+”等新业态的,可实行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为期5年的过渡期政策。

YMG全媒体记者 高少帅

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相关报道
关于水母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 版权声明 | 平台公约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侵权假冒举报:0535-123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5-6631312举报邮箱(未成年人的举报平台):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疫情防控有害信息专项举报入口:jubao@shm.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专区暴恐举报网暴举报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