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8 17:22:44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任宇波
现代化,一个让人心生向往的美好词汇;实现现代化,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孜孜追求。
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走过百年辉煌历程,经过不懈奋斗探索,中国共产党给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全新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时郑重宣告:“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从总书记的铿锵话语,我们可以深刻体认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说是中国的,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成功开创出来的,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说是世界的,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又是“开源代码”,对于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而言,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选择,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完全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全面系统阐释。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五个方面重要特色,反映了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规律;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九个方面本质要求,指明了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五个坚持重大原则,既是方向指引,又是重要遵循,必将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更好地推向前进。
这一重要阐述,清楚不过地告诉我们,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样子,该如何实现。深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核机理,它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它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实际,有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有雄厚坚实的物质支撑,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丰富实践。
看今天的山东鄄城,鱼骨村村民已跨过黄河浮桥,告别黄河滩里的“穷窝窝”,搬到幸福河畔的“美家园”。摆脱贫困,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的誓言,就书写在山东60万滩区迁建群众的生活巨变里;步入现代化,同样不能落下一个人——这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价值指向。
刚刚斩获文华大奖的民族歌剧《沂蒙山》,自首演至今,已演出200余场,网络播放量超过6000万,让有着特殊时代烙印的情感跨越时空,再度激起新一代年轻人心中的涟漪。人们追求岁物丰成,更渴望精神富足,这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
淄博原山林场的孙建博,自上任以来就“约法三章”:一棵树不能砍,一块石头不能搬,一寸林地不能占。最终将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又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当全国各地的学习者接踵而至,他才说出了那句铿锵之词:不砍一棵树,照样能致富。今天的原山,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例证。
从山东来看,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展开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实践,一个个生动详实的现代化探索案例与样本,无不折射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机活力与美好光辉。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对“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作出这样阐释:“前一段时间我们聚焦小康,解决了绝对贫困。现在聚焦在‘两步走’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致力于进一步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每一个地方都可以、也应该结合自身优势禀赋、资源条件,展开创造性探索和实践。
从山东来讲,任务是明确的,路径是清晰的。那就是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深入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努力在全面创新、协调发展、生态保护、对外开放、共同富裕、文化“两创”、安全和谐上打头阵作示范,不断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王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