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新闻频道>烟台教卫
金沟寨、海军学堂、东炮台……冰心笔下的烟台,如今这般模样

2020-04-28 10:31:24

来源:水母网   记者 刘晋



冰心纪念馆门前的冰心铜像。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摄

东炮台上修复后的“克虏伯”大炮。YMG全媒体记者 唐克 摄

坐落在海军航空大学校内的烟台海军学堂旧址。李德军 摄

冰心晚年照片(资料片)。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摄

这是一场时光之旅,在神奇的北纬37°的烟台,诞生过无数优秀作品。或脍炙人口,或美妙绝伦,或荡气回肠。

这是一场发现之旅,在作品创作背景和当下现实,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一场邂逅之旅,在“旅途”中,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烟台,也会在路上,发现一个全新的、不同意境的作品。

好的作品,如同天上星辰,照耀着今人追寻他们的旅程。水母网今起开设大型栏目“跟着作品游烟台”,推出一系列独家报道,请跟随YMG全媒体记者的脚步,来一场特别的“游走”,在那些作品发生过的烟台,和烟台的人文历史相遇,和烟台的文明相遇,和烟台的美好相遇。

文/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栏目策划/李德强

“一提起烟台,我的回忆和感想就从四方八面涌来……”冰心老人的散文《忆烟台》是冰心老人对童年故乡的美好回忆,也是一代代烟台人的美好回忆。

作为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冰心先生以清丽的文笔、隽永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外读者。

她的笔下,多次提到烟台。1903年,她的家就在这里。在烟台的八年时间,给她留下最美丽的童年回忆,烟台山下、东炮台、金沟寨等许多地方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时光匆匆,转眼已过百年。如今,老人笔下的烟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老人泉下有知,看到这些变迁,定会倍感欣慰。

本期《跟着作品游烟台》,请您跟随YMG全媒体记者“走”进《忆烟台》,看看先生笔中的烟台,与如今的烟台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烟台:从“荒凉寂寞”到“仙境海岸”

我童年时代的烟台,七十年前荒凉寂寞的烟台,已经从现代人们的眼中消逝了。今日的烟台是渤海东岸的一个四通八达的大港口,它朝气蓬勃、容光焕发地正忙着迎送五洲四海的客人。它不会记得七十年前有个孤独的孩子,在它的一角海滩上,徘徊踯躅,度过了潮涨潮落的八个年头。            ——冰心

烟台的母亲山——烟台山上,坐落着一座冰心纪念馆。我们的第一站就是这里。

在纪念馆的门前,一尊冰心老人的坐姿铜像安放在花丛中。

慈祥的面容、和蔼的眼神,仿佛老人一直在注视着烟台。“我喜欢玫瑰花,因为她有坚硬的刺,浓艳淡香,都掩不住她独特的风骨。”老人生前非常喜欢花,尤爱玫瑰,所以,烟台人将老人的铜像置身于花丛之中。

老人眼中那个“七十年前荒凉寂寞的烟台”如今已成“仙境海岸 鲜美烟台”。“仙境海岸 鲜美烟台”浓缩了烟台独有的区位条件、产业优势、历史文化、人文风情、生态环境等城市特征,体现出“仙”道胜景、水果“鲜”美、海“鲜”生香、空气新“鲜”、“仙”缘境成等内涵。

如今的烟台,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三个核心区之一,拥有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等众多荣誉称号。

汽车年产量超过六十万台,是中国最大的单车生产基地;烟台制造的蓝鲸号在南海开采可燃冰,创造世界纪录;全球手机几乎全部用烟台生产的金丝加以焊接;中国每五瓶葡萄酒中,就有一瓶产自烟台——这里是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城”;烟台的聚氨酯产量位居世界前三,体制机制的革故创新,使烟台万华生机勃发、傲立潮头;载人航天工程、高铁、核电、商用大飞机等重大项目中,处处都有烟台制造的身影。

金沟寨:从小小村落到长生社区

这时我还注意到从山上卡子门到东山海校的路上,这一片土地,是属于金钩(冰心原文字)寨的。   ——冰心

在《海恋》中,冰心先生也这样写道,“在沙滩与我之间,有一簇依山上下高低不齐的农舍,亲热地偎倚成一个小小的村落。”这个“小小的村落”,就是金沟寨。

“寨子早就没有了。现在有的只是金沟寨北街、南街和中街等街道名称。”资深媒体人、《烟台老街故事》系列作品作者尹浩洋告诉记者,“金沟寨的名称出现很早,明洪武年间这里就有隶属于奇山防御千户所的狼烟墩台和寨子。因为这里的山沟曾经有过淘金的历史,所以山寨得名金沟寨。”

清光绪年间的1903年,金沟寨的现代街道开始出现了,这年烟台海军学堂在金沟寨这里成立。“金沟寨这个村落,一定还在山陬海隅安息着。这个我所熟悉的、一想起就感到亲切的、百十来幢偎倚着的村舍,里面生活着、劳动着我的淳朴勇敢的乡亲。”冰心先生说。

“先生的父亲谢褒璋亲自参与了筹办并出面担任了烟台海军学堂第一任校长。”尹浩洋说,此后,金沟寨村庄中的几条砂土街道都开始热闹起来了。北街的原海军练营和南街的嵩武营都陆续成了新学堂了。教师学生们、教师眷属们、视察的官员们每天都热热闹闹地在这里走过。

1987年,金沟寨的建制彻底消失了,“长生社区成了它的新名字,除了街道的名字依然保留在人们的视线中和语言上。”他说,“金”、“沟”、“寨”都已经没有了……1993年,冰心吃到了金沟寨乡亲专程带去的金沟寨种植的茄梨,激动地说:“我八十年没有吃到这种梨了。”

如今,金沟寨已经变成了小区,这里地处烟台东山山麓,距离栈桥、东炮台等海边景点很近,是一个景色很不错的地方。同时,在文化教育方面,金沟寨是烟台一中的学区,因此近些年也颇受追捧,名气渐涨。

东炮台:从近代海防到旅游胜地

我与父亲在东炮台的练兵场上,父亲说:“那些港口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威海是英国人的,大连是日本人的,青岛是德国人的,只有烟台是我们的,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一个不冻港。”

——冰心

东炮台建于岿岱山上,因与通伸冈炮台东、西相对而得名。这座近代化的西式炮台建成于1894年,是李鸿章经营北洋海防二十余年,修建完成的最后一座炮台,也是烟台近代海防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

东炮台西与烟台山呼应,北与芝罘岛遥望,东可看崆峒岛,南可见玉岱山。看看东炮台门额上的题字,人们至今仍在为“表海风雄”还是“雄风海表”争论不休。

但这座建成于1894年的近代化西式炮台,是李鸿章经营北洋海防20余年,修建完成的最后一座炮台,也是烟台近代海防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无可争议。这座炮台也记录下了烟台海防建设曲折发展的历程。1894年5月,岿岱山炮台和通伸冈小炮台竣工。两座炮台计划安装德国生产的新式克虏伯后膛炮,所有大炮“俱周转三百六十度,易铁轨为钢弹,柕轴灵捷”。

同年,李鸿章乘舰来烟台东炮台进行海防大阅,从石码头登岸,行至台门,帅字旗升起,进入指挥所,登上炮台,曾感慨曰:“东炮台与崆峒、芝罘两岛鼎峙海门,天然关隘,渤海千余里,固若长城矣。”

岿岱山炮台于1912年7月划归海军部,仍由海军练营管理,十多年后废弃。作为军事设施的岿岱山炮台,从此走入了历史。

如今的东炮台俨然成为烟台旅游的必经之地。这块海域曾被世界旅游组织专家称为“可与地中海沿岸相媲美的海域”。每到旅游旺季,前往东炮台游览的人络绎不绝。

结婚的喜车整齐地停靠在道路一侧,为原本就火爆的东炮台平添了不少人气。园内的海豹表演则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而为让更多的人享受听海、看海、玩海的乐趣,公园还会在法定节日开展一系列活动招揽人气。

海军学堂:从海军练营到综合大学

从烟台来的朋友告诉我,东山海军学校的旧址上已经盖上了很豪华的宾馆,她还邀请我回去小住。我的想象力太差了,竟不敢在我的、荒凉的海滩上,建起七宝庄严的楼阁!        ——冰心

来到烟台后,冰心一家先后在会英街的海军采办厅、海军医院、海军练营、海军学堂等地方居住过,每一处住所都靠近大海。

烟台海军学堂,应该是先生最熟悉的地方。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冬,北洋新的海军学校——烟台海军学堂,在烟台东山脚下金沟寨村北篙武军旧址的海军训练营里诞生,先生的父亲谢葆璋为首任监督(校长)。该校共毕业学生18届,540余人,这些学生成为近代中国海军的中坚力量。从学堂走出了李之龙、曾万里、郭寿生、邓兆祥等旧海军最早一批共产党员。

1911年武昌起义后,烟台海军学堂学生写血书支援革命,并走上街头游行示威,高呼口号。有人向清廷告密,谢葆璋愤而辞职,冰心全家离开烟台,迁回福州。之后的1917年,冰心与母亲为躲避张勋复辟之乱,再度来烟,住在海军学堂。1935年7月,冰心第三次来到烟台,看望在东关缉私船上任驾驶二副的三弟谢为楫。

1903年到1928年,仅仅存在25年的烟台海军学校办校史,是一段寄托了旧中国海军仁人志士的期盼、振兴海军梦想的启秀揽华育才史,又是一段记载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1911年清朝消亡后,该校直隶海军部并更名为烟台海军学校,直至1928年为军阀张宗昌迫命解散,归并福州马尾海军学校。英雄西去,海校已毁,然而这份信念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如今,在旧烟台海军学校不远的烟台东山脚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原海军航空工程学院)诞生,这是一所以培养海军航空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的全国性重点军事综合大学。

2016年4月23日,中国海军节,烟台海军学堂旧址纪念广场在烟台落成,其中包括讲述海军学堂和海军练营历史的背景墙、铸铜舵盘、海军学堂旧址碑等部分。

冰心的心一直就未曾离开过烟台。冰心的女儿吴青曾经对烟台客人说:“妈妈太爱烟台了,甚至胜过爱她的故乡。妈妈说大海在她的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正是在烟台妈妈认识了大海,认识了大自然。我曾经问过妈妈,问她为什么喜欢海,妈妈说大海使人心胸开阔、包容一切,大海给予别人的都是爱。”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忆烟台》

◎冰心

一提起烟台,我的回忆和感想就从四方八面涌来……

但是,关于烟台,我还能说些什么呢?

我童年时代的烟台,七十年前荒凉寂寞的烟台,已经从现代人们的眼中消逝了。今日的烟台是渤海东岸的一个四通八达的大港口,它朝气蓬勃、容光焕发地正忙着迎送五洲四海的客人。它不会记得七十年前有个孤独的孩子,在它的一角海滩上,徘徊踯躅,度过了潮涨潮落的八个年头。

从烟台来的朋友告诉我,东山海军学校的旧址上已经盖上了很豪华的宾馆,她还邀请我回去小住。我的想象力太差了,竟不敢在我的、荒凉的海滩上,建起七宝庄严的楼阁!

我是一九一一年离开烟台东山的,一九一七年曾回去一次,这中间变化不大。等到我一九三五年再去时,东山的海军学校里已驻了军队,我只能从墙外看到那间高出墙头的、黯旧的小楼。这时我还注意到从山上卡子门到东山海校的路上,这一片土地,是属于金钩寨的。两旁田地中丛冢的墓碑上,刻有许多“贞女”“节妇”的字样。我猛忆起我小时书斋墙外就有田地中的丛冢,往往听到墓边有妇女哭“老爷”的悲切的声音,那都是受了委屈的寡妇来发泄她满腔的凄楚悲凉的!封建社会对于女性的压迫,童年的我还不能体会到。

村北的海军练营、村南的海军学校,都已不复存在了,但是中间的金钩寨这个村落,一定还在山陬海隅安息着。这个我所熟悉的、一想起就感到亲切的、百十来幢偎倚着的村舍,里面生活着、劳动着我的淳朴勇敢的乡亲。他们如今一定和全国的农民一样,进步而富裕起来了。请你们接受我从千里外送去的祝福!(注:文中“金钩寨”即烟台金沟寨)

王惠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界面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