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5月15日讯 5月14日上午,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烹饪专业高质量发展,山东港口工程高级技工学校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成功举办“烹饪专业建设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专家刘雪峰等10位行业专家、企业代表、教育工作者围绕烹饪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创新、校企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专业建设建言献策。
学校副书记、副校长于建波带领专业系部、教学部、招办等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校企合作方代表山东国信汉和教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国信)副总经理牛艳玲带领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学校教学部主任张长遂主持。
于建波在讲话中强调,高质量推动学科建设,要着重关注三个方面:一是立足行业,服务发展。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深入推进学科建设和创新发展,培养“用得上、留得住、能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二是守正创新,文化赋能。在传承经典技艺的同时,融入数字化、营养学等新内容,让中华美食焕发新生。三是加强校企合作、校际联动,构建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牛艳玲向专家们介绍了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人才培养实际及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山东国信国内外优质升学、就业资源,打造国际品牌项目,提升学校国际知名度,提升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接轨国际标准与教育教学方法,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队伍和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国际视野、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国际邮轮美食烹饪等高端专业技术人才。
会议研讨过程中,专家们深入剖析了学校烹饪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大家一直认为,当前餐饮业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消费者对美食的需求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这对烹饪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必须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为抓手,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专业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强技能、懂创新”的烹饪人才。并提出了以一体化教学改革为核心,构建“工学结合”育人体系。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石,打造“双师双能”教师团队。凝聚合力,共绘烹饪教育新蓝图等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会议现场还举行了“烟台市鲁菜产业促进会理事单位”“中国鲁菜之都产教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授牌仪式,烟台市鲁菜产业促进会副会长苗永现场为学校颁发了牌匾。
牛艳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烹饪教育既是技艺的传授,更是文化的传承与改革创新的接力。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将对推动学校烹饪专业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编辑:李波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