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5 10:03:12
来源:水母网
王吉永
一
我小时候,邻居们遇到缝缝补补的针线活“叫不开门”的时候,都会找我妈妈请教。那时大家生活都困难,衣服破了,补一补再穿,裤子短了,就接上一块。从孩子衣物到家用小物什,妈妈的那些手工活儿,至今想来仍历历在目。
过年时,我们兄妹五人,每人都会有一套新衣服,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我家的日子过得挺富裕的。岂不知,我父母每月工资合起来才73元,要养活一个八口之家,谈何容易!给孩子做新衣服,父母是动了脑筋的。
记得一个冬天的早上,爸爸领我去了一次瑞蚨祥,我才知道我们兄妹过年穿的新衣,是爸爸在瑞蚨祥买的布头做的。所谓布头,就是一匹布卖到最后,剩的那段不规整且不够成人做衣服的短布料。布头有大有小,打折幅度很大。
布头买回家后,妈妈高兴得不得了。她下班后,在昏暗的灯光下,兴冲冲地一块一块量尺寸,然后根据尺寸安排用途。长一点的做裤子料,大一点的做上衣后身,小一点的做前身,再小一点的做袄袖,边角上剪下的小块布做口袋。经过妈妈几日的忙碌搭配,五套过年新装的布料就整理好了,她用粉笔在每一块布头上标写清楚,后用纸绳捆起来。接下来,妈妈用下班时间,天天拉夜给我们缝制。待到大年初一早上,我们兄妹五人就都能穿着新衣出门拜年了。
二
老烟台有个端午节习俗,从农历五月初一的“小端午”,直到五月初五的“大端午”,这五天孩子们都要戴荷包。这可忙坏了家长,过端午节的荷包在“小端午”之前就要给孩子准备好。
各家做的荷包千奇百怪、式样繁多,这就要考验家长的水平了。有的荷包做得很简单,就是用薄纸壳折叠几下,做成一个粽子的式样,再用成绺的各色花花线缠在上面,挂在孩子脖子上。
我妈妈做的荷包很不寻常,是一个拿着花枪、威武地骑在老虎背上的岳飞。妈妈怀着对岳飞的崇敬,做的“岳飞”活灵活现。她用红黑丝线绣上岳飞的五官,不论是从眼神神态,还是持花枪的姿势来看,都与小人书上画的岳飞几乎一模一样。
老虎也很逼真,虎纹用黑白两色的丝线,绣在用深黄色的布做的老虎身子上,虎头正中也用黑白两色丝线绣了个“王”字。岳飞手中那杆红缨枪,是妈妈用一根竹筷子劈成细条刻的,花枪头用香烟的锡纸包起来,花枪杆用彩线缠起来,再用红毛线做个红缨,一个岳飞骑虎的荷包就做好了。
端午节那天,我们兄妹戴着岳飞骑虎荷包出现在大街上,不知引来多少羡慕的目光。很多大人也围上来看,并啧啧称赞我妈妈手真巧,一个五六厘米见方的荷包,竟然做得那么精致生动!
三
至今我还收藏着一双做工很精致的虎头鞋。那是我孙子一周岁的时候,我妈妈给做的。虎头鞋上,老虎瞪着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副威风凛凛的神态。
除虎头鞋外,我妈妈还用黑色平绒做了一双猪头鞋。这双鞋突出了猪的小眯缝眼、长鼻子和大耳朵的特征,鞋的最后面还做了一条猪尾巴,非常逼真。
做完虎头鞋和猪头鞋后,我妈妈又用钩针织了一双战靴式的花木兰红缨鞋,鞋帮和鞋底交接处用黑色毛线钩了一圈,突出了战靴的粗犷和威武。为了突出花木兰骑马保边疆的巾帼英雄形象,她特意在靴口前面脚背处,用红毛线做了一个大红缨。
1994年,我妈妈带着她的十七双婴儿鞋以及桌布、枕套等,参加了芝罘区奇山街道办事处举办的“巧手大赛”,荣获“巧手奖”。更值得骄傲的是,这次大赛上了当年的《烟台晚报》,妈妈成了名人!
上学后,我们兄妹冬天就没戴过帽子,一冬又一冬强忍着寒冷。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不知什么时候,她悄悄给我们每人织了一顶暗紫色的“八角帽”。妈妈给每顶帽子都编织了一个帽子盖,用硬纸壳撑着,戴上又好看、又挡风。冬天最冷的时候,我每每戴上“八角帽”,心中总有一股暖流涌向全身。
巧手的妈妈,不仅让我度过了幸福的童年时光,她那做事认真专注、一丝不苟的品格,也影响了我的人生。
编辑: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