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2 09:27:41
来源:烟台散文
题字:峻青
《烟台散文微刊》2025 第 20期
(总第 890 期)
主办:烟台市散文学会
协办:烟台市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
名誉主编:綦国瑞
主 编:邓兆安
执行主编:崔景友
本期执编:乔 双 王兆娟
核能采风行千里 妙手著文唱大风
烟台市散文学会为核电科普贡献力量
◎徐绍磊
“长知识了!了解了核电站的前世今生,解除了核恐惧。”在《核能——许你绿水青山》微文后,网友光子的留言说出众多网友的心声。从今年2月至今,烟台散文微信公众号陆续推出的核能科普采风行系列散文,令众多读者网友由对核电认识不够,到正确认识和了解核电,纷纷感叹核能是绿色低碳清洁能源,是为民造福的宝贵资源。
核能发展,科普先行。早在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期间,烟台市便启动了由市发改委指导、烟台众创核电研发中心牵头,多部门协同开展的核能科普宣传五年行动计划。2024年12月,为在核能科普中发挥散文力量,让百姓知核、爱核、拥核,烟台市散文学会勇于担当,联合烟台众创核电研发中心,组织开展了本次核能科普采风活动,先后走进山东海阳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基地、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行程数千公里,推出8位作家的核能科普优秀作品,在烟台乃至全国范围掀起一股核能科普热潮。
“活动组织得很好,创作了一批体裁新颖、内涵丰富的优秀文学作品。”烟台市文联党组书记宋作新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
采风过程中,参与作家们以严谨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投入每一次参观和采访,抓住一切机会对核能这一全新领域进行自我科普和全面探索。后续一个多月的创作时间,恰值乙巳蛇年春节之前,但作家们沉浸在采风的巨大收获和近百万字的宝贵资料中,围绕各自的创作任务,用心选材,精心构思,全情创作。陌生的题材给写作带来巨大的困难,但作家们责无旁贷,迎难而上,最终将8篇心血之作,呈现给广大读者。
烟台市散文学会名誉会长綦国瑞认为,本次核能科普采风,是一次开阔眼界之旅,颠覆认知之旅,树立新观念之旅。从过去的恐核到现在的爱核,从担心到安心再到放心,可以说是大大解放了思想。据会长邓兆安介绍,这是烟台作家首次以核能为题材进行创作,推出的系列作品,主题重大,质量上乘,传播广泛,收效显著,为推动烟台乃至全省的核电项目落地、“双碳”目标实现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从2月14日到4月11日,《山海交响乐万家》打头阵,《逐光寻核》压轴,前后历时两个多月,烟台散文微信公众号基本以每周一篇的节奏,陆续推出了8篇核能科普采风作品。部分优秀作品一经推出,迅速走出烟台,纷纷被国家级重点新闻网站、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平面媒体大量采用和转载,网信主管部门、核电基地网站、核电主管部门也给予转发。近年来影响力大增的《胶东文学》以最快的节奏,于四月份推出本次采风的重磅作品——綦国瑞的《逐光寻核》;邓兆安的《山海交响乐万家》先后被人民网、中国网等50多家网媒和平媒转发刊登,《走向世界·仙境烟台》4月号也对其进行刊发;《核能,书写时代史诗》迅速被网信烟台、梨乡莱阳、海阳之窗、海阳发布等官方平台转发;先后投稿《烟台晚报》的《核能,许你绿水青山》《与核为邻,共享美好生活》和《秦山为什么这么红》等4篇散文,均被突出刊发;《烟台散文》杂志2025年春季号,则将全部8篇核能科普作品作为专栏统一编发。
各地读者网友在阅读了这一系列的核能科普散文佳作之后,纷纷点赞、留言,核工业与核电,这一原本普通人难以走进、不愿走近甚至视为禁区的领域,被本次集体书写掀起神秘面纱,变得可敬可亲可感。共和国波澜壮阔的核工业发展史,核电人白手起家筚路蓝缕屡创辉煌的创业史,核电的高效、低碳、绿色,核能综合利用的广阔前景,海阳核电站、秦山核电基地、大亚湾核电站一路走来的闪光足迹、骄人业绩,令读者网友激动不已。
在綦国瑞作品《逐光寻核》文后,网友攀登点评:“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采风活动,开拓眼界,增长见识,解疑释惑,是一次知核爱核的洗礼教育,通过綦会长的磅礴大作,使更多的读者从心底里赞佩核能是造福人类的宝贵资源,是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邓兆安作品《山海交响乐万家》文后,网友山岚点评:“文章从细节到全局,从微观到宏观,让我们看到了核电造福人类的实际应用。彰显了绿色发展,胶东先行!”网友坤灵感叹:“核能供暖,利国利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零碳未来城’必将落成,烟台作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也必成为国人的骄傲!”
在刘艳琴作品《核能——许你绿水青山》文后,网友远方赞叹:“作者深入学习钻研核能知识和认真剖析各种典型案例,以雄辩的事实和科学的道理,深刻阐释了核能的安全可靠性,是一篇含金量极高的核电科普宣传佳作。”
在兰玲作品《与核为邻,共享“核”美新生活》文后,网友花蕾写道:“家住胶东半岛,早就与核为邻,读了兰老师高屋建瓴的大作,曾经有过的恐慌变为骄傲,变为期待未来的天更蓝水更清百姓更富足,期待海阳核电的‘暖核宝宝’温暖更多胶东人家!”
在徐绍磊作品《秦山为什么这么红》文后,网友攀登写道:“作者满怀崇敬的心情,生动描述秦山人的奋斗故事和英雄精神,令人为之动容。”网友橄榄绿感叹:“秦山为什么这么红?一辈辈的核电人给了我们答案!致敬每一位为核电事业付出的人!”
在王明珠作品《核能,书写时代史诗》文后,网友一梦南柯写道:“拜读王老师力作,真心对我这个‘核能素人’进行了一番非常好的科普。学习了!”
在姜远娜作品《秦山之旅》文后,网友铃兰写道:“希望烟台能像秦山一样发展核能相关产业,希望牟平能把医用同位素产业园做好,打造生物医药这个金饭碗。”网友王清波感叹:“秦山核电站虽然去过两次,也都是走马观花,拜读了远娜老师的秦山核普大作,才真正了解秦山核电‘国之光荣’‘国核先驱’的荣耀所在。衷心希望烟台核电产业发展也像海盐一样早日进入中国核电第一方阵!”
在李秀丽作品《中国的脊梁》文后,网友韶光明媚写道:“一代核电人攻坚克难的勇气勇敢、信仰信念是文章的骨骼,个人生命瞬间与核电发展的交错融合为之增添了质感与温度,拉近了核电与读者的心理距离,亲切感扑面而来。”
参与采风的各位作家和学会会员也都热情关注每一篇采风作品的写作特点,不吝点评,积极分享,使得本次采风活动,既是一次为核能科普鼓与呼的责任之行,也是交流写作、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学习之旅。正如李秀丽在《中国的脊梁》刊发后那句发自肺腑的感慨:“烟台散文学会就是有这样一个‘文人相重、文人相敬、文人相惜、文人相助’的学会文化,值得爱好文学的朋友们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共赴诗与远方。”
文学采风和创作是一种全新的核能科普方式,中国核学会核能综合利用分会理事长张洁非对采风作品引发的广泛关注和取得的传播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烟台市散文学会将继续鼓励广大会员,进一步发挥散文的独特优势,讲好中国核电故事,推进烟台核能科普,为烟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继续贡献散文力量。
(图片由作者提供,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编辑: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