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新闻频道>烟台社会
烟台今语|不可盲从“D医生”

2025-03-04 09:38:50

来源:水母网   张铁鹰



近年,有个网络词语叫“上网自诊狂”,指的是那些盲目根据网上的健康信息进行对照、感觉自己得了重病的人。比如,有人因头疼上网搜索原因,结果面对弹出来的“脑瘤”“中风”等字眼,就相信自己患了“重症”,进而焦虑恐惧。

最近,由于网传DeepSeek生成的诊断结果与医生的诊断颇为相近,“AI看病”话题也迅速走红,因而DeepSeek被戏称为“D医生”。“上网自诊狂”们又开始盲目崇拜“D医生”。

就像“上网自诊狂”们很多时候上网自诊,不仅不能消除疑虑,反而可能因为看到极端或不准确的信息而加重焦虑一样,“D医生”在诊断时,也主要依赖患者的描述,再通过搜集海量信息进行分析。但由于信息质量良莠不齐,而且疾病可能扭曲患者的感受,导致个人描述与实际病情存在偏差。况且,不同疾病也可能表现出相似的症状,仅凭描述很难作出准确诊断。生活中,一名优秀的医生,除了“望闻问切”,制定治疗方案时,还会综合考虑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和痊愈的多种因素,这是AI难以企及的。

这样看来,当感到身体不适时,还是不要盲从AI生成的处方,要对“D医生”的诊断保持谨慎。尽管AI辅助诊疗是大势所趋,但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D医生”的诊疗能力也有局限。因此,如果怀疑自己生病,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去医院看医生。

为规范医疗行为,防止医生“偷懒”,一些地方已经明确规定,“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作为网民,若有了某些症状,可以看“D医生”,但看过之后,不能“偷懒”,不以“AI生成的处方”为治疗唯一依据,而是要及时就医。就目前而言,谨遵医嘱仍是唯一的正确选择。

编辑: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相关报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界面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