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首页>商讯
科技赋能传统编制技艺,棒槌花边“云端”破圈

2025-02-18 13:50:00

来源:  



水母网2月18日讯(记者 邹雅妮)在鲁东大地春意盎然的时节,一项起源于19世纪末的指尖艺术——棒槌花边编织技艺,借助中国移动5G技术的“云梯”,正从烟台走向世界。

近日,记者了解到,烟台移动近期开展了“移起探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直播活动,受烟台移动负责新闻宣传工作的徐冰鑫邀请,本次记者随直播小分队一起,前往栖霞拜访棒槌花边传承人邹汉珍,共同见证传统手工艺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

棒槌花边编织技艺作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奖得主,棒槌花边以其繁复的平织、隔织、密龙等技法闻名。在邹汉珍的工作室内,记者看到十余根木质棒槌随着她的指尖翻飞起舞,丝线在“快似闪电”的节奏中穿梭交织,一幅幅花鸟纹样渐次浮现。邹汉珍向记者演示了“介花”“方结”“双稀”等核心技法:“棒槌花边讲究‘一针定乾坤’,错一针便需拆解重来。过去靠口传心授,如今通过中国移动5G直播,能让更多人看清每根丝线的走向。”

记者现场看到,烟台移动新闻宣传徐冰鑫同直播小队队员们为此次直播搭建了多机位高清拍摄系统,利用5G网络低延迟、高带宽的特性,将传承人指尖的细微动作实时传输至云端。网友不仅能360度观摩编织过程,还能通过弹幕与邹汉珍互动提问。

关于本次所采用的直播技术,烟台移动新闻宣传徐冰鑫向记者介绍道:“为突破非遗传播的地域限制,我们创新采用‘三维立体传播矩阵’将棒槌花边‘密布’技法分解为可回放的数字化教程,使此技艺爱好者可以反复观看,辅助提升学习效率约60%。”非遗传承人邹汉珍感慨道:“以往学徒要三年才能掌握的‘密布’技法,现在这种直播技术赋能不仅解决了传承人老龄化问题,更让‘指尖经济’成为现实。”

记者观察到,直播期间内,邹汉珍非遗工坊接到的定制订单量同比增长150%。


编辑:邹雅妮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相关报道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