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新闻频道>烟台要闻
“改革攻坚进行时”主题系列第八场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2024-12-25 10:35:19

来源:烟台发布  



图片

12月24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改革攻坚进行时”主题系列第八场新闻发布会。烟台市财政局副县级干部、三级调研员盖光义,烟台市财政局金融服务协调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王辰杰就媒体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图片

▲发布会现场

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胶东在线:具有烟台特色的“6个3”绩效管理模式提出,深化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统筹融合,做实事前绩效评估工作。具体工作中如何推动事前绩效评估工作落地见效?

烟台市财政局副县级干部、三级调研员 盖光义——

事前绩效评估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起点。在“6个3”绩效管理框架下,市财政局对事前评估进行了流程再造和机制重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顶层设计、打牢基础。先后制定印发了《烟台市财政局 烟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实施市级政府投资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工作的通知》《烟台市财政局关于统筹实施事前绩效评估和预算评审切实加强预算管理的通知》《烟台市市级新增重大政策和项目预算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为事前评估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

统筹推进、协同配合。理顺事前评估与预算评审的关系,拟纳入市级预算项目库的项目原则上都要进行事前评估或预算评审。其中,事前评估主要针对市级拟新出台通过预算资金安排的特定目标类项目,原则上1000万元以上的新增政策和项目、增加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延续类政策和项目、到期(或延续执行超过三年)申请延续执行的1000万元以上的政策和项目(不含信息化建设项目),必须开展事前评估。政府投资项目按规定分别实施事前评估和预算评审。除市级政府投资项目外,事前绩效评估和预算评审原则上不重复实施。

分类实施、注重实效。按照实施方式和实施深度的不同,将财政评估分为财政简易评估和财政重点评估,对于评估后通过的项目评估结论为建议纳入项目库。今年以来,市财政部门累计完成15个市级重点项目的事前绩效评估审核,资金节约率3.1%,提出技术性建议140余条。对16个项目开展2025年财政事前评估,建议核减资金28.6%。

中国山东网:今年以来烟台市在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上有哪些工作进展?

烟台市财政局金融服务协调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 王辰杰——

今年以来,烟台深入实施“金融强市”战略,不断凸显金融资源集聚效应,放大外溢效益和产业规模效益,全力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努力探索实践具有烟台特色的金融高质量发展之路。

制定出台专门支持政策,科学规划金融中心。制定印发《关于支持芝罘区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助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统一规划、资源集聚、政策引导和市区联动,科学谋划了“一湾、一带、一中心”的金融载体,以金融资源集聚、金融赋能集成、金融文化向善为推动力,结合主城区定位和主导产业,推动区域聚焦、政策集成、产业集聚,探索建立金融税收分享和指标分成机制,整合市区两级涉及金融领域的政策资金、目标任务,提升资金使用精准性、直达性和政策兑现便利性,有效盘活全市金融资源存量,加快培育引进金融资源增量,进一步丰富金融业态、提升机构层级、汇聚金融人才、完善金融配套,不断提升金融中心全市首位度和影响力。

统筹抓好“两库”建设,夯实金融中心基础。结合烟台市现代金融产业发展实际,推动各类优质资本抢抓烟台市主导产业机会,启动金融领域“城市合伙人招募计划”,发布烟台市现代金融产业机会清单,着力打造现代金融产业项目库和现代金融人才库,切实夯实区域性金融中心的人才和产业支撑,先后纳入现代金融产业项目31个、金融人才143名,对符合条件的入库金融项目和人才实行“项目化、清单化、全流程”跟踪服务。

加大高能级金融机构招引,提升金融产业贡献度。今年以来,推动烟台银行增资扩股工作顺利开展,齐鲁银行金融创新数据实验室、华夏银行科技金融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试点支行、国民养老金融保险烟台中心公司相继落地,永安期货、中泰期货烟台营业部提格升级;落地全市首支“S”基金,截至11月末,全市金融业资产规模达到1.72万亿元,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增速及占比均创历史新高。

烟台市融媒体中心:烟台市在深化蓝绿融合金融创新实践上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烟台市财政局金融服务协调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 王辰杰——

近年来,烟台积极抢抓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依托海洋产业优势,制定绿色金融发展规划,构建蓝色金融服务体系,成功将“支持烟台在绿色金融、金融促进‘蓝绿’融合发展”纳入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支持山东省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事项,逐步探索形成金融支持蓝绿融合创新实践的“烟台模式”。

健全完善蓝绿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制定出台《金融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烟政办发〔2024〕1号),从市级层面统筹资源,支持金融机构设立绿色(蓝色)金融专营机构,对银行、保险等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在烟新设立的功能性总部,给予最高300万元补助,截至目前,全市各银行机构已分别设立从事海洋金融、绿色金融的专营机构达36家和16家。此外,今年高规格召开蓝色金融创新与发展国际会议,承办山东省绿色金融巡展,吸引了200余名国际组织、金融机构代表参加,并发布全国首个蓝色金融地方标准—《烟台市蓝色产业投融资支持目录》。

加大蓝绿产业投融资支持力度。一方面,聚焦财政金融协同联动,举办财金联动大会,组建市级财金联盟,推动银行机构签约对接了东方航天港、蓬莱海工装备等一批重点涉海产业项目,精准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持续深化金融伙伴机制,建立全市特色产业融资项目库,发布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库,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大型风电、核电光伏等绿色产业项目融资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全市绿色贷款余额1776.86亿元,比年初增加498.83亿元,同比增长61.06%。

支持蓝绿金融产品服务创新。连续举办两届烟台市金融创新成果奖评选,推动全市各类金融机构围绕绿色(蓝色)金融开展创新实践。农行山东省分行将烟台纳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海洋服务领域示范区,长岛农商行推出了全国首笔“海洋碳汇贷”,太平财险推出护航“海上粮仓”海洋牧场保险创新项目,山东海洋产权交易中心首创海域使用权“进场交易”模式,恒丰银行与人保财险在绿色林业碳汇上分别落地了“林权+碳汇”绿色惠农贷及公益林碳汇价值“保险+遥感”项目等。

下步,市财政局将会同有关方面围绕夯实金融创新基础、丰富金融服务场景、构筑特色金融体系、强化金融协同联动等,加快金融支持蓝绿融合创新发展实践,引导各类金融资源深度服务我市蓝色经济、绿色产业发展,努力在全国、全省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编辑: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相关报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界面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