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7 18:16:24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10月24日,山东前三季度经济报出炉,5.6%的增速与一系列关键指标的持续向好,为完成全年经济目标任务吃下一颗“定心丸”。
很多人关心经济数据“漂不漂亮”,是因为通过数字能感知经济脉搏的跳动。当然,在某种程度上,这些经济数据也为我们观察政策落实情况,提供了窗口。
经济大潮中,政策红利犹如一把钥匙,解锁着发展的潜力之门。今年以来,山东率先启动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先后制定汽车置换更新等5个领域的实施方案和细则,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最大程度利企惠民,将汽车和家电消费托举到新高度。消费是观察经济的晴雨表。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978.5亿元,同比增长5.2%,限额以上网上零售额增长23.4%,消费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事实表明,任何一项政策措施的出台,只有不折不扣地全面落实,才能发挥其作用。
近期,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密集举行,多项重磅政策接连推出,一系列积极信号不断释放。新一轮政策红利,宏观上来讲,关乎经济稳定,关乎地方发展;微观上来看,关乎企业的融资渠道、交易成本,关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能不能加快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和已经出台的存量政策,让政策红利从“纸上”落到“账上”,决定着我们能不能加快集聚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承接一系列政策利好,也决定着我们能不能继续发挥好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政策要落地,研究是基础,细化是关键。只有在熟悉掌握政策全盘的大前提下,搞清楚、摸透彻国家实行的政策基调是什么,方向在哪里,才能保证政策执行到位、落地见效。这往往是落实政策的第一步。不久前,国家层面打出房地产政策“组合拳”,山东随即出台了“楼市19条”;再往下落,还有各市的“楼市新政”。这就是一个准确把握上级政策内容,并转化为本地实施细则和方案的过程。当然,由于不同地域、不同层级政府所面临的政策要求、现实环境等存在差异,在细化政策时,也要兼顾原则性和灵活性。如青岛版“楼市10条”,除了降低首付比例等常规操作外,还对符合条件的硕博毕业生,按照相应标准发放有效期一年的购房券,有效激发了青年人才的购房需求。这样一些微调和创新,把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本地实际相结合,正是我们在工作中常讲的“抓手”。
政策要落地,项目是最好的承接载体。对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推动在建项目加快进度、签约项目尽快落地,本身就是落实政策的一种形式。今年以来,山东盯紧靠上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共获批中央预算内、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性资金4518.2亿元,位居全国前列。从高规格组织港澳山东周、新加坡山东周等重大活动,到推动中芯能源、上海电气等一批牵引性重大项目落户,前三季度山东全力抓项目、扩投资,仅9月份便签约了10亿元以上项目70个、签约金额超1200亿元,展现出时不我待的山东速度。面向未来,我们要密切关注中央重大部署,聚焦重点领域,超前谋划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事项,做好承接和衔接工作,争取更多纳入国家盘子,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努力形成更多看得见的实物工作量。
不可否认,由于各地情况不同,政策落实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消弭宏观数据和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考验的也正是如何确保“黄金政策”发挥“黄金效应”的能力。通过多代入“政策需求方”的思维来设计和推出政策,牢牢站稳群众立场,勇于担当负责,敢于迎难而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就不怕不能把党的政策落实好。
正如历史所表明的那样,每一次经济波动和调整后,往往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让好政策取得好效果,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我们就一定能实现政策效应和市场反应的“双向奔赴”,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向上、结构不断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评论员)
编辑:刘家昌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