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4 09:59:16
来源:水母网
水母网10月24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刘晓阳 通讯员 刘晓妍 王海玲)蓬莱区高度重视优秀地名文化的发掘、传承与保护,着力赓续地名文脉,助力留住记忆乡愁。近日,在省民政厅组织开展的“齐风鲁韵·守望地名”山东地名文化征文活动中,蓬莱区四件作品榜上有名,获奖数量居全省县市区前列。
大力弘扬红色文化,让革命基因“传”起来。深入挖掘蓬莱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涌现出的英烈人物故事,整理出版《仙境忠魂》《蓬莱抗日战争简史》《蓬莱红色记忆》《蓬莱革命史话》《艾崮山抗日根据地》等红色文化书籍8部。采取原址修复、重建等方式建成艾山胶东八路军兵器厂、胶东艾崮山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夏侯苏民烈士纪念馆、八路军挺进东北渡海出发地纪念碑等红色纪念地或党性教育基地6处,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以烈士名字命名学校3所,命名村庄、社区3个,命名道路2条。
坚持用好红色地名资源,弘扬红色地名文化,让红色文化如涓涓细流,潜移默化润人心田,引导一代又一代蓬莱人不忘革命初心,牢记发展使命。发掘保护历史文化,让优秀文化“火”起来。蓬莱是千年古县,地名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积淀丰厚。不仅有着2100多年的建城史,还有千年古港——水城、流传至今的仙道文化、海丝文化、精武抗倭文化等。“蓬莱”“登州”“村里集”“水城”“蓬莱阁”等沿用千年的历史地名比比皆是,其中均蕴含着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赓续着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
蓬莱区积极开展历史文化发掘研究和保护,先后发现新石器时期遗址的刘家沟遗址、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存的南王绪遗址、西周晚期至战国墓葬群和村里集古城遗址等。成功召开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与蓬莱古船·登州港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仙道文化与文旅康养论坛,形成了《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与蓬莱古船》《蓬莱仙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文集和专著《海上丝绸之路——蓬莱》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建立文物保护单位27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4处、省级文保单位11处,烟台市级文保单位9处,蓬莱区级文保单位3处,蓬莱水城、上水门等一批老地名、古迹遗址得到较好保护。
深入研究乡土地名文化,让民间文化“活”起来。蓬莱是中国两大神仙文化发源地之一,更是独具特色的海洋神仙文化唯一的发源地,是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倭寇的主战场,还是唐朝东征大军的前进和后勤补给基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秦皇汉武东巡求仙、徐福东渡访仙问药、唐王东征等故事更是为群众所津津乐道。在蓬莱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区民政局、党史史志、文化旅游等部门和蓬莱历史文化研究会、登州历史文化研究会、戚继光研究会社会团体,以及广大地名专家和爱好者深入开展了乡土地名文化研究,编撰出版了《蓬莱区划概览》《蓬莱地名图集》等地名文化书籍21部。出身乡村的地名专家、被誉为蓬莱地名“活字典”的沙向阳用三年时间走遍全区600多个自然村,撰写村名掌故500多篇,收藏村史家谱族谱900多卷,捐建成立蓬莱家谱族谱研究室,出版个人专著《蓬莱百家姓》《蓬莱史画》等。地名文化爱好者郑伟基在《烟台晚报》发表的《十八乌沟美名扬》引起广泛关注。
编辑: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