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1 10:11:30
来源:水母网
一所所新建中小学开门迎新,一张张年轻的笑脸洋溢着青春活力;优质医疗资源走进千家万户,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卫生院直接“搬”进了敬老院,为老年人提供高品质、全天候的医养结合服务……生活在烟台,居民们总能发现身边的一些“小确幸”。
从点滴变化中感受城市发展的温度。近年来,烟台加快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推动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商业圈与“烟火气”交融共生,全面提升城市能级,集教育、医疗、文化等于一体的高品质公共服务网织紧织密,“网”住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烟台市成为名副其实的幸福之城。
家门口上好学校
教育均衡惠万家
“出门步行没多远就是养正小学玺萌校区,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名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家长太省心了!”家住芝罘区玺萌小区的陈先生感叹道。目前,我市已有包括烟台康和中学、南山路小学卧龙校区、莱山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山韵校区在内的6所幼儿园、8所中小学顺利开学投用,新增加学位3600个,有力地保障了秋季入学高峰学位供给。
优质的教育配套资源,让市民增强了对教育提升的信心,增加了对城市发展的期待。教育资源不断加码、成链聚能,为市民“住有宜居”增加了优质筹码。近三年来,全市新建、改扩建各类学校240所,年招聘教师1500余人,办学条件不断提升。建立起覆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年均发放各类奖助学金3.8亿元,惠及学生约12万人。落实随迁子女入学保障政策,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有需求学生“两个全覆盖”,惠及学生40余万人。建成智慧招生平台,每年惠及学生10万余人。
“要实现优质资源扩容。均衡发展基础教育,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郝慎强介绍。今年,市教育局计划投入7.2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共计24所。助力打造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全力保障学有所教。通过加强学校建设规划,实施补短扩容建设计划,优化城乡教育资源供给和布局调整,实现乡村中小学强校扩优全覆盖、省一类以上优质幼儿园占比达65%以上,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织密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
筑牢群众健康“防护网”
“过去一想到看病就头疼。”说起看病经历,66岁的王丽华(化名)不由摇头。
家住莱州市驿道镇的王丽华,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已有十余年。“以前看病要去莱州市区的医院,去一趟一个多小时,来回折腾。”
王丽华看病的这些困难,现在有了新解法。近年来,烟台市各级财政累计投入1.73亿元,高标准完成了36处基础设施薄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同时在全市范围内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组建12个县域医共体,积极推行“二级医院专家+家庭医生”双签约服务模式,指导各区市选择1—2个乡镇卫生院进行重点打造,将服务能力尽快提升到二级医院标准。依托紧密型医共体牵头医院成立家医专家团队,引导上级医院的设备、人才、技术等资源下沉到乡镇、村级医疗卫生机构,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越来越多“叫好又叫座”的基层特色门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小病、常见病在家门口就能诊治,不仅让群众就医体验得到升级,也大幅提升了健康管理效果。
清晨,招远市齐山镇道头中心卫生院,居民在大院里排起了长队——来自烟台山医院的11人专家团队送来了义诊服务,让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三甲医院专家团的优质诊疗。
医疗是衡量城市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到去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993处、床位4.42万张,三级医院发展到17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绩效评价综合得分居全省第1位;连续32年保持国家卫生城市荣誉,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9.87岁,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是“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全国首批健康城市试点市”。全域医疗资源不断均衡发展,让老百姓不出烟台就能享受国内名医服务。
老有所养、弱有所扶
兜牢群众幸福底线
养老服务关系着千家万户,既是人生大事、家中要事,也是民生大事。
如今,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烟台逐步构建起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相协调,医养与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从针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补缺型福利服务转向面向全体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兴办主体也从政府单一主体转变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格局。
莱山区有一个养老“助浴”服务团队,从最初的2支队伍发展到如今的6支队伍,从一开始的一个月服务四五人到现在的每月服务1000多人,服务项目也从简单地为老人洗澡开始扩展到为老人换灯泡、烧水、剪指甲、理发、量血压、打扫卫生、做饭、讲健康知识等多元化服务。“团队的发展得益于市民政局在2022年启动了爱心助浴慈善项目。”团队负责人秦冬梅说。
安心居家、爱心助浴、暖心过冬、顺心助餐、仁心助医“五心”为老服务项目,是市民政局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重要探索。该项目日均为老年人提供助浴、助餐、助医等服务3万多人次,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近年来,我们不断统筹推进养老事业与康养产业发展,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徐忠介绍,目前烟台全市已建成养老机构254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749处,各类养老床位达8.45万张,先后荣获全国首批以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产业试点城市、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等称号,叫响了“福寿烟台·康养胜地”颐养安居的城市名片。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
党的十八大以来,烟台不断深化改革,形成了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切实为困难群众兜住底、兜牢底、兜好底。
今年6月28日,山东省民政厅正式公布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名单,烟台福山区、莱山区、龙口市成功入选。同时,在公布的全省社会救助品牌推介名单中,海阳市“海有我”入选2024年度全省首批社会救助品牌。
近年来,烟台以打造“爱心烟台·阳光救助”社会救助品牌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救助格局、凝聚救助合力,不断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主动帮办制度,创新搭建一“网”贯通多“链”融合的“困难人员救助”集成服务模式,有效保障9.5万余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困难群众,民生兜底安全网更加密实牢靠。
YMG全媒体记者 盖鹏 摄影报道
编辑: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