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8 16:37:53
来源:新华网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祀是古代社会中重要的礼仪活动,祭祀圣贤是中国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庙祭祀,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祭祀礼仪之一,不仅承载着对孔子的崇敬与缅怀,更深刻体现了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核和社会价值。孔子逝后,因宅设庙,岁时奉祀,后世经不断发展逐步纳入国家礼制。
孔庙祭祀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沉淀,已经成为一门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独特知识体系。不知古礼,则创新无本。今年是孔子诞辰2575周年,让我们穿越时空,鉴古知今,通过这些珍贵的文物一起看看古人祭孔的“仪式感”。
祭服——皂罗衣
祭服,在古代为祭祀时所用的礼服。“服以旌礼”,服饰是个体最明显的外在符号,所以古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通过祭服来表达祭祀时由内产生的诚信与忠敬。《大明会典》载“凡上亲祀郊庙社稷,文武官分献陪祀则服祭服。”这件皂罗衣是孔府旧藏明代衍圣公(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祭服,充分展现了祭服的礼仪内涵及祭孔的教化功能。
洪武二十六年定:文武官陪祭服,一品至九品青罗衣白纱中单,俱用皂领缘,赤罗裳皂缘,赤罗蔽膝,方心曲领,其冠带佩绶等第并同朝服。品官家用祭服,三品以上去方心曲领,四品以下并去带绶。杂职与九品同。
在明代后期祭服出现了上衣改用皂色、衣裳都为青缘的现象。
古籍——《幸鲁盛典》
康熙二十三年(1684)冬,康熙皇帝南巡回銮途中,专门前往曲阜孔庙祭祀孔子,行三跪九叩礼,其规格之高远超历代,展示了清代帝王对孔子的尊崇,为清代祭祀孔子礼仪奠定了基础。衍圣公孔毓圻后将康熙皇帝曲阜祭孔之行详细记录,编撰成《幸鲁盛典》一书。全书共四十卷,包括事迹二十卷,艺文二十卷,记载了皇帝驾临曲阜时的迎驾、驻跸、释奠、墓祭、经筵、优渥、送驾等详细的仪程和经过。
乐器——八卦纹铜鎏金编钟
这套清代编钟是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颁赐曲阜孔庙的中和韶乐乐器中的一组。一组共十六枚,形制、纹饰、大小相同,铜质鎏金。交体双龙钮,鼓形身,平舞,乳钉枚,平口,通体鎏金。篆饰八卦纹,鼓部饰圆形饼。每件编钟上分别铸有“黄钟”“大吕”“太簇”等律制名称及“康熙五十二年制”的铭款。
十六枚编钟阳律、阴吕各八,以壁之厚薄、腔之大小区分音高,作乐时,当镈钟击响后,敲击编钟一下,以宣其声,歌生唱歌词一字。清脆明亮、悠扬动听,仿若大自然之声。
中和韶乐,乐器八音俱全,符合儒家“大乐与天地同和”的礼乐思想,是清代最高规制的乐曲。编钟来源确切,规制极高、制作考究,保存完好,对研究祭孔礼乐以及清代礼乐制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礼器——清雍正黄地彩绘缠枝牡丹纹铜胎画珐琅五供
这是一套雍正皇帝颁赐给孔府来专门祭祀孔子的国宝重器。这套器物由五件组成,中间的是香炉,两侧为花瓶,最外边的是尊。五件供器所组成的祭祀形制被称为五供制,是祭祀的最高等级。
清雍正黄地彩绘缠枝牡丹纹铜胎画珐琅五供通体是明黄釉为地,彩绘缠枝牡丹、缠枝莲纹等。花卉涂色釉色丰富,绚丽多姿。它们高达70多厘米,是目前我们所知,国内所存保存最好的、个头最大的明黄色的铜胎画珐琅五供。
礼器——商周十供
“商周十供”本名“周范铜器十事”“周十供”,为商周彝器。形状古朴、纹饰精美。其中“四足鬲”重量最重,为一百五十五两,“伯彝”最轻,为五十六两。
乾隆三十六年二月,乾隆皇帝驾临曲阜,并举行盛大的祭孔典礼。在此次祭典中,他看到孔庙中所陈祭祀礼器多为汉代所造,不足以显示孔子“帝师”的身份。乾隆皇帝认为,祭祀孔子所用的器物,应更为美观,应依照周制,所以特令将内府所藏周朝青铜器十件颁赐给曲阜孔庙,作为祭祀孔子之用。
编辑:王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