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新闻频道>烟台社会
网络中国节·中秋|月到中秋分外明 八月十五三谈月

2024-09-17 09:05:33

来源:水母网   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在中国农历中,将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时期,中秋节在秋天中间的时间段,即仲秋时间,故又称“仲秋”。

《礼记》云:“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祀月亮。在周代,就有天子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那时是专属王室祭祀,平民不可祭祀,直到唐宋时期,百姓才得以祭祀。也有一种说法是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尤其是在仲秋时期,万物皆收成,所以农民为了庆祝农作物丰收,就以“中秋”这一天作为节日。

在中国文化中,中秋节的月亮最圆,而圆月正是团圆的象征,所以中秋节的“节魂”是“团圆”二字。时值中秋,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中秋“月”。

月亮:月,太阴之精也

“月”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月者,群阴之本,女子属阴,同气相感,因此月亮也为女性的象征。

中国的月亮文化主要表现在神话、文艺、习俗中。虽然西方也有月神和月亮神话,但中国的月亮神话传说内容更丰富,故事也更动人更美丽。如:广寒宫殿、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金蟾月精等。与月亮神话联系的月亮别名很多,如:嫦娥、素娥、婵娟、广寒、银蟾、蟾宫、玉兔、兔魄、桂宫、桂魄等。月亮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意蕴,别的不说,仅就中国关于月亮的别名就有105种之多,如太阴、玉轮、天镜、弓月、宝鉴、月魄、银盘、素娥、桂魄、婵娟等。

月饼: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关于月饼的由来,有一种说法:说的是月饼原叫“胡饼”。传说唐玄宗和杨贵妃一起赏月,吃胡饼。唐玄宗说:“胡饼这个名字不好听。”杨贵妃望着又大又圆的月亮,顺口说:“这饼很像天上的月亮啊,就叫月饼怎么样?”唐玄宗说:“好!”从此,胡饼就被叫做月饼了。

传说很美,但可能并不真实。北宋时期流行一种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的小吃,被认为是现代月饼的雏形。这种饼以小麦粉、饴糖、猪油等材料制皮,口感酥甜。苏轼在《留别廉守》一诗中也曾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但“月饼”一词正式出现,是在南宋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中,不过这种月饼和芙蓉饼、菊花饼、蟹肉包儿等众多名点心一样,只是一种市井小吃,而且“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

到了明代,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更加普遍。明·沈榜《宛署杂记》载:“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

后来,月饼经过元明两代,中秋节吃月饼、馈赠月饼的风俗才得以日盛,且月饼有了“团圆”的象征意义。

月诗:春城无处不飞花

以“飞花令”为代表的饮酒行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的一种特有的助兴游戏。飞花令属雅令,比较高雅,所以这种酒令也就成了文人墨客们喜爱的文字游戏,就连名字也来源于诗词之中。因唐代诗人韩翃的名诗《寒食》中有“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故名“飞花令”。

中秋月圆,我们用飞花令的方式抛砖引玉,说说与中秋月有关的古诗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编辑: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相关报道
关于水母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 版权声明 | 平台公约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侵权假冒举报:0535-123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5-6631312举报邮箱(未成年人的举报平台):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疫情防控有害信息专项举报入口:jubao@shm.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专区暴恐举报网暴举报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