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3 08:38:50
来源:水母网
今日秋分,这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天正好在秋季90天的中间,有着“平分秋色”的意思,所以叫“秋分”。秋分过后,白天渐短,夜晚渐长。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但由于每年这天不一定都有圆月,所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了农历八月十五日。中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因此,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在岭南地区,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采回的秋菜一般与鱼片做“滚汤”,取名叫做“秋汤”。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还用细竹叉扦着汤圆置于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除了这些,秋分还有送秋牛的习俗。
诗圣杜甫在《晚晴》中这样描写: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唐代诗人贾岛的《夜喜贺兰三见访》全诗紧紧扣住一个“喜”字:一喜,时节好,秋分至;二喜,泉声欢,松鹤栖,景色美;三喜,秋空澄澈,一碧万顷,月色皎洁;四喜,友人同行,踏秋引兴,枕卧论文;五喜,秋夜寂静,友人三访相伴不寂寞。“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编辑: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