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2 18:14:35
来源:齐鲁网
《齐鲁文库》开篇之作《儒典》世界瞩目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全球圈粉
威海“靖远”舰遗址新发现登上全国热搜第一
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成网红打卡地
《城子崖》等多部纪录片爆火
……
近年来
山东系统推进文化“两创”
标志性成果不断涌出
今天
从其中10个出圈成果来感受
山东在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上有多拼
⬇️⬇️⬇️
1
登上热搜!山东考古城子崖发掘打破“中国文化西来说”
3月1日,
山东威海“靖远”舰遗址第一期水下考古调查,
获评2022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
本次考古确定了
沉舰锅炉舱、艏弹药舱、艉弹药舱的位置,
基本摸清了沉舰残骸的整体情况。
此次考古发掘共出水各类文物201件,
其中两箱完整的
哈乞开司37毫米炮弹亦为国内首次发现。
在TG3中发现了210毫米克虏伯炮弹1枚,
是迄今为止水下考古发现口径最大的炮弹。
本次考古发现,
力破甲午战争“炮弹掺沙”传言,
专家反而发现大量的弹药其实是比较先进的,
很多都是从英国直接订购的。
另外考古专家在现场发现大量弹壳,
说明在当时战争的过程中
存在着大量的反击行为。
微博话题:
#甲午战争沉舰发现大口径炮弹#
登上全国热搜第一,话题阅读量达1.1亿!
近期,
由山东广播电视台制作的
大型考古纪录片《城子崖》
入选2022年第四季度优秀国产纪录片目录。
该纪录片讲述了
几代考古工作者对城子崖遗址的发现、
发掘以及对龙山文化研究的故事,
考古专家表示,
城子崖的发掘让中华5000年文明史
在海岱地区得到证实。
目前,
山东有6项考古发现入选
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居全国第三。
山东深化考古研究,
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十大工程”、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山东行动,
大力推进“海岱考古”,
用考古发现实证山东文脉在中华文脉
形成中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2
世界瞩目!《齐鲁文库》开篇之作《儒典》你拥有了吗
为加强儒学思想和儒家文化的
研究阐发、传播普及和对外交流,
山东成立尼山世界儒学中心,
编纂中华儒学经典著作集成《儒典》。
作为《齐鲁文库》的开篇之作,
《儒典》在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一亮相,
便成为海内外关注焦点。
参加过4次尼山论坛的
中山大学俄罗斯籍学者汉伊理认为,
《儒典》构建了一套善本集成的“儒学大厦”。
当前,
山东正组织实施《齐鲁文库》编纂,
计划用10年时间
全面研究、保护、辑录和整理出版
山东历代传世文献,
全书规模约13亿字,6000册以上。
同步建设齐鲁文献数字化文库和新媒体传播平台,
通过数字化转化,
使出版成果直达读者、传播全球。
3
打出文化牌“王炸”!山东开建文化体验廊道
今年2月10日,
山东启动文化体验廊道建设,
公布了
沿黄河、大运河、齐长城、
黄渤海、胶济铁路线“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
和“十大展示带”建设的蓝图。
五条文化轴线涵盖的五条体验廊道,
将覆盖全省16个市、7000多万人口,
总体规模达到全省的70%以上。
毫无疑问,
这一精品力作既是山东文化“两创”的新标杆,
也是山东奋力在文化“两创”上
走在前、开新局的生动体现。
4
灯光秀圈粉无数!尼山论坛还办到了联合国总部
尼山,
不仅是儒家思想的源头,
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
目前,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已举办了八届。
2022年9月举办的第八届论坛实现了多个新突破,
外国政要、驻华使节、中外专家等人数
均为历届之最,
首次开设了文物、文学、艺术等论坛,
首次举办孔子与托尔斯泰思想对话会、
“孔子与世界思想家”沉浸式光影秀,
举办书法篆刻精品展、“六艺”和中医药现场体验,
推出“中华手造•山东手造”尼山伴手礼。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自创办以来,
先后在联合国总部举办“纽约尼山论坛”、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巴黎尼山论坛”等,
均取得重要效果。
5
无数网友“种草”!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成网红打卡地
在济南泉城路步行街上,
有一个山东好品观赏体验的
好去处——山东手造体验展示中心,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泉城路网红打卡点,
来拍照体验的年轻人尤其居多。
2022年,
山东创新实施推进“山东手造”工程,
举办“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宣推会、中华传统工艺大会、
“振兴传统工艺·鲁班杯”大赛、
“山东手造”“山东智造”精品展,
遴选优选特色产品5350多个,
“好客是真情、好品凭厚道”家喻户晓,
2022年,
一大批手造好物登上微博全国热搜。
创新版的花饽饽⬆️
超大个的布老虎⬆️
手艺人展示七十二变纸翻花⬆️
博山琉璃 ⬆️
陈玉凝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