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4 08:42:02
来源:水母网
水母网11月24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何晓波 通讯员 江文 王东辉 摄影报道)11月22日,历时26分钟,山东省重点工程潍烟高铁建设迎来重大节点:中铁上海工程潍烟铁路6标项目两座万吨级桥梁同时转体到达指定位置,成功跨越青荣城际铁路,标志着潍烟铁路建设取得重要突破,距离通车目标又近一步。由山东铁投集团投资建设、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这两座同时转体合龙的T构桥梁具有“曲线半径小(注:近似急弯)、纵坡大、无现浇段”的施工难度特点,系国内超100米以上跨度最小半径、最大纵坡的转体T构梁。
两座万吨桥梁转体“空中抛绣球”
11月22日22时58分,芝罘区魁玉路上空,当天最后一列高铁急速通过“青荣城际铁路”线,这又迎来当天的一个高铁运行天窗期。
随着现场总指挥的一声“转体合龙开始”令下,由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潍烟铁路“潍烟左线跨青烟直通线特大桥2-100米T构和烟台上行联络路线特大桥2-100米T构”两座超过万吨的桥梁转体正式开始。
据介绍,两座转体桥梁重量均为15000吨左右,T构梁体转体长度202.10米,转体高度分别为36.8、44.3米,分别转体26°36ˊ53〞和23°5ˊ24〞。这也是潍烟铁路全线首个大跨度无现浇段转体梁,共分26个节段,其中0#段采用托架法施工,其余标准节段采用悬臂挂篮法对称施工。具有“曲线半径小、纵坡大、墩顶与0号段同时浇筑、无现浇段”的特点,且在国内为100米以上跨度最小半径、最大纵坡转体T构梁。
项目施工负责人郭各介绍,因为两座呈弧形的桥梁分别要转体后对接潍烟高铁上行线和下行线,也就说这是一段上下坡包含“出、入”两个方向的桥梁转体合龙各自的对接桥梁,多种高难度集中同时施工这在国内高铁建筑工程中还是首次。通俗地讲,这相当于两座桥梁各自“空中抛绣球”,由对方严丝合缝稳稳地接住了。
高铁“天窗点”同时跨越既有线路
郭各说,青荣城际铁路青烟直通线是山东省最繁忙的高速客运铁路干线之一,每日通过列车超过80列,最密集时段平均10-15分钟就有一列火车通过。而潍烟高铁是直接在青烟直通线铁路上方开展桥梁施工,安全质量控制难度大,技术参数要求高,风险不可控。
项目施工负责人郭各说,为最大限度减少桥梁施工对既有铁路线路的干扰,保证铁路线路运行安全平稳,设计采用“先建后转”的施工方法,先沿着铁路平行方向建设桥体,然后平转至设计线路位置实现桥梁合龙。
本次(100+100)mT构转体梁采用两联同步转体,作为全线控制性工程,在一个铁路“天窗点”同时跨越既有线路,施工风险非常高。为了确保T构转体梁安全顺利转体,中铁上海工程局克服诸多不利因素,精心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创新工艺工法,完成3项省部级工法上报,获得3项专利授权。
万吨桥梁“绣球抛了”26分钟
当晚转体合龙施工现场,来自山东铁投集团济青高铁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等高铁建设者们聚集在一起,大家翘首以盼地等待着两座超过万吨的桥梁在夜空下各自“找到归属”,桥梁顺利合龙。
夜空下,这两座超万吨的桥梁俨然如同庞然大物一般斜伸着张开超过100米的手臂,要与在对岸静静等待它们的桥梁牵手。只是,这“抛绣球、接绣球”美妙的时刻足足让人等了26分钟。此刻,对讲机里传来的站在半空中桥面上的工程师们在“点动”“转体合龙成功”的话语传来。随即,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据介绍,能如此顺利转体合龙,这是工程师们精准的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分不开,他们通过建筑信息建模和大数据计算,提前模拟出转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依据转体速度、角度、扭力等关键数据,制定针对性解决预案。转体过程中,现场技术人员对转体过程进行实时跟踪,随时根据现场数据调整速度、角度、扭力等等,稳步有序推进,历时26分钟,实现转体对接分秒无误。
潍烟铁路融进国家高铁通道
潍烟铁路是山东省北部沿海地区对外客运交流的主要通道,也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中沿海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化京沪铁路通道、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车后,将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互联互通,打造胶东半岛1小时、省内2小时、北京3小时的高质量交通圈。
山东铁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说,由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潍烟铁路,目前桥梁下部结构、现浇连续梁、现浇简支梁均已完成,正在加快推进架梁和铺轨施工。此次两座转体桥梁的成功实施,为全线有砟轨道施工提供了条件,为全线按期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