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新闻频道>烟台社会
海阳退休教师捐出先辈所有革命遗物 抗日战争时期家中男丁全部参军

2022-10-04 09:46:37

来源:水母网   YMG全媒体记者 庞磊 通讯员 李昆



水母网10月4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庞磊 通讯员 李昆)“祖母、母亲大人安好,借别人的笔给人家掉了,家中若是有钱的话,捎几元钱给我吧。”这是烈士叔叔的第一封家书也是最后一封,然而钱还没寄到,人已不在了。每次想到这里,于长河便潸然泪下。

今年9月14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我这十年,根脉传承》中播出了海阳市退休教师于长河家先辈的红色故事。

在于长河的家里,一张雕塑照片格外显眼,雕塑上的四位军人或坐或站,英俊挺拔。“这是省委老干部局在济南老战士纪念广场给祖父、父亲以及两个叔叔设立的雕塑。”于长河百感交集,一座雕塑弥补了他未能与先辈见面的遗憾。

抗日战争时期,于长河的祖父于庆春带着父亲于孟君和二叔于孟臣先后参军。祖父和父亲后因受伤复员回乡,二叔于孟臣1946年牺牲。三叔于孟义1947年6月参军入伍,当年10月在三户山战役中牺牲,年仅18岁。四个男丁全部参军,一门两烈士。

“我感谢党和政府,为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辈树碑立传。在战争年代,我的先辈们,全家六口人,四个男丁全部参军反抗外国侵略,保家卫国。我的祖母也在后方支援前线。我敬佩他们,我学习他们,我要继承他们的遗志,传承他们的红色基因,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贡献。”于长河告诉记者。

当年为什么一家四口人都要去当兵?于长河说:“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我小时候也问过祖父这个问题,祖父当时的回答就是‘因为我是共产党员。’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我们的国家危在旦夕,那个时候全民族抗战,特别是家里有党员的,更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人出人,我当兵,我光荣。”于长河的老家子推后村在海阳与莱阳交界地带,那里是战争前沿,附近村里许多人家都有人当兵,一门四烈士的英雄雷乡母亲徐永彩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两位叔叔牺牲时,于长河尚在襁褓之中,所有的印象都来自祖父和父亲多年来的讲述和一些保存下来的遗物。家中一直保存着两位叔叔的家书。二叔在信中说,他把借别人的一支钢笔弄丢了,如果家里有钱,就给他捎点,他好赔给人家。三叔1947年当兵,年仅18岁,当年就牺牲了。二叔牺牲的消息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传回来的,一直盼着儿子平安归来的祖母,得到消息后承受不了打击,不久患重病去世。

为了让这些烈士的遗物能够更好地保存下来,于长河精心收藏着,2019年春节后,他用十天的时间把祖父和父亲留下来的文件资料重新翻阅整理,主动联系省委老干部局,把先辈参军参战、流血牺牲的文件、遗物无偿捐赠。

“我很怀念他们,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教育下一代。我愿意去给孩子们讲革命先烈的故事,让红色基因能够代代相传!”于长河说。


王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相关报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界面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