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新闻频道>烟台社会
烟台市印发《美丽烟台建设战略规划纲要(2021—2035年)》———打造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烟台样板”

2022-08-17 08:46:58

来源:水母网   YMG全媒体记者 童佳怡



image.png

水母网8月17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童佳怡 通讯员 谢楠)8月16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美丽烟台建设战略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解读新闻发布会。

记者从发布会获悉,此次《规划纲要》由烟台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编制,《规划纲要》内明确了美丽烟台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框架;谋划了以“五色战略”体系为中心的美丽烟台建设战略任务和工作重点;明确了5项重点任务和5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多视角、多维度、多层面谋划美丽烟台战略思路,系统提出美丽烟台建设规划图、路线图,高标准打造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烟台样板。

近、中、远三段战略目标确立

加快打造现代美丽城市典范

《规划纲要》确定以世界眼光,对标先进;生态优先,低碳发展;固本培元,补足短板;以人为本,制度驱动为美丽烟台建设基本原则,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落实新旧动能转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加快打造经济产业低碳循环、陆海生态自然和谐、人居环境健康宜居、治理体系现代高效的美丽城市典范。《规划纲要》内共确定三个阶段,包含8个体系35项美丽烟台建设指标战略目标:

近期目标是预计到2025年,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烟台建设初见成效,“绿色低碳、青山永驻、湾岛同美、果鲜粮香、循环高效”成为美丽烟台的生动写照。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4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能源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基本形成高品质城乡生活面貌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空气质量稳步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8.8%,PM2.5浓度稳定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并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稳定提高,海洋环境质量巩固提升,水生态功能初步得到恢复,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增强,环境安全有效保障,土壤安全利用水平巩固提升,固体废物与化学物质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

——现代化治理体系健全高效。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基本形成。

中期目标是预计到2030年,美丽烟台建设纵深推进,成效持续提升,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总体形成。力争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开发保护空间格局逐渐稳定,生态环境全面改善,蓝天、碧水、净土目标总体实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增强,优质生态环境产品实现稳定供给,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深入人心,美丽烟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远期目标是预计到2035年,在烟台市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的美丽烟台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五色”战略框架拉开

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规划纲要》中指出,烟台将深入实施“绿+”“青+”“蓝+”“紫+”“金+”五色战略,让美丽烟台建设成为烟台城市能级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更有力支撑。

——全球领先、低碳发展。实施“绿+”战略,基于烟台世界级的生态禀赋,以“产业立市、生态强市”为新时期城市绿色发展总纲领,实施“一谷一区一岛一港”“双碳”先行示范,推动能源、交通、工业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提升陆海生态系统碳汇供给能力,全面统筹建设低碳社会,加快推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完善支撑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完善美丽烟台建设社会行动机制,健全环境监管执法,久久为功,在美丽烟台建设框架下打造绿色低碳的烟台样板。

——青山永驻、城水共生。实施“青+”战略,深化烟台多元山水生态基底和城市发展建设的和美互融互动关系,形成青山拥抱、碧水环绕的公园体系。明确打造“廊珠相辉”的现代公园城市目标,推进城市多级公园和生态廊道的巩固提升。推进山体、森林、水系、农业、城市风貌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工作,系统提升全域景观品质。尊重、顺应、保护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构建“碧水绕城、城水共生”发展空间格局,推进从山顶到海洋的水生态环境分区差异化管治,健全统筹治水管理体制,适度超前建设基础设施,积极营造公众亲水空间,实施美丽河湖建设,提升山水城海相依的烟台风貌。

——湾岛同美、人海和谐。实施“蓝+”战略,以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先导,打造面向海洋的“两山”建设世界高地。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抓实海洋保护地建设,缔造系统健康、物种多样的海洋资源宝库,谋划全面经略海洋,高质量发展陆海接力、科技引导的现代海洋产业,树立人海共生、陆海统筹的可持续发展标杆。高水平建设“美丽海湾”,着力展现“水清滩净、岸绿湾美、鱼鸥翔集、人海和谐”城海交融美景,提升公众临海亲海获得感和幸福感。

——果鲜粮香、健康丰实。实施“紫+”战略,扩大核能供暖范围,构建“一带两廊三区”的城市通风格局,强化细颗粒物和臭氧治理,与青岛、威海等共建北方“清新空气示范区”。结合城市通风格局合理布局葡萄酒产业,推进土壤环境全生命周期管理,以绿色化、生态化提升农果产品附加值,支撑建设国际驰名生态葡萄园和葡萄酒城,支撑提升名品荟萃现代农业国际化水平。促进蓝色海洋康养、旅游文化健康、健康食品产业带“三带”融合协同发展,培育创新“两山”转化高级业态,创新升级遐迩仙境、宜享颐养的康养胜地。

——绿金互通、循环高效。实施“金+”战略,以创建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无废城市为目标,发展安全高效的黄金矿业循环经济烟台模式,稳步推进氰化尾渣减量化,开展“中国金都”尾矿资源化利用示范。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梯度,持续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结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空间和行业指引,优先发展高经济产出——低环境代价行业,推进高经济产出——高环境代价行业整合和绿色化改造,严格准入低经济产出——高环境代价行业,增强烟台工业制造绿动力,形成产业基础高级化、优势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集约化的生态产业体系。

5项重点任务发力

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高地

《规划纲要》指出,烟台将从打造绿色生态城市、着力建设现代公园城市、加快构筑美丽蓝色海湾、持续打造世界食旅之都、加速形成活力安裕之城等5项重点任务发力,全面助力烟台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高地。

——全力打造绿色生态城市。构建低碳发展格局,加强绿色低碳发展。供给优质蓝绿碳汇,完善现代治理体系。

——着力建设现代公园城市。加快打造公园城市明确公园城市总体格局,建设四级公园体系,建立生态廊道联结,强化城市空间开发保护。提升生态功能品质强化山体治理与修复,培育高价值森林生态系统,推动农业农村生态品质提升。塑造城市特色景观风貌,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三水统筹实现城水共生强化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优化健康城水网络格局,完善水环境治理支撑体系。实施全域治水管理体系,提高城市亲水品质。

——加快构筑美丽蓝色海湾。树立生态海岛标杆,推进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健全长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构建“长岛国家公园”“长岛海珍”等区域公共品牌。加强海岛保护修复。构建整岛与局部区域保护相结合的海岛保护体系,分类推进海岛合理开发和重点保护。深化陆源入海污染治理,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实施化工、造纸、热电等行业企业废水深度治理,确保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加强海上污染分类整治,实施港口船舶污染综合整治,推进沿海港口码头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提升海洋灾害防治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加强沿海海洋预报减灾能力建设。加强海岸带保护管理与整治修复。推进美丽海湾建设。有序开展莱州湾和丁字湾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海洋资源宝库。加强海洋生物栖息地和迁徙地保护。强化海洋生物物种养护。打造海洋牧场生态示范之城,推动海洋产业发展。推进生态养殖绿色高效发展。发展电子医药,加速形成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突破海洋旅游产业。

——持续打造世界食旅之都,引领清新空气示范,构建“一带两廊三区”的城市通风格局。深入推进冬季清洁取暖。积极推进核能供热,不断扩大现役核电机组向周边供热范围。推动臭氧和PM2.5污染协同控制。加强扬尘源、餐饮油烟和农业面源等无组织排放的治理。加快推进工业涂装、石化、化工、包装印刷以及油品储运销等重点领域VOCs减排。强化移动源大气污染治理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标准,推进油品配套升级,推进土壤安全利用,统筹推进用地空间管理,强化涉土污染源监管,持续加大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力度。振兴都市现代农业,打造高附加值绿色农业品牌。建设国际驰名生态葡萄园和葡萄酒城。构建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推进全域生态旅游。优化以生态为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升级全域生态旅游产业体系。创新开发生态文旅特色产品。

——加速形成活力安裕之城。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推动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打造特色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业。倡导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强化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构建尾矿安全格局。打造“中国金都”尾矿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推进尾矿资源化高效利用分区施策。深化尾矿提取先进技术应用。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聚焦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优化重构产业空间布局和梯度。优化聚焦主业、错位竞争、分布集中的产业发展格局,创新拓展生态经济化路径模式。建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和支付机制。探索建立海洋生态系统碳汇核算及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协同机制。建立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增强绿色经济市场活力。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打造绿色金融服务综合平台。建立健全绿色投资与绿色贸易管理制度体系,落实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积极推动绿色金融领域国际合作。



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相关报道
关于水母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 版权声明 | 平台公约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侵权假冒举报:0535-123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5-6631312举报邮箱(未成年人的举报平台):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疫情防控有害信息专项举报入口:jubao@shm.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专区暴恐举报网暴举报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