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新闻频道>烟台社会
烟台今语|便民设施不该成摆设

2022-07-07 08:57:45

来源:水母网   姜春康



姜春康

城市文明,在于细节。据“烟台民意通”记者报道,我市一些行人宁愿冒险违法穿行马路,也不走近在咫尺的地下通道,致使便民工程“没用好”。

便民设施不该成摆设。第一层含义就是市民不该让其成为“鸡肋”。除了尴尬,也易引发法律问题。如在无斑马线路段,行人若随意穿越马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且其他当事人无违章行为时,行人就要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即便不出现交通事故,不通过斑马线横穿马路也是违法的。同时,文明出行不仅彰显个人素质,也折射城市文明指数。行人遵守交通规则,既是法律需要,也是文明需要。

第二层含义,剑指城市治理水准。对任何城市来讲,“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更契合时下语境。譬如,卫生间被锁住或被私人占用、社区服务站长期闲置、公共自行车坏了无人使用等情况的出现使得不少便民设施沦为“僵尸”,无法发挥其应有功能。

便民措施,重心自然该是便民。“僵尸”设施不仅造成浪费,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一些部门“只管建”的懒政来。如此现象,在一些城市并不鲜见。那些不好用的“设施”和闲置无异,有的则“为民添堵”——如扬州市高邮市区一条路上新添置了10多个公交站牌,但站牌全部高达2米以上,且字迹非常小,乘客很难辨认清楚,这引起当地居民不满,有人戏称“这是专门给姚明设计的”。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体现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更体现着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准。因此说,不让便民设施成摆设,既关乎市民切身利益,更关乎城市管理艺术。

当前,我们生活的城市时刻发生着改变,公共设施的建设,有的是大动作,有的是“小新鲜”。但无论哪种,都需有长远意识。从小处看,便民设施体现为民服务程度;从大处看,展示城市文明“软实力”。市民如何合理用好,相关部门如何管理好,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相关报道
关于水母网 | 集团介绍 | 集团邮箱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 版权声明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侵权假冒举报:0535-123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5-6631312举报邮箱(未成年人的举报平台):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疫情防控有害信息专项举报入口:jubao@shm.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专区暴恐举报网暴举报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烟台日报社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