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1 08:45:42
来源:水母网
水母网1月11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宋晓娜)海洋,是烟台的天然宝藏、城市名片,也是烟台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未来所在。经略海洋,是这座海洋城市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市委经济工作暨全市百日攻坚动员会议提出,奋力发展海洋经济,大力实施海洋优势产业示范、海洋潜力产业突破、海洋科技创新强基、海洋生态保护固本和港产城一体化发展行动,加快实现由传统海洋大市向现代海洋强市跨越。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为2022年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明晰了道路。” 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传强表示,去年,烟台全面提升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积极推进现代海洋强市建设,在全省率先出台《烟台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确立了“一核引领,两翼突破,七湾联动”发展蓝图。“十四五”海洋发展工作开局良好,预计2021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100亿元,同比增长9.5%。
“2022年,我们将加快打造黄渤海新区海洋开放新高地,提升海洋科技创新水平,增强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在海洋强国建设中勇当先锋,在海洋强省建设中走在前列。”李传强表示,加快推进省、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落地实施,适时召开市委海洋委会议,研究谋划涉海领域重大事项,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发展走在前。加快推进海洋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优势产业示范和潜力产业突破工程,推进“百箱计划”“耕海一号”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在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海洋文旅、海洋交通等领域率先示范,在海工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海上发射等领域尽快突破,持续打造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去年,全市海洋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8家,组织实施市级涉海科技计划项目22项,引进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共建“中科院环渤海(烟台)药物高等研究院”,“山东省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我市起草的《海洋牧场建设技术指南》国家标准正式发布。烟台开发区“多方联动构筑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获批自贸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建成智慧海洋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海洋经济、海洋牧场“云管理”。李传强表示,2022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推进环渤海药物高等研究院、山东省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培育更多高端海洋人才科技交流支撑平台。
推进海洋科技创新,企业在行动。2021年,中集来福士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助力全球首座十万吨级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交付,在油气平台基础上积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在船舶业务持续发力,交付抢险打捞工程船“德建”轮、建造两艘全球最大双燃料冰级滚装船、再签2+2+2艘运输船合同。在海洋渔业领域,建造完成 “百箱计划”首批4座深远海智能网箱,并获国内首个网箱入级证。2022年,中集来福士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发和掌握更多国之重器”的嘱托,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在创新发展上加力度、在实业报国上勇担当。大力开拓海上风电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探索“绿色发展”之路。助力山东省全面增强向海图强发展优势,深入开展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行动,努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海洋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
如何守护好海上“绿水青山”?李传强表示,我市将积极探索海洋领域“双碳”发展模式,推进“渔光互补”、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持续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海洋能源体系。
把“生态保护”作为第一要务,把“绿色发展”作为根本前提。2021年,长岛坚持“山水林海城”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全力创建国家公园,完成科考报告、符合性认定报告、社会影响评价报告,实施方案上报国家林草局。加快推进生态修复,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位居全省前列。持续修复海洋生态系统,完成养殖腾退0.83平方公里,放流鱼苗228.15万尾。进一步减少污染排放,完成5处乡镇10个村1927户清洁取暖改造工程,空气质量6项主要污染物浓度稳定达标。2022年,长岛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围绕既定目标狠抓落实,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聚焦生态保护埋头苦干,重点全力创建长岛国家公园,带头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加快推进GEP核算、碳汇交易实践创新,全力打造国际零碳生态岛,奋力走在全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前列。
港产城如何加速融合?我市将实施港产城一体化发展行动,加快培育现代临港产业业态,全面增强口岸功能,推动港口由货物中转港向综合服务港和国际贸易港转型。“去年,烟台市出台了系列支持港口发展政策措施,烟台港发展环境得到空前优化,港产城融合发展取得了新成效。”山东港口烟台港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国田表示,2021年,烟台市委、市政府成立“以港兴市”领导小组,全力推动“以港兴市”战略实施,烟台港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山东港口国际交流中心、烟台港原油接卸运输一体化二期等港产城融合项目快速推进,同时与蓬莱区、莱州市、烟台综合保税区、芝罘区等区市开展了相关合作。2021年,烟台港为烟台市贡献外贸进出口额330.3亿元,同比增长25%。2022年,烟台港将全力推动“以港兴市”战略实施,提升港产城融合度,加快推进山东港口国际交流中心、烟台港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等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港口物流枢纽和综合平台作用,联手各级政府和合作伙伴做大做强临港产业,积极参与临港物流园区建设,促进服务业发展。
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