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6 09:00:30
来源:水母网
水母网1月6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唐寿锐 通讯员 聂英杰 摄影报道)扫一下手机二维码,登录个人账号;再将快递纸箱、酒瓶等可回收垃圾投入全智能垃圾分类箱,换取相应积分。“积分可用来换取垃圾袋、牙膏、牙刷、香皂等家庭日用品。”在南长山岛,岛上居民张世凤近日告诉记者,如今她账上积分不多:“前几天换取了一桶花生油。” 作为山东省首个全域推行垃圾分类的县(区),烟台市确定的唯一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示范县,眼下,长岛综试区决心把垃圾分类作为建设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必不可少的重要“名片”,奋力打造具有长岛地域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
攻坚破题,全岛全域探索垃圾分类
长岛综试区居民分散居住在10个岛屿,各岛环境各异、情况不一,并且由于独特的海岛地域特色,居民生活习惯与日常产生的生活垃圾成分构成都与陆地差异较大。在全域推行垃圾分类,长岛没有成熟的经验复制,只能从头探索。
“2018年开始进行试点,2019年重新部署,全面推进。”长岛综试区公共事业管理中心环境卫生科科长王玉胜介绍说。2020年3月1日,《长岛综试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正式由区工委管委印发,这是该区第一部关于垃圾分类的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对该区垃圾分类的运转模式、管理模式进行了专门的顶层设计,对有关主体的权力与义务、相关的法律责任进行了清晰的规定。管理办法的出台,使该区垃圾分类各项工作有章可依,促使各项工作全面规范化、正规化。
有了制度,就去执行。当年4月,该区在瀛洲小区、聚仙假日小区、嵩前村开展了“定时定点”试点工作,分别为封闭小区、半封闭小区、渔村的垃圾分类推行工作摸索经验。在两个多月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在小区实行的充分发挥智能设备与人工引导作用的“撤桶并点”模式、在渔村实行的收集员每天定时上门收集模式逐渐成熟。6月份,区工委管委主要领导组织县直各部门、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对三个示范样板进行了现场观摩,为全域推行垃圾分类凝聚了共识、总结了经验。
“如今,我们坚持因地制宜,采用差别化的策略一体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王玉胜说,各乡镇在北长山乡嵩前村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户分类、村收集、公司运处”的管理模式;城区在聚仙假日山庄、瀛洲小区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撤桶并点、定时定点”的收集模式。各岛收集的生活垃圾宜外运则外运,宜就地处置则就地处置。
“全程闭环”,打造系统集成“一条链”
在长岛,垃圾分类是“全民参与”。无论单位办公,还是居家生活,处处配套着分类垃圾筒,岛上干部群众,努力拧成协同配合“一股绳”,形成了社会各界协同推进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
在南长山岛泰和水岸小区门口,记者看到有居民提着绿色的“厨余垃圾”桶走到分类垃圾箱前,将垃圾袋从桶中取出,将袋中的厨余垃圾倒向制订的收集槽后,再将垃圾袋投向其他垃圾收集槽中。“我们养成习惯了,确实比以前干净又卫生。爱护生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该居民说。
为使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各环节环环相扣、闭环运作,长岛综试区坚持系统思维,强化流程设计,彻底解决“前端分类、中间混运、末端混处”的现实困境。
分类投放:为城乡居民统一采购配置家用两分类垃圾桶18000余套(组),城区居民一桶两分,厨余垃圾、其它垃圾容量各20L;渔村居民两桶一组,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容量各30L。
分类收集:发挥集中管理优势,推行“定时定点”收集模式。在社区,每150-200户居民设置一处垃圾收集点,并设置了31名引导员,在上下班的高峰每天引导3个小时。在渔村,每天固定两次由垃圾收集员上门收集生活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后集中到村里的垃圾分类回收站。在城区主要位置设置智能收集设备63套,自动称重、自动积分,投递记录实时查看,在智能设备点位全覆盖安装高清视频监控,加强对分类收集行为的监督。
分类运输:配置各型运输车辆52辆,坚持专车专运,不同种类垃圾分别运输。垃圾运输车标识明显、清楚。垃圾收集点(回收站)的生活垃圾基本做到一天两次运输,夏季高温季节同时出动喷药车进行除蝇消毒作业,在实行定时定点的居民小区实行“以桶换桶”,克服“邻避效应”。
分类处置:深入推进再生资源利用网络与生活垃圾收运网络融合,通过“两网融合”、积分奖励、积分兑换等措施,提高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效率;累计建成厨余垃圾处置中心9个,通过生物发酵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到厨余垃圾不出岛;有害垃圾统一回收,集中暂存后运出岛交由专业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置;对西三岛、北五岛产生的其他垃圾分别以直运、压缩外运的方式分别处置,彻底结束“垃圾围岛”的历史。
海更蓝,山更青,岛更美,长岛人全心全力。走在冬日长岛街头,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海岛画面随处可见。长岛综试区垃圾分类,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而且保护了海岛生态,也成为长岛综试区一张闪闪发光的“生态名片”。
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