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新闻频道>烟台要闻
新征程新奋斗新气象|锚定“双碳”目标 烟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2021-10-18 08:58:02

来源:水母网   YMG全媒体记者 孙长波 通讯员 邵伟峰



在中集来福士,多型海工装备正在建造和维护中。YMG全媒体记者 唐克

水母网10月18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孙长波 通讯员 邵伟峰19日,2021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将隆重开幕。届时,国家能源行业相关主管部门,能源领域的院士专家、行业协会、科研院校、产业链相关的国内外企业和国际机构等共计2000多人将齐聚烟台,共同为我国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山东省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以及烟台市国家清洁能源示范市的建设建言献策、助力发展。

“双碳”目标下,烟台高质量发展的脉动日益清晰。“减少碳排放,实现3060目标,推动清洁能源加快发展是烟台的着力点和发力点之一。在清洁能源发展方面,我市的核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等产业快速成长,预计到‘十四五’末,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300万千瓦,占比达到55%左右。对烟台而言,实现‘双碳’目标既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更是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换道超车的重要机遇。” 市委副秘书长、市发改委主任王松杰如是说。

核能供热

有望向烟台市区延伸

15日傍晚,北风劲吹、秋雨连绵。在海阳核能供热2号中继泵站施工现场,在钢结构支架上的主管道已经衔接完毕,海阳水发集团项目经理高吉波正在冒雨指挥安装水泵、去污器和软化水处理设备。2号中继泵站作用是为核能供热主管线增加输送压力。

“主管道已经完工,目前仅有这个中继泵站正在加紧进度,18日早晨8点与核能管网接合,达到试运行条件。所有新建换热站将于21日起全线验收、注水,11月1日起试运行,8日提温。”海阳海发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辛张波告诉记者说。

据了解,核能供热主要原理是从核电厂内机组抽取高压缸排气作为热源,通过核电厂内换热首站进行水气热交换,然后经核能供热主管网将高温水输送至供热企业换热首站进行热量交换,再经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传递至各小区换热站完成热交换,最终供到千家万户。“整个过程中,核电站与供热用户之间不会直接发生联系,而是设置了多道隔离屏障,只有热量的传递,没有水的交换,用户真正能接触到的是已经经过层层隔离过、十分安全的热水,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海阳市住建局业务科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对于海阳市居民来说,冬季取暖除了供暖费下调了一元钱以外,其他没有什么不同。

“首期供热面积70万平方米的核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已平稳运行两个供暖季,供热二期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年底供暖季建成投用后,海阳市将率先实现城区450万平方米‘零碳’供暖全覆盖,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每个供暖季节约原煤10万吨。2号机组供暖改造预计于2023年投运,核能供热能力可达到3000万平方米,逐步向烟台市区延伸。” 市新兴产业发展推进中心主任张洁非说。

供暖,仅仅是海阳核电的一项“副业”。海阳核电一期工程自2018年10月投运以来,累计发电556亿度,相当于节约标煤167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393万吨。

千万千瓦级

风电基地将直面海风

9月13日,海阳南部海域,华能山东半岛南4号海上风电项目首批风电机组顺利并网,成功发出山东省第一度海上风电。该项目是山东省首批海上风电示范工程。项目投产后,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8.2亿千瓦时,节约标煤25.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6万吨。

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我市加快国电投半岛南3号、华能半岛南4号海上风电及储能项目建设,力争2021年内116台风机全部并网发电,“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10万千瓦。

“在即将召开的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期间,我市将正式签约成立中国北方海上风电产业联盟,该联盟将成为中国北方地区首个风电全产业链联盟,对推动山东省及周边地区海上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市发改委总经济师张丰奇透露说。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联盟单位坚持能建尽建原则,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充分利用海上风电资源,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推进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加快启动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推动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

LNG项目氢能项目

形成清洁能源有力补充

“烟台的870万千瓦清洁能源中,要数风电和核电占大头,风电装机容量大致在380万千瓦,海阳核电一期两个机组总容量是250万千瓦,光伏发电200万千瓦,其余的是生物发电等。9月24日,国家发改委同意建设中石化龙口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加上已核准项目三大LNG基地建成后,我市储存和供气量能达到320亿立方米,而我们烟台市现在仅需要10.5亿立方米,所以大部分LNG供应山东省甚至更广阔的腹地。氢能,也是我市下一步大力发展的方向。”市发改委总工程师王旭明告诉记者。

根据冰轮环境发布的半年报,冰轮环境在氢能装备领域蓄势研发工作进展顺利。上半年联合有关科研院所研制的喷油螺杆氢气输送压缩机、燃料电池空气压缩机、燃料电池氢气循环泵、高压加氢压缩机产品通过了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研发的燃料电池空气压缩机的主要性能指标、高压加氢压缩机的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市发改委能源发展科科长郭小军说,我市下一步开展工业副产品氢提纯,风电、核电等新能源制氢,电网谷段“浅绿”电力制氢,拓展多元化氢源渠道。以氢能骨干企业为支撑,加速氢燃料电池专用车辆、关键零部件的开发与产业化应用,争取突破高效电解制氢装备、大型氢气液化装备、氢储运核心零部件、氢能加注核心部件和系统集成等发展瓶颈,加强与中船动力集团等氢能源应用合作,探索船舶氢动力、海上风电就地制氢等新技术,开展氢燃料电池车辆示范运营,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高地。

高能耗企业

降碳水平走在世界前列

“短时间内传统火电还是无法替代,我市的八角电厂、莱州电厂虽然是煤电企业,但是这两个发电厂的技术在节能减排上在国内和世界上都是一流的。”郭小军说。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若干措施》中规定的16个高能耗行业,烟台主要是化工行业、有色金属和水泥这三个行业100多个项目在其内。从排查结果来看,绝大部分是鼓励支持发展类,且这其中大部分项目属于世界高水平的,例如万华化学、南山铝业等等。几乎每一户大企业都是行业标准制定者或者在业界属于手执牛耳的位置,其生产标准、技术研发、排放水平属于国际一流水平,产值的单位能耗和排放比较低。

“国家限制高排放高能耗企业,目的是迫使这类企业达到节能和碳排放的最先进技术水平,达到了则予以鼓励支持发展。烟台的能耗水平比较低,在全省的位置比较靠前,例如全省能耗平均水平万元GDP能耗是约0.5吨标准煤,而烟台是约0.33吨。”王旭明说。

万华化学在2021半年报中称,“碳中和”为聚氨酯在建筑节能领域的使用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万华化学将抓住行业机遇, 抓紧建设可降解塑料、三元正极材料、分离纯化材料等,真正实现“化学,让生活更美好”。南山铝业则表示,熔铸生产线能够回收利用各生产环节产生的废铝、客户生产环节产生的边角料等可重熔废品,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铝渣、废铝屑等进行低损耗的二次回收利用,同时积极探讨使用清洁能源,真正实现绿色发展。

规划建设

“一谷一区一港”主承载区

没有产业支撑,很多设想、规划、布局很可能是空中楼阁。“双碳目标的实现,既要‘技术上可行’,也要‘经济上可承受’,需要政策机制、能源布局、基础产业、节能技术、金融市场等各个领域的协同和创新才能实现。”烟台东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志远说。

为紧紧抓住烟台核电、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大发展十年黄金机遇期,我市积极引进国电投、中核、中广核等头部企业和清华大学等专业机构在烟台集中布局研发机构、高端装备产业、低碳服务业、核能综合利用项目等,谋划推动一批碳达峰碳中和标志性示范引领工程,促进清洁能源和绿色低碳产业集聚发展、创新发展、突破发展。

许多人在荣乌高速、沈海高速上看到过特种货车拖曳着一个数十米长的风力发电机的巨型叶片,叹为观止。据大金重工最新披露,其蓬莱生产基地,设计产能50万吨/年,是风电行业内单体产能最大,资质最全的海上风电塔筒和桩基设备供应商。蓬莱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基础设施优势,以及高效的物流能力和发运能力。依托蓬莱海工、海上风电、船舶等装备产业基础,以上海电气、大金重工为首的链主企业立足风电装备制造延链强链聚集发展,在蓬莱已经蔚为壮观。

今后,我市将坚持创新模式、前瞻布局,项目支撑、产城融合的理念,规划建设丁字湾双碳智谷、烟台3060创新区、蓬莱北方风电母港‘一谷一区一港’等主承载区,带动其他专业化园区协同发展,构建‘1+1+1+X’等发展格局,打造烟台清洁能源产业特色化发展品牌。

绿色低碳

生活办公方式已成为习惯

不知道读者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些变化:在我市各大商圈的快餐店、奶茶店,许多饮料已经不提供吸管;我市的几家规模较大的饭店外卖餐盒已经使用容易降解的纸质外卖盒;超市里的塑料袋,也换成了乳白色、质感更薄更轻软且可降解的。

在莱山区学院西路的公交场站,一排排新式充电桩正在建设当中。据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场内的上百辆公交车没有一辆燃油车,其中一半是燃气公交车,一半是纯电动公交车,纯电动的公交车比例在逐步上升。

截至目前,烟台公交营运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为2195台,占全部公交车总数的91%。去年能源消耗较2019年减少24%,折合标准煤13006吨,根据1吨标准煤约排放二氧化碳2.68吨计算,共计减少碳排放34856.08吨,相当于种树1936448棵。

芝罘区法院综合能效提升项目9月份刚刚投入运行,该项目由东方能源负责投资和技术改造,通过云平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芝罘区法院的能源系统进行整体改造,包括分布式光伏、中央空调系统、制冷系统、照明及用水等。项目改造完成后为芝罘区法院年节省能源费用5万余元,综合能效提升10%以上,年减排二氧化碳超过400吨。该法院将于本年实现“碳达峰”,同时东方能源将在15年合同期内,也就是2036年前助力芝罘区法院实现“碳中和”,为全国公共机构的“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烟台模式。

王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关于水母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 版权声明 | 平台公约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侵权假冒举报:0535-123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5-6631312举报邮箱(未成年人的举报平台):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疫情防控有害信息专项举报入口:jubao@shm.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专区暴恐举报网暴举报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