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新闻频道>国内新闻
以党史励志 以科技兴邦

2021-09-14 09:22: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宋德雄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百年党史,处处蕴含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百年党史,是一部为中华民族求解放的英雄史,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奋斗史,也是一部为中国科技促进步的辉煌史。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认真学习、回顾、梳理百年来党的科技思想和科技实践的伟大历史,深入挖掘其中蕴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充分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砥砺科研初心、勇担创新使命的内生动力,对于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创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深刻学习把握党的科技思想脉络,牢牢坚持科技创新事业正确道路和方向

理论上清醒,是思想政治坚定的前提。马克思在《资本论》及有关著作中对科学作了深刻论述。他认为,科学是生产力,是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我们党与科学有着不解之缘。1915年,新文化运动爆发。在新文化运动科学与民主两个思想大潮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得到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也应运而生。我们党成立后,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了大量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强调“要发展边区建设,保证抗战的物质供给,就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国掀起“向科学进军”的热潮,毛泽东同志提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科技发展路线。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和世界科学潮流,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影响深远的重要论断。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经验、顺应时势、着眼未来,提出了“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举旗定向。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深刻把握党的科技思想的理论逻辑脉络和历史发展脉络,从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引导广大科技人员切实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在正确的道路和方向上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强国。

深刻学习铭记党的科技实践历史,充分认识科技工作者重要地位和作用

科技是国之利器,人才是国之根本。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画卷,闪耀着无数科技人员的动人身影,他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付出了无数艰辛和汗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战火纷飞的年代,科技人员的重要价值彰显无遗。1930年12月,黄埔六期通讯学科毕业的王诤被我军俘虏后参加红军,并被任命为第一个无线电队队长。在他的带领下,我军通信兵队伍迅速发展壮大,1949年达到一万余人。正是无数通信兵的日夜奋战,从科学技术上保障了毛泽东同志、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号令及时、准确、迅速地传达到每一条战线、每一个组织。新中国成立后,以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华罗庚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为共和国科学技术事业的繁荣、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家安全和主权完整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后,我们迎来“科学的春天”,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担使命、奋发有为、埋头苦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治疗、防控、疫苗研发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攻关。我国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科技工作者功不可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深刻认识科技工作者在党和人民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作的突出贡献,引导广大科技人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扬主人翁精神,发挥主力军作用,以更加有力的行动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努力奋斗。

深刻学习理解新中国伟大科技成就,始终坚定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和信心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新中国科技事业几乎从零起步。经过7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科技整体能力大幅上升,主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一些领域开始从跟跑进入并跑、领跑阶段;建成了全球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制造业总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高速铁路到量子通信,从汉字激光照排到超级杂交水稻,从合成人工牛胰岛素到人类基因组计划……我国在基础科学、工程技术上之所以能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在一张白纸上绘就绚丽多彩的科技画卷,走过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能完成的工业化历程,关键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用好“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重要法宝。过去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我们依靠这个法宝造出了“两弹一星”,有力保障了国家安全、提高了国际地位,今后也一定能够依靠这个法宝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科技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我国很多重大科技成果都是依靠这个法宝搞出来的,千万不能丢了!”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正确认识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理解“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根本保证”和“集中力量办大事是重要法宝”,引导广大科技人员坚定信念、增强信心,树牢团队合作、系统整合、协同创新的意识,更加主动地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更加自觉地把聪明才智投入到党和国家组织的科技计划和活动中去,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为实现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深刻学习弘扬我国科学家精神,不断汲取勇攀科技高峰的智慧和力量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历史,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中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他们身上充满了对科研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赤诚。钱学森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怀抱,黄大年义无反顾回国,诠释的是科研报国的赤子之心;钱三强坚持原子核三分裂机制理论,彰显的是严谨求实的治学理念;林俊德弥留之际仍在病床上整理电脑里的重要资料,杨衍忠临终前将600万字文稿交给国家,展现的是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于敏隐姓埋名三十年,徐光宪一生都有稀土情结,体现的是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陈景润对数学研究有着“走火入魔”般的痴迷,王小谟被诊断癌症却像没事人一样只关心项目,展示的是忘我工作的为学境界……可以说,我国科学家的奋斗历史就是一座巨大的精神宝库,有着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深刻认识科学家精神对于科技工作者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引导广大科技人员从我国科学家的奋斗历史和感人故事中,感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智慧,汲取勇攀高峰、争创一流的力量,大力传承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精神,专注科研事业,坚守科学道德,矢志科技创新,勇于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攻关,敢于向现代科学技术的最高峰发起冲击,走好走实新时代创新之路。(作者系江西省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王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关于水母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 版权声明 | 平台公约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侵权假冒举报:0535-123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5-6631312举报邮箱(未成年人的举报平台):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疫情防控有害信息专项举报入口:jubao@shm.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专区暴恐举报网暴举报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