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5 21:21:24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林鹏 黄孟娜 临沂报道
从地图上看,长江经济带宛若一条巨龙,撑起中国经济腾飞的脊梁。而占全国GDP四分之一的长三角地区,无疑为龙头。雄厚的经济实力、完善的产业结构、庞大的消费市场……长三角地区强劲的引擎作用,辐射带动能力,举国瞩目。
如今,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意味着这里发展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千里之外的革命老区临沂,率先嗅到了机遇,适时提出“实施三步走 对接长三角”战略,努力打造长三角区域的“菜篮子”、休闲旅游“后花园”、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大后方”,为临沂经济的再次腾飞插上翅膀。
“菜篮子”不断升级 “产自临沂”叫响长三角
超和食品每年可屠宰肉鸡7500万只
6月下旬,夏日的骄阳炙烤着大地。
位于沂南县辛集镇的山东超和食品有限公司,一片热火朝天景象。
生产车间内,浸烫、内脏清理、上池清洗、分割……一只只完整的肉鸡,很快被现代化的生产线加工完毕。与生产线的忙碌相对应,几十辆大型冷链车在车间外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将肉鸡运往长三角地区。“这里有两条生产线,每小时能加工25000只肉鸡,年屠宰量可达7500万只。”超和食品董事长张艳年掩喜悦,调门抬高,“仅销往长三角地区占比40%以上”。
距离超和食品10公里处的鸿雁养殖场,现有50万只在栏肉鸭。“每天至少清理两次粪便,同时根据肉鸭日龄调整温度,为肉鸭营造舒适的生长环境。”养殖场技术厂长刘贞华说,还要严格按照饲养标准,严卡检验检测标准,保证畜禽肉质。
就在半个月前,满载白条鸭的大货车在鸿雁公司整齐列队,奔赴上海。上午出发,当晚就能抵达目的地。第二天,就变为咸水鸭呈上市民餐桌。统计数字显示,沂南县肉鸭出栏量每年达2.5亿只,屠宰量每年达7亿只,占到全国的20%。除供应本地和周边省市外,大部分销往长三角地区,那里有三分之一的咸水鸭来自沂南县。
沂南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保证畜禽质量,县畜牧中心建立了智慧畜牧业、村级动物防疫员等新机制,确保了养殖生产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同时,企业要对肉鸡肉鸭进行内部检测。在屠宰时复检,必须达到国家标准。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还进行不定期抽检,确保长三角地区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同时,沂南县联合上海相关科技公司,运作“云禽网”平台,推动肉鸭产业研发、生产、营销、配送等全价值链一体化,并实现可追溯。此外,临沂市便捷而低价的物流,也助力了沂南肉鸭“朝发夕至”大量销往长三角地区。
垦源高品质的西红柿,打开了长三角市场大门
兰陵是全国著名的蔬菜大县。近年来,兰陵县积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智慧农业,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6月份,山东垦源智慧农业产业园的西红柿已过拉秧期。工作人员正准备下一季的无土栽培种植,期待好收成。
智慧、科技等诸多现代农业的标签,在垦源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也为蔬菜高产高质埋下伏笔。山东垦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广峰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利用物联网技术,一部手机就能便捷控制园区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植物生长环境,极大地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节约了生产成本,也有助于提高产产量和质量。运营几年来,垦源种植的西红柿等蔬菜产量每平方米约60-80公斤,是普通蔬菜大棚的3至4倍,标准化品质使西红柿商品率达到90%以上。与此同时,垦源与一些村庄合作,进行标准化生产,实现了西红柿个头、品质的均匀。
一串串西红柿,叩开了长三角区域蔬菜市场的大门。“质量是生命线,我们坚持走高端和品牌化路线。”靠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垦源之路越走越远。“垦源为西红柿认证了‘赤果果’标志、黄瓜认证‘青小脆’标志,实现了产品的可追溯。还通过了‘绿A’和‘欧盟盖普’两大认证,在长三角地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吴广峰话语中满是自豪。
从生产地源头注重品质,离不开高效的检测技术加持。
走进兰陵县检验检测中心,工作人员正对菜椒进行取样检测。工作人员介绍,对蔬菜的检测,一般当天就能完成。目前,该中心已经形成了对水、土壤、农业投入品、农产品和食品全方位的检验能力,检验种类和参数位于全市前列,中心实验室还被评为山东省十佳规范化实验室。
“长三角地区对蔬菜要求极为严格,我们首先要从源头上保证苍山蔬菜的品质。”该中心副主任刘庆涛介绍,下一步,兰陵县检验检测中心将围绕创建“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目标,为全力打造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将苍山蔬菜推向新高度,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为了保证蔬菜品质,临沂组织开展了覆盖全市12个县区的例行监测,全面推行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累计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23万余张、涵盖5万吨农产品,确保“带标带码”入市,实现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全力保障质量安全。
作为桃乡,蒙阴县争当蜜桃产业“先行军”,努力打造长三角“果篮子”。
首年度挂果,位于蒙阴县垛庄镇的金葵农业产业园就迎来了丰收。“尝尝我们的果子,保管又脆又甜。”蒙阴县垛庄镇党委副书记公涛随手递过一个桃子,满脸自信。
自信,源于对品质的信赖。作为蒙阴县探索蜜桃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实践,金葵农业通过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的园区管理,精选搭配种植12个优质新品种,达到节水、减肥、省工、降药的效果,人工成本降低70%左右,水和肥料利用率可达90%以上,实现综合效益同比增加30%以上。园区通过信息平台和数据分析,为每一棵果树提供采前、采中、采后的全方位监测和指导。此外,智慧果园系统随时记录园区内果实“成长日记”,按地块进行追溯。
“有科技加持,我们更有信心了!”公涛说,拓展长三角“果篮子”市场,正待大展拳脚。
临沂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临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助力产业升级,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长三角地区“菜篮子”“果篮子”“肉篮子”“米袋子”等直供基地。
目前,临沂市已制定完成基地建设标准、管理办法和评分细则,优选农产品供应基地;引导市级以上示范农民合作社、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2022家党组织领创办专业合作社,在生产的基础上向加工、流通等多领域发展,将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生产技术等要素导入农产品生产基地,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突出“绿色、优质、安全”导向,制定发布了5类30个对接长三角主要农产品临沂团体标准。深入开展“产自临沂”“三年百城”品牌推介,组织到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区推介临沂优质农产品,在长三角地区授权“产自临沂”品牌店100家。同时,还将通过各种平台广泛宣传临沂优质农产品,进一步提高“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优质农产品+营销,临沂让农产品“酒香走出深巷子”,打造长三角菜篮子的底气越来越足。
上海游客点赞“沂蒙红” “后花园”百花齐放
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后花园”,是临沂市委提出的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三步走”的重要一“步”。临沂坚持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突出沂蒙山水、田园乡村、历史文化、非遗传承、红色研学、温泉康养、城市商贸等资源优势,打造高品质综合性休闲旅游目的地,长三角地区游客纷至沓来。
游客在竹泉村景区内游玩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位于沂南县铜井镇的竹泉村景区迎来旅游旺季。步入景区,游人便被眼前的竹林、飘浮流动的水汽吸引。院落中保留下来磨盘、果树、农具、石灌等,给人回归古朴自然的感觉。“前段时间,临沂传统民俗的婚嫁表演,吸引了很多上海游客前来体验。”山东龙腾竹泉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彦冰接受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说,借助沂蒙特色,竹泉旅游对长三角地区游客吸引力很大。
2007年,竹泉村率先举起对乡村旅游进行系统开发的大旗,最大程度上体现沂蒙特色、竹泉景观、农家风情,包含度假、休闲和观光功能。最先吸引到了一批临沂、青岛、济南、潍坊等周边城市的游客来游玩观赏。自此,竹泉村的招牌被打响,游客每年井喷式增长,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
随着名气的日益增大,竹泉村旅游的辐射半径越来越大。在王彦冰印象中,近几年景区游客接待量逐年上升,来自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江苏的游客更是倍增。王彦冰认为,这其中,既有对景区改造提升原因,也得益于市里大力支持。“每年市里都组织景区前往长三角地区进行旅游推介,也提升了景区的影响力和美誉度。”王彦冰说,今后景区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临沂打造长三角后花园贡献竹泉村、红石寨力量。
临沂的美,不仅是山水。
“感谢你们,我们所到之处都受到热情接待。团队中有个病号不能外出旅游,得到你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呵护和照顾,这种对待贵宾的态度使我们深受感动……”一个月前,一封来自上海游客的感谢信,为临沂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写的尽的是感谢,说不尽的是感情。
由于许多上海游客首次来临沂,他们的感受和旅行体验对进一步打开上海市场至关重要。为做好口碑,临沂市文旅局、沂蒙风情旅游景区管理中心、沂水县文旅中心、沂水龙冈旅游集团等负责人全程带队,和游客拉近了距离,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游览过程中,上海游客对临沂纷纷点赞。
81岁的祁秀英提到沂蒙山区,非常动情,她说:“我们从小就学过孟良崮战役,了解过沂蒙山,对临沂这个地方充满了向往。想了很久,盼了很久,这次终于来了,一定要好好学习领悟伟大的沂蒙精神。”
五天的行程中,大家游览了临沂市沂水县、沂南县、兰陵县和河东区的多处景点,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上海游客们认为,临沂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适合休闲康养。临沂丰富的红色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临沂人的热情好客,让人流连忘返。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红色,是临沂最鲜亮的底色。位于蒙阴县的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每年要迎来众多的长三角地区游客。景区负责人认为,临沂红色底蕴深厚,沂蒙精神的魅力和沂蒙山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将景区连为一片,自然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打造长三角休闲旅游后花园,对于临沂南大门兰陵县而言,可谓顺天时、享地利、得人和。
兰陵县抓住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有利天时,充分发挥地处最靠近长三角的地利优势,发挥兰陵在长三角三十多万人的人和优势,依托“儒学兰陵、诗酒兰陵、山水兰陵、红色兰陵”资源优势,主动对标长三角高品质旅游需求,对接长三角客源市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争当长三角休闲旅游“后花园”主力军。
“特色+精品”,精准发力撬动旅游市场,聚力推动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景区提档升级。兰陵旅游业态、旅游品质不断丰富提升,有力支撑全域旅游发展。其中,代村围绕瞄准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休闲旅游“后花园”,启动实施了覆盖12个村庄,1个国营农场的“田园新城”规划,继续发挥“农文旅”融合发展优势,培育“田园”特色旅游。
“走出去+请进来”,大力开拓长三角旅游市场,先后在上海、杭州、无锡、南京等长三角中心城市召开文化旅游推介会,受到当地旅行社和市民的普遍欢迎。同时,加强与上海春秋、苏州同程、锦江旅游、上航旅游、上海中旅、华东自驾游协会的合作。与江苏电视台《跟着大脚走》旅游栏目合作,启动了“南京市民游兰陵”活动。邀请200多家长三角重点旅行社到兰陵县踩线考察,共同签订《百万长三角城市市民游兰陵活动合作协议》。
“资源+营销”,融入长三角,打造旅游新热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营销活动,多方推介兰陵旅游产品。先后举办了“沂蒙红动中国”第五届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百家媒体、百家旅行社走进沂蒙山、长三角百万车友自驾游沂蒙活动”“花海菜乡·醉美兰陵”旅游推介会,带动春季旅游市场全面复苏。今年一季度,全县共接待游客187.5万人次,其中接待长三角地区游客超过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2亿元。
兰陵的举措,是临沂举全市之力吸引长三角地区游客的缩影。
为打造长三角后花园,临沂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以发展全域旅游为主线,全力抓好精品旅游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旅游市场营销推介等工作,逐步将临沂建设成为国家全域旅游发展示范区,并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将临沂打造成长三角休闲旅游后花园。
优质项目纷至沓来 临沂成长三角产业转移“大后方”
6月28日下午,临沂高新区嘉兴水果市场。
“西瓜绝对好吃,且价格便宜!这个火龙果不错,可以看下……”商户们此起彼伏的交谈声,传入来访者耳际。
客商穿梭,财源茂盛。
2020年,嘉兴市场果品交易额119亿元、交易量154.8万吨,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短短几年间,嘉兴水果市场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
空中俯瞰嘉兴市场
“长三角投资商最初选择在临沂兴建嘉兴水果市场,正是看中了卓越的区位优势。”嘉兴水果市场副总经理苏颜接受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采访说,临沂商贸物流发达,嘉兴水果市场毗邻G2京沪高速,距离北京、上海、郑州三大中心城市均约600公里,能够有效填补果品集散行业空白,区位优势极为明显,果品销售辐射山东、江苏、河南、安徽以及河北等地。
卓越的区位优势,配合嘉兴市场先进的管理模式,让市场越做越兴旺。现在,搭乘临沂对接长三角政策东风,嘉兴市场信心十足。时下,涵盖电子商务区、进口水果交易大厅、冷链交易区、精品水果交易区、香蕉加工仓储区及辅助配套设施等于一体的二期工程,正如火如荼进行中。
“市场全面运营后,将形成年果品交易额200亿元、年交易量250万吨以上的专业水果批发市场,成为江北区域‘果品展示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发布中心’,服务周边4小时交通圈内逾2亿人口果品消费!”苏颜豪迈地说。
临沂市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积极承接项目、做强产业,全力“筑巢引凤”,加强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更多产业落地提供优质保障。开展跨省通办,异地审批提速60%,优化营商环境,通过走出去招商引商,提高产业配套“契合度”,以项目推动合作,以合作促进发展,全力打造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大后方”。
每到固定时间,网红主播就齐集临沂抖音电商直播基地,不遗余力地为绿植推介。
总投资7亿元的临沂抖音电商直播基地项目,由杭州唯道科技有限公司与字节跳动联合投资。这个以打造绿植标准化为理念的项目能够落户罗庄区,是罗庄区打造“软硬件”吸引而至的结果。
“临沂抖音电商直播基地及BIC仓的建设发展获得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不仅业务开展前期的资质手续办理便捷高效,在整合资源联络当地农资绿植类目商家,宣传电商助农,引进电商从业人才等方面也为我们直播基地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帮助,让项目飞速发展。”杭州唯道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强说,如今,直播基地已吸引400余个商家落户。此外,天猫来青云仓的落成,实现了打包发货、养护以及仓储为一体,将极大地带动临沂绿植以及花卉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落地,百家争鸣。
2020年,临沂全市在建长三角地区招商引资项目270个,到位资金275亿元,占全市引资总量的近1/4,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目标;投资一产、二产、三产中食品加工和文旅项目37个,合同投资额159.1亿元;其中过总投资亿元项目16个,过5亿元项目10个,过10亿元项目5个。
房德新材料产业园一角
与临沂抖音电商直播基地同吃定心丸的,还有同样位于罗庄区的房德新材料产业园项目。
房德新材料产业园,隶属于上海房德科创集团。园区占地面积约160亩,以打造成我国不锈钢制品及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智造区为目标,同时力争成为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示范区,以及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引领样板区。
得益于新旧动能转换和退城入园等政策东风,房德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初展雄姿。“从2019年落地至今,产业园已经吸引16家企业入驻,达到了逾期效果。”房德新材料产业园运营总监孙岩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二期工程将于今年年底交付使用,依托创新平台和孵化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更优质服务,助推区域新兴产业培育与传统产业升级。
项目的火热,也印证着提出对接长三角产业决策的正确性。今年1-5月份,全市在建长三角地区招商引资项目154个,到位资金130元,同比增长44.9%;投资一产、二产、三产中食品加工和文旅项目20个,合同投资额222.1亿元;其中过总投资亿元项目20个,过5亿元项目6个,过10亿元项目7个。
曲琬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