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新闻频道>烟台要闻
牢记总书记嘱托|经略海洋:迈出逐梦深蓝铿锵步伐

2021-06-12 07:59:57

来源:水母网   YMG全媒体记者 苗春雷 黄钰峰



碧海映空,惊涛拍岸。

海洋,是烟台的天然宝藏、城市名片,也是烟台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未来所在。

经略海洋,是这座海洋城市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基础的、核心的东西是讨不来买不来的,要靠我们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来实现。”

“海洋牧场是发展趋势,山东可以搞试点。”

……

2018年6月13日-1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烟台视察,那些重逾万钧的殷殷嘱托,是激励我们开辟向海图强新路径的强大动力,为我们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

经略海洋,烟台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书写着奋发向上的蓝色乐章——

烟台船舶及海工装备基地成为全球四大深水半潜式平台建造基地之一,国内交付半潜式钻井平台八成“烟台造”;到2020年底,我市省级以上海洋牧场37处,其中国家级17处,占全国总数1/8,海洋牧场总面积达到120万亩;全市5275个排污口建立排污口管理档案,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入海河流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

奋斗的姿态是最美的。烟台将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生动实践:扎实推进现代海洋渔业、海工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文化旅游、海洋交通运输、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六大海洋产业实现突破;围绕构建“一核引领、两翼突破、七湾联动”的陆海统筹发展格局,打造海洋牧场示范之城、海工装备制造之城、海洋旅游品牌之城、海洋环境优美之城。

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烟台,正迈出逐梦深蓝的铿锵步伐。

image.png

创新弄潮

激活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

“蓝鲸1号”“蓝鲸2号”……

芝罘湾畔,一座座“国之重器”、一艘艘“世界第一”,从这里出发,驶向全球。

1月14日,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在烟台交付启航。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先后为“深海一号”能源站提供船体模块建造以及大合拢服务。通过成功实施合拢工程,我国半潜平台船体总装快速搭载和精度控制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多项深水施工技术突破1500米难关,全面掌握了10余种水下关键装备的自主制造技术,超大型深水装备工程总包能力显著提升。

助力我国可燃冰第二轮试采成功的“蓝鲸2号”钻井平台在这里挺进深海;世界最大5800米车道双燃料滚装船在这里开工建造;全球最大最先进深水养殖工船“HAVFARM 1”从这里驶出远航挪威……这些闪耀国际海工板块的“网红”,都是中集来福士的“爆款”产品。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牢记在中集人心中。创新,再创新;转型,再转型。在保持半潜式平台订单数量世界前三位优势基础上,中集由专注海上石油钻探向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领域发力,引领全国第六次海洋渔业浪潮,向大海洋产业延展。

加快培育海工装备制造全产业链集群,海工装备和船舶制造的“金字招牌”愈加闪亮:烟台船舶及海工装备基地成为全国五大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基地之一。目前,烟台已培育出规模以上海洋工程装备企业26户,船舶海工研发人员1500余人,形成以中集来福士、杰端集团、蓬莱中柏京鲁船业、蓬莱巨涛重工等为骨干的海工制造企业集群,中国海工北方总部在烟台揭牌落户。

逆势求变,创新弄潮,烟台海工装备制造业继续成为最具活力的增长领域之一。

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烟台在发力——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市在研海洋来源生物新药品种10个,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被纳入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了绿叶制药、东诚药业、瑞康医药、荣昌制药等多家生物医药领军企业。

海洋交通运输业走向规模化。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4亿吨,位列全国沿海港口第8位,是国内第五大商品车物流贸易港。烟台港创新推出“采矿+河运+海运”模式,打造“几内亚矿山源头—烟台港西港区—魏桥厂区”铝土矿全程供应链物流体系,形成几内亚至中国的海上铝业丝绸之路,滚装车运输、商品车出口、对非贸易量等指标均居全国港口前列。

海洋文化旅游业剑指高端。海洋文化旅游业产值突破千亿元,海上世界、芝罘仙境、欢乐海湾等一批重大项目全面启动。

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业加速起势。加快推进海上调水工程,海水淡化能力不断提升。莱州华电、开发区八角电厂、海阳核电、长岛海岛海水淡化等22个项目投入运营,海水淡化能力达到8.2万吨/日,居全省第二位。

如何引领海洋经济向高端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

加快海洋科技创新!

全球最大最先进的三文鱼深水养殖工船交付使用,全国首座坐底式深远海智能化海珍品养殖网箱“国鲍一号”下水交付……综观烟台,以海洋科技创新引领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的趋势锐不可当。

向创新要竞争力。我市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海洋领域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4项,支持资金5610万元,不断培强做大现代种业、海工装备等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海洋渔业等传统产业科技水平。

2020年,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917亿元,位居全省第2位,占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4.5%,居全国沿海地级市前列。

渔业转型

打造海洋牧场示范之城

海洋牧场是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增殖渔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农牧化的重要途径。

6月2日,亚洲最大的量产型深海智能网箱“经海001”号在长岛南隍城海域“安家”。通过自动投喂、水下监测、水下洗网等设备,实现网箱平台养殖的自动化与智能化。“通过规模化生产,带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水产养殖、加工处理、冷链运输等海洋渔业全产业链发展,实现从深海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运营。”经海渔业总经理郭福元说。

经略海洋,共圆梦想。烟台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勇挑重担,迅速行动,通过高标准建设海洋牧场示范区、高科技支撑海洋牧场体系、高水平建立海洋牧场管理体制机制、高效益获取海洋牧场运营成果,推进海洋牧场向规模化、工程化、智慧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烟台市水域滩涂养殖规划》《烟台市海洋牧场发展规划(2019-2025年)》《关于加快海洋牧场建设的实施意见》《烟台市现代化海洋牧场试点建设实施方案》……一系列发展规划,擘画了烟台海洋牧场的发展蓝图、实施路径和发展模式:全市规划海上养殖区、海水滩涂及陆地养殖区共43.7万公顷;按照“带为线、群为珠、线穿珠”的思路,示范推广“海工+牧场”联动模式、“陆海接力”兼容模式、“大渔带小渔”共享模式等三大模式——一个纵贯南北、分布东西的海洋牧场产业框架已然成型。

工程化、标准化生产的引入,推动海洋牧场从“分散经营”向“集团化运作”转变。近年来,我市积极引入资金雄厚、运营规范的大企业、大集团,投资海洋牧场建设。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实施“百箱计划”,100个深海大网箱建成后,烟台将成为亚洲最大的海洋渔业规模化养殖基地。青岛国信、齐鲁交通已出资数亿元参股东方海洋和长岛佳益,中交集团、国电投、中广核等央企500强也纷纷到烟台开展调研考察,积极推进洽谈合作。

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累计投入海洋牧场专项建设资金1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00亿元,现有省级以上海洋牧场37处,其中国家级17处,占全国总数1/8,海洋牧场总面积达到120万亩,保持全省领先。

迎着习习海风,漫看浪花飞舞,位于四十里湾的“耕海一号”火了。升级后的新平台将提供海上住宿、海洋美食、海上婚宴、水上运动等服务,年可接待游客15万人次以上。

“与传统的海洋牧场相比,我们拉长海洋牧场产业链条,在提升‘一产’价值的同时,丰富‘三产’元素。”山东耕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依托“耕海一号”等海洋牧场平台,我市将水产养殖、精深加工与旅游、文化、康养等深度融合,加快海洋渔业由单一产业向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转变。

曾经铺风盖浪、摇橹撒网的海洋渔业,开启了改天换地的历史性变革。

陆海统筹、提质增量、延链增效,朝着全国领先的海洋牧场示范之城,烟台踏浪前行。

生态护海

躬身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多年未见的大叶藻、海萝等藻类丛丛簇簇布满海岸,白江豚、鲸鱼等结队现身,东方白鹳、斑海豹、黄嘴白鹭等种群数量明显增多,鲍鱼等野生海珍品、渤海刀鱼等传统鱼类资源出现不同程度恢复……眼下,在长岛,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徐徐展现在世人面前。

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烟台始终把海洋生态保护摆在首要位置,躬身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把“生态保护”作为第一要务,把“绿色发展”作为根本前提。陆上,拆除全域80台风机,全部完成10个有居民岛31万平方米裸露山体生态修复治理;全省率先构建起全域新能源旅游公交体系、率先实施全域生活垃圾分类,实现了全域禁放烟花爆竹、集中供暖全部清洁能源替代、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山东省长岛海洋生态保护条例》配套制定了保障措施,生态保护法治化、制度化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累计拆除岸线育保苗场86万平方米,旅游和自然岸线占比由38%提升至85%。海上,完成近海养殖腾退1.8万亩……如今,长岛正全力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和首个海洋类国家公园,打造绿水青山海岛样板。 “山青、林茂、海蓝、岸美、滩净、城靓”的长岛,正是全市持续推进海洋生态保护的缩影。我市加强海洋空间资源管控、生态保护修复、突出问题整治和长效机制建设,在“产业强海、实现海洋经济强”的同时,推进“生态护海、实现海洋环境美”,全力打造“海上绿水青山”。

“治口”治出达标排放。2020年,我市完成5275个排污口的按比例监测和初步溯源工作,建立了排污口管理档案。同时,强化监管能力手段,全市35家涉氮重点企业和25家污水处理厂,已按照要求全部安装在线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直排海工业污染源实现达标排放。

“治海”治出碧水净滩。推进海水养殖污染清理整治,清理非法养殖10万余亩;强化船舶与港口污染控制,全市53家持证港口企业全部签订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协议;坚持“一港一案”原则,对全市63处渔港开展污水、垃圾处置设施配套建设。

“治岸”根除陆源污染。到2020年底,全市累计完成雨污分流改造123公里,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化肥、农药的单位耕地面积使用量及总量均完成下降指标要求。

2020年,全市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入海河流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完成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

激情水花,浪尖跳跃;发展浪潮,梯次奔涌。蓝色的海洋,承载了一代又一代烟台人的无限期待和美丽梦想。

站在新的起点上,烟台正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汇聚变革力量,扬起“蓝色”风帆,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更大“烟台贡献”。

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关于水母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 版权声明 | 平台公约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侵权假冒举报:0535-123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5-6631312举报邮箱(未成年人的举报平台):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疫情防控有害信息专项举报入口:jubao@shm.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专区暴恐举报网暴举报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