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8 20:41:36
来源:大众日报
【红色微党课】
抗日战争期间,我党在昌邑、潍县、寿光三县北部开辟了东起胶莱河、西至寿光县东北部榆树园子村,主体为昌潍根据地、中心在昌北的“渤海走廊”,架起了胶东根据地、沂蒙根据地和延安往来的“红色生命线”。
1940年,胶东与鲁中的另一条通道“滨海通道”被日伪军切断。直到1943年,“渤海走廊”一度成为“敌必攻、我必守”的胶东通往清河,进而转去鲁中的唯一通道。在那段岁月里,这条通道发挥了护送过往干部、协助跨区调兵、密运战略物资三大历史作用,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昌邑市北部,渤海莱州湾畔,已有了些许春日的暖意。波涛汹涌的海水不断拍打着滩涂,仿佛在诉说这里过去发生的事情。
穿越历史时空,来到硝烟弥漫的抗战时期。包括昌邑北部、潍县北部、寿光北部在内,我党在这块东西长约120里、南北长不过10余里的土地上开辟了根据地,成为胶东通往清河、鲁中根据地和延安的红色生命线——“渤海走廊”。
钢铁之廊
抗日战争爆发后,齐鲁大地上鲁中、胶东、清河等抗日根据地相继建立。然而,在日伪顽的反复“扫荡”“蚕食”下,夹缝中生存的根据地面临着相互之间距离较远、联系困难等难题。1938年5月,山东省委鉴于当时局势,指示胶东特委尽快打通胶东与鲁中、胶东与清河的道路。“这是山东省委提出打通‘渤海走廊’的最早指示。”昌邑市委党史研究中心党史研究者汲生昌说。
“渤海走廊”创建于最为艰难的抗战相持阶段,其主体是昌潍根据地,中心在昌北,如同一条带子,东西分别伸向胶东和清河抗日根据地。尤为重要的是,在1940年胶东与鲁中的另一条通道“滨海通道”被日伪军切断后,“渤海走廊”一度成为胶东与清河、鲁中根据地联系的唯一通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就在这条险恶的交通线上,胶东的黄金安全运往鲁中和延安,无一闪失;数十万部队和2400多名党政军领导来往调动、东征西战;大批医药、粮食、棉花和文件运往各根据地,为全省乃至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独特的历史性贡献。”汲生昌说,我党经过“渤海走廊”最后一次运送黄金是1944年5月,南掖独立营与平西四区队用20头骡子、40个铁(木)箱运送金银及小手榴弹。其中,金银送往山东分局,小手榴弹送往渤海军区。
“扬帆东渡胶东地,穿越大泽过青烟。”1942年6月中旬,时任115师秘书长的欧阳文前往胶东任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他从鲁中出发,到达清河军区后沿小清河向东,经“渤海走廊”到达昌邑下营,改乘木船到掖县虎头崖登陆,到达西海军分区后写出这样的诗句。
当时,“渤海走廊”沿线基本上是一望无际、毫无遮掩的盐碱海滩,日伪军在附近驻有重兵。单就昌邑县而言,逾千名日伪军驻扎在县城及北部柳疃、青乡等沿海据点。坚持根据地斗争,坚决保卫“渤海走廊”畅通,成为了昌邑、潍县、寿光三县党政军民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1941年春开始,敌人对昌潍根据地频繁扫荡。为此,昌邑独立营和昌邑县委组织根据地军民在平地上挖沟,改造地形。经过一个冬天,‘抗日沟’做到了村村相通、沟沟相连,军民外出行动均在地平线以下。昌邑独立营利用‘抗日沟’作战、转移,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敌来我跑的被动局面。”汲生昌说。
英勇的三县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同仇敌忾、不怕牺牲,用血肉之躯筑起一条钢铁之廊。为保卫“渤海走廊”,从1940年至1943年,昌邑先后重建改建了7次县委,包括第一任县委书记张智忠、副书记王炳亮在内的十几名党的领导干部光荣牺牲。
红色传承
“太伟大了!为保卫‘渤海走廊’,涌现出了这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像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掩护干部转移的大娘,像连续几天几夜划桨护送过往部队却分文不取的潍河老船工……”3月4日,大型音乐剧《渤海走廊》导演于克在参观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后感慨地说。
时光荏苒,精神永传。昌邑市自去年启动了大型音乐剧《渤海走廊》创作,打造传承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的精品剧目,向建党100周年献礼。“通过带领大家参观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学习这段红色历史后,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将音乐剧打造成精品剧目。”于克告诉记者,眼下他们正在抓紧排练中,在今年“七一”前后上演。
于克所参观的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坐落于昌邑市龙池镇。为把这一宝贵的红色资源利用好,昌邑市从2018年10月份开始,用8个月时间打造了展陈面积2650平方米的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
3月4日,记者来到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一进馆,气势磅礴的大型雕塑《信仰》就映入记者眼帘。《根据地的“识字班”》《我送大军过“走廊”》等一件件作品栩栩如生,让历史与现实交汇,将记者带入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
硝烟已散,精神永驻。陈列馆以“渤海走廊”革命斗争史为主线,根据有关历史照片、文献资料、老人口述回忆等,多维度全景式再现了昌邑、潍县、寿光北部地区军民保卫“渤海走廊”的英勇事迹。从开馆到现在,已有970批次5.7万人次的党政干部、社会群众、部队官兵和青少年学生来到这里,聆听历史、感悟沧桑、缅怀先烈、激发斗志。
“我们走访老战士、老党员和革命先辈后代600余人次,征集实物400多件(套)、资料1800余份,保存下40多万字的文字记录、2000多个小时的影像资料和近3万张珍贵图片,总结提炼了上百个有深度、有温度、有激情的革命题材故事。”指着陈列馆内的展品,渤海走廊党性教育基地办公室主任徐言斌说。
昌邑市还以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为主体,打造了与之配套呼应的95处红色村史馆、9处专题展馆,形成渤海走廊全域党性教育基地。“目前,已举办210多场次的‘渤海走廊·红色课堂’,编印14套(本)红色教材,编拍18部党性教育电视片,命名18处中小学校‘英雄大队’,使可歌可泣的‘渤海走廊’革命历史走向更多群众、走向全省全国。”徐言斌说。
深挖内涵
不同于北方传统民居大门朝南的布局,走进被誉为昌北根据地“红色堡垒”的昌邑市龙池镇马渠村,部分有年头的民居却是东、西朝向的入户门格局。
看着记者疑惑的眼神,马渠村党总支书记魏广政解释道:“这都是当年为了保卫‘渤海走廊’作出的调整。”原来,为便于开展游击战争,作为昌北县委驻地的马渠村采取了堵大门开小门、堵大街转小巷和开便门、户相通等办法改造,使来犯敌人的行动受到了很大限制。
抗战时期,马渠村因对敌斗争顽强,民兵威震四方,掩护干部伤员,积极参军而闻名。如今,马渠村因为红色旅游而闻名潍坊,每年总有游客慕名而来参观村史馆等红色景点,触摸那段光荣历史。
革命历史悠久、红色印记众多、仁人志士辈出,如何将红色资源的作用放大?龙池镇党委书记马伟莲告诉记者:“我们要提升‘红色龙池’品牌价值与内涵,继续保护红色旅游资源,深挖红色文化内涵,陆续推出一批‘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党性教育’的红色文旅综合体,走出一条‘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乡村振兴之路。”
站在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往西望去,相隔不到百米的地方就是红色文化展览中心,半径3公里的红色教育聚集圈已有规模。“我们重点面向潍坊及周边地区,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串联抗日殉国烈士祠、陈干故居、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全武红色展馆、马渠村史馆路线,吸纳潍坊地区乃至全省的红色研学资源,叫响‘渤海南、昌潍北、龙池红’品牌。”马伟莲说。
“我为家乡代言”、“党的百年历程”红色文化文物展、“红色拜年”团拜会……这是从去年12月开始,昌邑市龙池镇启动的“红色基因传承年”部分活动。全年开展十大文旅活动,几乎每月都有重头戏。昌邑市龙池镇,这个昌北抗日根据地和“渤海走廊”红色交通线的指挥中心,正以自己的方式向建党百年致敬。
文明新风
潍河侧畔,草木长青。站在昌邑市区潍河大堤向西望去,一座现代化城市已经跃然画卷之上。
与不少昌邑市民交谈,他们的话语中满是对城市变化的赞扬和肯定。“天更蓝了,潍河水更清了,城市愈发美了。”3月5日,昌邑市民刘少武感慨说,去年让他最为激动的事,就是昌邑市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
如今的昌邑,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流动的“红马甲”成为昌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昔日脏乱差的集贸市场、背街小巷,得到了集中治理;15分钟生活圈示意图让居民生活更便捷……
六年磨一剑,“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得来不易。更为重要的是,荣誉的取得,离不开红色的引擎。“创城过程中,市委书记和市长挂帅,强力推进重点难点问题‘八大集中整治行动’,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了各项创建任务。”昌邑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术叁说。
在昌邑,红色引擎是发展的强大动力。不论是去年的疫情防控,还是复工复产,昌邑市党员干部冲锋在一线,为企业、项目解难题、出主意。去年,昌邑市在省内率先搭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邑办理”电子证照共享服务平台,创新建立“招商项目管家”系统,“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成为常态。
3月3日,昌邑市总投资近180亿元的27个项目集中开工,吹响了新一年攻坚突破、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刘金凤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