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08:27:24
来源:水母网
工程机械车、运输车往来穿梭,塔吊灵活旋转;各参建队伍密切配合、施工工人专心致志,紧张而忙碌……初冬时节,天气渐寒,但漫步在芝罘区重大片区、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项目现场,仍然能够感受到中心城区激情涌动的建设热潮和急切奋进的铿锵足音。
“按照全区‘大干快干七十天,决战冲刺四季度’的安排部署,全区‘三重’工作吹响了年底攻坚集结号,所有项目和工程火力全开,瞄准全年任务目标奋力冲刺,争取为2020年全区‘三重’工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芝罘区“三重”专班负责人曾现书表示。
2020年,芝罘区共确定了107个“三重”工作事项,其中,把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确定了6大区片、13个市级重点项目、15个市区城建重点项目以及14个区级重点项目。截至12月上旬,已经有幸福区片、爱康和园医养综合体、康佳大健康加速器、电厂东路等多个区片、项目、工程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一个个大干快上的项目、一组组鲜活生动的数字、一幕幕奋力发展的镜头背后,是芝罘区发力“三重”建设、奋力谋篇布局的生动实践和鲜活注脚。
深谋重虑 倡树高质量发展“风向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走进芝罘区“三重”专班,一个由三座山峰组成的LOGO标识引入眼帘。“首先,三座山峰分别代表‘三重’工作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重大事项,三者相互独立又组成一体;其次,我们用山峰表明‘三重’在我们心目中的分量和位置;最后,又提醒和鼓励我们从事‘三重’工作要不断进取、勇攀高峰。”督考员魏斌娓娓道出了设计的初衷。
今年年初,经芝罘区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建立“三重”工作专班,统筹督导考核全区“三重”工作。同时,从区委办、区府办、发改局等职能部门抽调10名“督考员”组成专职督考组,集中沉到项目一线,实时调度动态进度,靠上协调解决问题困难,区纪委监委安排纪检干部,成立问责组,全程参与督导考核,持续跟踪问效,对督查中发现的落实不到位、责任不担当、避重就轻不攻坚等突出问题进行问责,旗帜鲜明倡导“攻山头、炸碉堡、涉险滩”的工作导向。
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改变了每一个人的生活,同时也给重点项目复工复产带来了严峻挑战。位于北马路的阳光壹佰二期项目,由于地处核心商圈,关注度极高。面对疫情冲击,芝罘区“三重”专班的督考员主动靠上服务,联合属地街道帮助项目方接送农民工、协调原材料,在3月16日率先实现开复工。时至今日,该项目S3、S4号楼已经完成地上6层施工,累计完成主体施工约5.5万㎡。
“项目双回路电方案已经得到上级批复,下一步要加快推进道路硬化等工作,为项目早日启动争取时间优势。”山东凤翔医养健康科技产业园项目现场,督考员王伟、臧浩然正与卧龙园管委工作人员、施工方共同研究项目推进中的难题。为了市级重点项目顺利推进,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据悉,为了实现对项目的精准把脉、督促推进,芝罘区“三重”专班从明确任务、人人担责的设想和实际工作中的运行结合,探索出“3+1+1”扁平化工作模式,设立3个督考组、1个综合组、1个宣传活动组,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对重点项目及工程做到“一天一跟进、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汇总、一季一通报”,同步建立“日报、周报、月报、季报、专报”等信息报送制度。今年以来,已经累计编发简报80余期,实地督考4500余人次,帮助项目协调解决问题30余个。
“全市‘三重’工作中,由芝罘区牵头、参与的任务共计28项。其中,承担幸福新城、芝罘仙境、海上世界、潍烟高铁及高铁新区等4项‘重中之重’片区建设任务,负责康佳大健康加速器等11个市级重点项目、烟台一中新校区等1件重点民生事项、芝罘区全域水体治理工程等1个重点水利工程暨全域治水项目以及电厂东路等11个市区城建重点项目的建设工作,通过推行‘督考一体’机制,第一时间掌握企业诉求、第一时间协调责任单位、第一时间为区委、区政府提供一手资料,助力破解项目推进难题。”督考员吕本瑞如是说。
任重致远 把稳争先进位“定盘星”
“沈谋重虑”做好谋篇布局、“任重致远”进入组织实施。在芝罘区“三重”专班文化墙上,一张包含项目名称、区位和概况的项目地图,清晰勾勒出芝罘区2020年“三重”布局。据督考员介绍,在设计之初,之所以将项目以地图和路线图的方式进行张贴,就是为了直观展现项目指标,督促专班上下履职尽责,争取早日把蓝图变成现实。
为了对“三重”工作清单内各项目全面掌握、动态追溯,芝罘区探索建立了“三重”事项闭环作业制度,推出确定督考节点、开展一线督考、建立项目档案、开展节点考核、通报督考问题、做好对上沟通、做好督导整改等7大任务。
在107件“三重”任务档案中,幸福区片的资料尤其厚重。“幸福区片东至珠玑东路、南至幸福南路、西至夹河、北至滨海线,是今年全市九大区片之一,也是我们重点督考区片。今年以来,区片发展已经初见成效,累计完成投资69亿元,完成征迁签约99%,出让(划拨)土地848亩。”负责该项目的督考员马妍妍表示。
自2019年6月份,幸福区片启动全区域征迁后,以“战役级”规模拉开建设局面,经济中心、智慧建造产业园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纷至沓来,一中、海港医院改扩建辐射带动周边提档升级,珠玑路、珠玑西路、福源路、福源南路、电厂东路等5条新铺设的道路即将投入使用,全面拉开了区片发展框架。在今年的10月31日,幸福新城项目建设全面启动仪式上,市民文化广场项目、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项目、国际妇儿医院项目、云计算总部项目等10个总投资达562亿元的项目集中开工,再次吹响了区片崛起、跨越发展的集结号。项目提质增速的背后,是芝罘区上下同欲、助力发展的生动实践。
烟台蓝白食品产业物流园项目位于卧龙园区,占地76亩,计划建筑面积6.6万㎡,是烟台地区唯一以食品产业为发展核心的物流产业园区。项目确定实施以来,发现厂区内有一条自南向北走向的DN400自来水主管道,需搬迁后才能继续施工。了解到该情况后,项目分包区领导坚持一线工作法,多次深入项目现场实地勘察、前往责任单位沟通探讨,最终破解了手续、技术以及时间难题,促使各方达成一致意见,节省了50%的施工时间。目前,该项目已经累计主体施工2.8万㎡,超额完成年度建设目标。
“坚持把‘三重’工作作为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总抓手。”芝罘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深入分包街道,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区级领导带头,破除项目发展的痛点、阻点近30个。各相关区直部门单位全面靠上,进现场、解难题、促发展,靠上做好跟踪服务,真正形成了拧成一股绳,共聚一条心,齐抓“三重”的强大合力。
浓墨重彩 打造经济社会“新引擎”
项目多一分进展,城市便多一分底气。在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下,芝罘区聚精会神抓项目、一心一意谋发展,严格按照“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抓项目、强服务、聚产业,一个个重点项目拔地而起、跨越赶超,一项项重大工程形势喜人、如火如荼。
卧龙园重点项目现场一派火热,凤翔医养健康科技产业园群楼矩阵古朴大气,海和海洋产业研发科技园主体拔地而起,烟台蓝白食品产业物流园蓄势待发……纵览2020年全区“三重”工作清单,卧龙园承接的4个市级重点项目赫然入目。
海和海洋产业研发科技园占地3.8万㎡,建筑面积7.2万㎡,总投资3.1亿元,建设集海洋生物博物馆、可视现代化观光生产车间、海洋科技研发中心、深海产品展示销售中心和冷链物流储运基地等为一体的海洋科技产业园。在项目启动阶段,受制于地势原因,海和项目现场需要大量回填土,但疫情暴发初期,土源供给十分匮乏,为不影响后续施工,园区牵头动用一切资源和关系,成功联系到了莱山区一处土源,仅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项目剩余土方回填。在该项目后期桩基施工过程中,为进一步加快速度,园区先后9次与桩基公司沟通对接,争取理解配合,最终该公司叫停了其所负责的其他工程,将全部设备调集到海和工地,原本需要一个月的桩基施工,提前15天完成。目前,海和海洋科技产业园已累计完成主体施工3.2万㎡,超额完成年度建设目标1.2万㎡。
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上游企业提供的原材料,下游企业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没有下游企业生产制品投入市场,上游企业的材料也将英雄无用武之地。作为芝罘区医疗康养产业的“后起之秀”,康佳大健康加速器和爱康和园医养综合体分别是产业上游和下游的典型代表。
“康佳与爱康2个项目互为补充、共同成长。这也是芝罘区奋力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体系的真实写照。”芝罘区发改局分管领导表示。烟台康佳大健康加速器,是康佳集团继生命科学创新中心后,深耕“医药康养”产业,聚力打造的2.0版本升级园区,项目位于南部新城,总投资1.74亿元,占地58亩,建筑面积4万㎡,主要瞄准医药健康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发力,目前6栋建筑已经全部封顶并启用,实现了项目建设同年启动、同年建成、同年招商。爱康和园医养综合体则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老年居家颐养综合体,在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对已经封顶的主体建筑进行外墙保温和墙体抹灰工程,预计明年项目将投产运行,届时在芝罘南部,将崛起一处集居家养老、智能化平台、适老化综合服务、康复和照护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化的养老示范基地。
以项目建设提质量增后劲,以“三重”工作论英雄定奖惩,芝罘区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探索推出“督考一体”机制,有力解决了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阻点、痛点,为各类工程圆满收官保驾护航。YMG全媒体记者 钟嘉琳通讯员 魏斌 崔鑫 刘铭
王惠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